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62家科创板企业呈现“小”企业、“高”成长、市值区间分布平均。“小”企业主要是指80%以上采用“标准一”报会,而标准一是对企业营收、利润相对较低的一档。其次,从融资需求来看,60%以上的科创板企业融资需求在10亿元以下。从市值分布来看,已受理企业市值分布区间较平均,40亿元以下的企业占比达到近60%,100亿元以上占比达到20%以上。从行业维度来看,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行业占比60%以上,这与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等方向较为吻合。
研发占收入比重均值为13.6%,专利数量分布不均衡。从专利数量看,目前专利数量较多的,如晶丰明源,达到1131项,而大部分企业专利数量集中在100以内。从研发投入占收入比例看,企业之间差异较大,可能和企业的科技属性、行业属性相关度较高。微芯生物研发占收入达55%,而像国盾量子、虹软科技等研发占收入在30%左右。平均来看,其已报会企业研发占收入为13.6%,在当前A股中属于中等偏上的水平。
已报会企业过去2年净利润平均增速40%,ROE达26%。整体来看,报会企业大多数处于产业生命周期高速成长期。其中,已报会企业过去2年利润增速超过100%的企业达到22家。剔除这22家后,科创板已报会企业利润增速均值在40%,ROE为26%。
以史为鉴,创业板第一批28家企业行业市场、业绩表现面面观:
1.从板块收益角度,首批28家企业一直有正收益。其收益最低点在2012年12月,为24%。如果持有3年,其收益为44.5%,期间最高收益为162.5%。如果持有5年,其收益即为最高收益(282.9%)。如果上市至今一直持有,其收益388%。
2.从相对收益来看,首批28家企业相对于沪深300、中证500一直有超额正收益。以首批企业2009年10月30日上市日作为基期,其相对于沪深300、中证500的相对收益最低点出现在2010年2月,分别为58.2%、41.4%。其相对收益最大值,即为持有至今,相对收益达到300%以上。
3.与创业板指和创业板综比较,距基期3年后,超额收益才逐步体现。由于创业板指和创业板综2010年5月30日才发布,我们以这一天为基期进行比较。相对于创业板指、创业板综来看,前3年这28家公司超额收益并不明显。在第3年往后,5-10年期间,相对创业板指、创业板综超额收益较为明显,分别为70.9%、40.6%。
4.从业绩、ROE角度,28家企业营收增速平均23%,几乎一直高于沪深300的15%、中证500的8%。28家企业利润增速平均17%,几乎一直优于创业板指、创业板综。28家企业ROE平均为10%,弱于沪深300的15%左右,优于中证500的8%,与创业板指、创业板综几乎相当。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