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微信公众号

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博圈

期货日报官方微博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
关注微博号

实盘赛

大赛官方APP_赢家在线

扫码下载报名参赛

投教
排排网

期货实战排排网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

期货帮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正文

卡地亚中国危机:增速急降关店10家 服务及质量受诟病

2013-05-27 09:55:03   来源:   作者:

  卡地亚中国危机

  在华店面224家雄冠奢侈品牌之首远超LV50家,产品低端化降低品牌价值,服务及质量受诟病

  近日,历峰集团董事长Johann Rupert终于松了一口气,高调宣布休假一年,这是集团对于他领导下的历峰在2012年取得净利润增长30%的奖励。

  三季度,历峰亚太区(不包括日本)业绩和万宝龙[微博]品牌都出现了“双零增长”,压得Johann Rupert难以喘息。2012年,通过压缩营业费用和财务费用,集团税后净利润大涨30%来得尤为不易。

  然而,这次休假恐怕来得太早。

  今年的一季度,对于各大奢侈品牌来说,都是一个考验。在世界最大掘金市场——中国遭遇的滑铁卢也许超出了他们的想象。从年初开始的轰轰烈烈的反腐活动已经震慑了它们的野心。从已经发布的一季报数据中看,灰头土脸的个位数增长已是常态,与以往的风光大相径庭。

  而仅一年间,其核心珠宝品牌Cartier的门店数量甚至减少了10间,新锐品牌“上海滩”也减少了7间。

  但对卡地亚[微博]而言,潜藏着更大的危机:沦为下一个LV。这不是耸人听闻,因为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极具迷惑性,足以淹没曾经的辉煌。

  快速大众化步LV后尘

  “因为卡地亚现在的发展状态跟LV非常像,而且比LV的店面数还要大,在国内的店面应该是三位数左右。”财富品质研究院院长周婷一语惊人。

  根据财富品质发布的《2012年中国奢侈品报告》中“国际奢侈品牌中国开店王TOP10”显示,位居第一的卡地亚在中国的店面数高达224家,遥遥领先第二名BOSS的142家,而LV以50家的数量未进入前十。

  “一般来讲,店面数达到三位数这个是危险信号,品牌价值就往下走了。店越多不代表品牌越强,反而是品牌价值的一种下降,特别是在大众消费者心中的品牌价值。”周婷告诉理财周报记者。

  这使得奢侈品的发展似乎陷入了一个悖论中,因为想提高知名度和业绩就必须大量投放广告、开设店面,但店面过多又会导致品牌价值的下降,与本身奢侈品本身的高端属性相悖。LV在中国市场品牌形象下降是前车之鉴,但卡地亚的后尘步得太快。

  卡地亚就陷入了这样一个怪圈中,根据慧聪最近的监测数据显示,广告投放前30位品牌中有13个来自奢侈品,其中卡地亚广告投放位居奢侈品第一。

  周婷认为,一方面,卡地亚受益于这种大量的广告投放,提升了知名度;但另一方面它的品牌美誉度在下降。因为宣传达到一定的临界点以后,就会给品牌价值和实际销量带来一种伤害性的发展。

  卡地亚的困境在于:一方面品牌形象在下降;另一方面,消费者在升级。

  “消费者可能更需要一些高端的、小众的,尤其是珠宝领域中的设计师品牌、定制品牌会更加受到中国消费者的追捧。而卡地亚一直主推它卖的最好的一些司空见惯的所谓 “经典款”,走量了,比如结婚的戒指、项链、手镯都是LOVE系列居多。随着消费者的升级,消费者慢慢已经不满足于消费这些产品了,甚至认为再戴这些产品会对身份是一种下降。因为太司空见惯了,跟LV一样。”周婷直言道。

  对于卡地亚的消费群体,简雅汶曾在一次访谈中表示,卡地亚的消费者偏年轻,主要是25岁到35岁的女性。相对年轻的消费群背后是一群追逐时尚个性的白领,这就相对拉低了整个品牌的高端形象。

  对于此次卡地亚过去一年店面减少10间,周婷认为卡地亚的管理层应该是意识到品牌形象下降的问题,采取了收缩店面的补救措施。

 
责任编辑:
分享到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