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微信公众号

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博圈

期货日报官方微博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
关注微博号

实盘赛

大赛官方APP_赢家在线

扫码下载报名参赛

投教
排排网

期货实战排排网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

期货帮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要闻>期货行业>正文

缺猪严重!“剩”者为王!屠企或迎一波亏损!

2019-04-01 10:48:11   来源:   作者:

生猪养殖基础产能持续大幅下滑,使得近期国内生猪市场供需逆转之势越来越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猪价淡季不淡、逆市上涨,养殖场(户)盈利预期乐观。

数据显示,3月初到3月中旬,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从12.1元/公斤,涨至15.4元/公斤,上涨3.3元/公斤,涨幅达到27.3%;在消费淡季,短短十几天猪价出现如此涨幅,历史罕见。东北地区年前曾出现7.0元/公斤左右的猪价,如今已普遍超过14.0元/公斤,翻了一番还多。根据对生猪养殖成本收益的监测,东北地区养殖场(户)年前出栏一头商品猪只能卖800多元钱,现在好的可以卖到1800多元;以前卖一头商品猪亏损600多元,现在淡季都有300多元的纯利润。我们预计,后期生猪市场价格仍会上涨,下半年总体将高位运行。

第二,年前部分养殖场把种猪当商品猪处理,近期有养殖户拿商品猪当种猪来用。

疫情发生后,尤其是跨省禁运政策的出台,使得很多大型养殖企业种猪和仔猪跨区域调运受限,短期内积压严重。调研了解到,由于圈舍空间有限,当时有不少养殖场不得不把积压的种猪当作商品猪处理掉,损失惨重。2019下半年的好行情一定会出现,基本已成为业内共识,加上近期猪价快速上涨,有不少养殖场(户)补栏意愿明显增强。受此影响,近期仔猪和后备母猪价格明显上涨。据农业农村部对全国500个县集贸市场的定点监测,3月份第2周(采集日为3月13日)全国仔猪平均价格29.5元/公斤,创下近一年来新高。调研了解到,为节约成本,近期有养殖户已经开始拿商品猪当作种猪来用了。

第三,养殖场(户)市场地位有所提升,话语权明显增强。

这几年,经常会听到屠宰企业刻意压价的传闻,不论真假,与屠宰企业相比,养殖场(户)市场谈判能力相对较弱,大多数时候缺少市场话语权。过去多年的历史经验表明,每当市场猪源紧缺的时候,屠宰企业之间的竞争,都会使得他们主动去缓和与养殖场(户)之间的关系。

近期,有生猪经纪人和猪贩子反映,屠宰企业与养殖场(户)之间关系又开始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因市场商品猪数量不多,屠宰企业为保证屠宰数量,已经开始主动和养殖场(户)接触,并接受部分养殖场(户)的讨价还价。可以明显感觉到,随着市场供需关系的转变,养殖场(户)市场地位有所提升,话语权明显增强。

第四,继养殖场(户)之后,屠宰企业可能也要经历一轮严重的亏损期。

年前,发生疫情的主产省,因活猪销售困难,猪价一度跌到7.0元/公斤,使得很多养殖场(户)亏损严重,一部分养殖场(户)因资金链断裂而倒闭。在产能快速下滑的背景下,下半年“猪源”一定紧缺,活猪价格大幅上涨基本上是板上钉钉的事,届时屠宰企业肯定会面临“收猪难”的问题。一方面是活猪价格上涨压缩屠宰业务利润空间,另一方面是屠宰量下降使得人工、设施设备等摊销成本上升。在这样的背景下,很有可能会有一批屠宰企业会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不排除个别经营管理不好的屠宰企业因承受不了压力而出局。提醒广大屠宰企业,要做好“过紧日子”的思想准备。

同时,需要提醒广大养殖场(户),商品猪价格涨了,也一定保持冷静,不要因为价格上涨就忘记了疫情的严重性和长期性。“剩”者为王,做好生物安全,保护好基础产能,才是最重要的。

 
责任编辑: 张玉洁
分享到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