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微信公众号

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博圈

期货日报官方微博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
关注微博号

实盘赛

大赛官方APP_赢家在线

扫码下载报名参赛

投教
排排网

期货实战排排网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

期货帮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要闻>宏观新闻>正文

肖钢、戴相龙、姜建清详解“一带一路”投融资新体系

2019-05-15 15:40:31   来源:   作者:

5月14日晚,“CF40·孙冶方悦读会”第13期在京举行。全国政协委员、 CF40资深研究员肖钢历经一年时间完成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的重点课题,书名为《制度型开放 构建“一带一路”投融资新体系》。读书会上,肖钢做主讲报告,与读者分享该书。CF40特邀嘉宾、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戴相龙、上海新金融研究院(SFI)理事长、中国-中东欧基金董事长姜建清、CF40常务理事,中国进出口银行原董事长李若谷参会并交流。

该书围绕完善“一带一路”投融资体系,通过梳理“一带一路”投融资发展的基本情况和面临的挑战,对“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需求进行了测算。面对庞大的资金需求,分析了当前资金供给侧方面存在的来源不足、模式单一、渠道不畅等问题,提出了解决“一带一路”投融资问题的四个基本原则,即“创新融合”、“求同存异”、“分类施策”和“因地制宜”。

肖钢:“一带一路”所谓债务陷阱问题不存在

2

“一带一路”五年投融资的特点,有四个特点突出。

第一,政策性金融先导驱动。进入“一带一路”的基础设施的投资是由中国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比如说进出口银行,进出口银行主要是对外,还有国开行,国开给中国企业贷款,支持企业走出去。所以是由政策性金融先导驱动。政策性金融在支持“一带一路”建设当中,在资金方面充当着主力军的作用。

第二,央企和国企引领作用很明显。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后,政策性金融机构在资金上给予引领,国企央企率先,同时一大批民营企业也投入“一带一路”项目当中。

第三,合作区聚集效应开始发挥。在“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当中,以中方为主建立了75个开发园区,每一个开发园区里头又聚集了中资和外资的企业,一个是当地企业,一个是走出去的企业,还有第三国的企业。到目前为止,我国对园区的投资大概将近500亿美元左右,园区聚集效应很好。入园的企业大概有4千家左右,这些入园企业可以投产运营,对当地产生税收,而且解决当地的就业,企业主要以当地的劳工为主。对于“一带一路”的企业来讲,它也有物流成本、基础设施的联通也得到很多好处,集约效应得到初步发挥。

第四,投融资的合作开始启动。光靠我们自己的资金是远远不够,要跟外国的机构和国际的金融组织来共同合作。这个形式很多样,各个金融机构包括政策性金融机构,国开行、进出口银行还有商业银行还有丝路基金,股权投资这些机构,包括亚投行,都在和国际金融组织和其它国家进行合作,是一个大趋势。

国际上有人别有用心,对“一带一路”倡议提出所谓的债务陷阱问题,通过用数据来说话,不存在的。在可获得数据的63个国家,有37个国家,从2013年到2018年,这五年相比前五年,公共部门的外债,不包括私营部门,也就是政府公共部门,五年平均的外债增长率是下降的,只有12个国家外债增长率提高了,提高5%以上,个别国家达到12%。

但即使外债提高过程当中或者个别提高幅度比较大的国家,也不是因为接受了中国的“一带一路”的资金造成的,而是它自身别的原因造成的。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应该理性看待。相信客观公正的研究越来越多。

“一带一路”投融资问题上面临的挑战,概括起来说就是资金的缺口很大。未来光靠中国的资金那是远远不够的,也不符合共建共享。所以方向应该是建立一个资金来源多元、利益风险共担的机制。

戴相龙:发挥人民币在“一带一路”中的定价结算作用

1

“一带一路”投融资服务,已经有五年。中国金融机构为“一带一路”提供资金超过4400亿美元。其中,人民币海外基金规模超过3200亿元人民币。但是,构建“一带一路”投融资新体系工作才是开始。

到2035年,人民币影响力接近欧元,形成由美元、欧元、人民币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人民币国际化从两个方面推进,一是通过市场推进,二是通过央行之间推进。中国在亚洲的地位,决定人民币国际化将从亚洲起步,从“一带一路”加速推进,“一带一路”成为人民币国际化一个突破口。

第一,发挥人民币在“一带一路”贸易中的定价和结算货币作用。

用人民币定价,是用人民币结算的基础。用何种货币定价,决定于供销双方和货币影响力。2016年,中国采购全球石油的15%,铁矿石的50%,主要出口国大豆的70%,是全球第一大黄金消费国。因此,有条件逐步发挥人民币在石油、铁矿石、大豆、黄金等大宗商品中定价作用,从而为用人民币结算创造条件。2016年4月,上海黄金交易所发布全球首个以人民币计价的黄金基准价格,未来“上海金”可与“伦敦金”、“纽约金”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2018年3月26日,以人民币计价的原油期货在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挂牌交易。中国粮食以自求平衡为主体,除进行个别品种的补充,不进入全球粮食市场。

现在中国对外贸易占全球11%以上,今后会逐步上升,人民币币值稳定,成为可兑换货币,所有这些会提高人民币在全球大宗商品中的定价功能。提高人民币在“一带一路”大宗商品的定价功能,也就增强人民币在“一带一路”贸易中结算货币功能。

第二、依法增加人民币的自由兑换程度,发挥人民币交易货币功能。

1996年底,我国已承诺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可兑换。资本项目下,国际收支共有40大类,我国已实现可兑换和部分可兑换的达到37项,主要是境外企业还不能到境内上市。但是,有一些在实际中不能畅通可行。建议推动人民币可兑换,一方面要修改法规,另一方面还要监管法规的执行。第三是加强与有关国家中央银行的沟通协作,不断扩大人民币和有关国家的货币自由兑换,增加货币交易量。

第三、构建“一带一路”投融资新体系,增强人民币投资功能。

2018年底,境外持境内人民币流通股仅占全部流通股3.2%,持有人民币债券仅占3.24%。从“一带一路”试点,取消对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所设机构数量和投资限额限制,只对境外单个和全部机构对境内一家上市公司股本投资的最高比例进行限制。选择“一带一路”优秀企业到上海发行熊猫债或上市。积极支持境内各类企业购买外汇或直接使用人民币到“一带一路”投资。境内金融机构向“一带一路”企业贷款,在合作共赢前提下,可用一部分人民币贷款购买我国技术先进的设备。支持国内金融机构和各种投资者,到“一带一路”重点城市设立投资公司和基金,就地进行投资。

第四、扩大央行和“一带一路”央行的合作,增强人民币储备功能。

我国人民币已与31个国家及地区的货币直接交易,其中,“一带一路”有11个国家和地区。逐步增强央行货币互换的用途。货币互换主要用于流动性紧急补充,也可通过双方专项协议,将一部分人民币借给所在国金融企业,推动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

第五、扩大“一带一路”人民币离岸业务。

“一带一路”的人民币离岸业务,应由东向西逐步梯次推进。重点发展香港、新加坡、伦敦人民币离岸业务中心,同时在南亚、中亚、中东选择在各区域有影响的城市,设立中资或中外合资金融企业和各种基金,推动建立人民币离岸业务网络。如中亚的哈萨克斯坦的新首都阿斯塔纳、阿联酋的迪拜、阿布扎比等。

姜建清:一带一路”投融资,商业化是导向

第一,做好“一带一路”投融资,互利是合作的关键,互信是合作的基石。目前,已有127个国家和29个国际组织同中方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2018年,我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的56个国家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56.4亿美元,同比增长8.9%,占同期总额的13%。在“一带一路”沿线的63个国家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893.3亿美元,占同期总额的52%。“一带一路”投资合作稳步推进。2018年,中国与中东欧16国贸易额达到822.3亿美元,同比增长21%。累计投资超过100亿美元,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过1.3万列。未来的发展潜力巨大,因为目前双方贸易额只占中欧贸易总额的12%,投资存量占比仅为2%左右。做好“一带一路”投融资,最好的方法就是项目和案例引导,以成功的项目和案例作为样本。

第二,做好“一带一路”投融资,规则是准绳。要善于依托已有国际合作组织和框架开展业务和项目合作,高度重视多边层面的规则和制度建设,搭建起稳定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心理预期、降低各方交往合作的风险等级、提高各方互联互通效率的合作机制和平台。

第三,做好“一带一路”投融资,要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可加强与国际多边金融组织,如地区开发银行、欧洲复兴银行、欧洲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合作,一起开展项目;加强与当地的大型银行合作,共同投资项目;中国企业可以牵头组织国际性的银团支持相关项目,以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第四,做好“一带一路”投融资,商业化是导向。在对外开展“一带一路”投融资项目的过程中,除了一些政策性投融资外,商业机构或企业的投融资要走商业化道路,实现商业可持续。要创新投融资模式,通过股权、贷款、债券、租赁多种等金融工具,提供投行服务、咨询顾问和可行性研究等多种金融服务。只有这样,“一带一路”投融资才能走出一条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责任编辑: 张玉洁
分享到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