电子报
微信公众号

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博圈

期货日报官方微博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
关注微博号

实盘赛

大赛官方APP_赢家在线

扫码下载报名参赛

投教
排排网

期货实战排排网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

期货帮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要闻>宏观新闻>正文

央行该不该买ETF?专家:中国央行需谨慎决策

2019-01-11 08:43:59   来源:   作者:

购买本国股票作为不寻常的宽松政策最近被机构广泛关注。近日,市场激辩央行是否应该购买ETF。

中信证券秦培景团队在研报中指出,从中国情况来看,央行购买ETF也具备一定可行性。

“药”不能停 日本央行“猛药”上瘾

购买ETF被认为是央行诸多宽松手段中的一剂猛药,非极端情形不可用。分析人士认为,它一定程度上或许稳定了市场,降低了风险资产的风险溢价,鼓励了投资者购买风险资产。不过需要指出的是,猛药会上瘾,需谨遵医嘱。购买终有结束的时候,而当购买终止时,市场一番腥风血雨或难以避免。

据金融时报2018年8月发表题为“日本央行的8月惊吓背后”。该报道引用野村证券首席股票策略师Hisao Matsuura的观点。后者称“日本央行很有可能已经在逐步降低其购买ETF的力度了,尽管日本央行不会对外宣称。”

瑞穗证券的分析师也指出,最近数周因为担心日本央行将降低购买ETF的力度,不少小盘股ETF遭到抛售。小盘股ETF是本轮ETF购买中最大的获益方。

据外媒报道,2018年1月1日至至2018年12月12日,日本央行累计购买ETF达6万亿日元,购买规模创新高,而且日本央行已经成为众多主流指数ETF的最大持有方。如此大的持有规模,日本央行如何平稳离场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专家:中国央行需谨慎决策

中国央行到底应该不应该效仿日本央行。支持的意见认为,购买ETF可定向支持企业。比如,通过购买研发经费占比高的相关ETF可引导金融机构支持企业开展研发。而且这种宽松手段没有溢出效应可精准发力。

中信证券秦培景团队表示,央行扩表直接购买ETF不存在信用乘数效应,流动性不会外溢,不会直接影响其他资产。可以学习日本设计“定向调控”式的ETF购买计划,鼓励企业在特定领域加大投资,包括固定资本、R&D等。

反对的意见认为,购买ETF是应对极端情形下举措。中国目前尚无必要进行这样的操作,而且进行这样的操作可能于事无补。基本面不改善,这种宽松手段未必能够起到提振市场信心的作用。

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明明1月9日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央行效仿日本央行购买股票ETF的行为与中国国情不符。央行支持实体经济有很多方式,比如降准、降息、定向支持三农和小微等。就央行买股票而言,从日本的经验看,对实体经济支持作用并不明显。

指数基金巨头道富环球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发表研究报告指出,日本央行至少促进了指数基金领域的创新。例如,为了迎合日本央行的胃口,日本基金公司纷纷推出研发ETF等一定程度上引导了指数基金的发展。但也有机构人士表示,中国央行的政策目标太多了,任何一项政策都会需非常谨慎。

中国ETF在2018年取得了大发展。在2018年公募权益规模大大缩水的情况下,ETF份额的大幅增长成为一抹难得的亮色。数据显示,2018年权益类ETF增加1460亿份,规模增长超1700亿元,部分ETF在2018年吸金超100亿元。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能够承载大体量资金入市、风格明显的ETF等工具型产品被摆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位置,央行买不买ETF,ETF发展或都将继续。

 
责任编辑: 张玉洁
分享到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