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期货又现“疑似”乌龙指。
4月8日下午,沪深300股指期货IF1909合约出现一根长长的下影线,成交价格接近跌停,随后瞬间又恢复正常交易价格。业内人士分析,出现这种情况,还是和股指期货“水太浅”相关,要想避免此类现象,还是需要等待股指期货逐步恢复正常化。
102手单出现异常交易成交
8日13点24分,IF1909合约的成交一度达到了3657.8点,接近跌停,随后按3877.2点成交了102手。
假设正常交易的成交价为4025点,每手亏损了(4025—3877.2)×300=44340元,这102手浮亏约452万元。
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这一交易呈现出典型的“乌龙指”特征,一笔大单就将股指期货的远月合约砸向跌停。但也有其他业内分析人士认为,这可能连“乌龙指”也算不上。
“102手的单子并不是特别大,也许这只是一次正常操作,只是股指期货远月合约交投不足,瞬间难以承接。”有业内人士表示。
有业内人士分析,由于102手在数量上超过了50手的非套保交易限制,因此这极有可能是一笔机构投资者的套保交易。而且,这笔资金很有可能是长线资金。这主要是因为,投资者选择远月合约交易很可能是买入了一笔打算长期持有的股票,持有远月合约可以避免反复移仓。
为防止因交投不足而出现乌龙指事件,所以股指期货禁止远月合约市价交易,因而这一单必然是限价指令交易。业内人士推测,这单交易大概率是挂了跌停价,但不曾想最终真的以接近跌停的价格成交。这说明这笔交易的投资者对股指期货远月合约的流动性估计不足。
“市场上不乏部分投资者会挂一些所谓‘钓鱼单’,不知道哪位幸运的投资者接到了这从天而降的400多万元。”该人士表示。
核心问题还是股指期货“水太浅”
自股指期货受限之后,“乌龙指”就变得多了起来,2017年曾出现过在一周之内两现乌龙指的情况,而2017年当年共出现了三次股指期货乌龙指。
与主力合约相比,远月合约遭遇大单砸盘的事件一直较多。2011年8月,中金所禁止了远月合约的市价指令,为的就是防止此类事件的出现。
“由于远月合约的交易量更小,所以远月合约中时不时就会碰到此类情况。”业内人士分析,从IF1909的具体情况来看,作为远期合约,4月8日一天才成交了3703手,因此,从全日交易量来看102手的单子,单笔的量现对于该合约的流动性而言已经不小了。
业内人士表示,其实从绝对数字来看,102手单子的数量不算特别大。出现这样的情况说明机构股指期货的流动性依然不足。从这笔交易的情况可以看到,机构资金的套保需求旺盛,而当前股指期货依然存在流动性局限。未来,股指期货还需要继续恢复正常化,才能更多地发挥套保功能,从而起到平抑股市投资风险、鼓励长线资金入市的作用。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