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日报网讯(记者 邬梦雯)6月25日,中国塑料产业大会同期活动“塑料产业创新发展与投资分析分论坛”在杭州举行。
众所周知,上半年国内塑料市场总体振荡下行,截止6月下旬,LLDPE、LDPE价格跌至近10年来的低点,其他品种的价格也跌至近5年来低位。
中石油华东化工销售公司信息部副经理许彦在会上表示,上半国内化工市场表现如此低迷,主要是受到自身供求关系失衡(进口到货同比大幅增长)的影响,高库存始终是困扰市场的主要因素,其次就是突发事件较多,干扰市场波动的自身规律,4月份大幅降税,5月份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汇率大幅贬值,都对市场都产生了较大影响。
“可以看出,上半年除了6月份之外,原油和塑料市场价格走势大部分时间是相悖的。原料价格持续走低,上游生产企业和贸易商日子都不好过,而有订单的下游工厂,总体利润情况尚可。”许彦说。
事实上,2019年上半年内外因素错综复杂,是近几年市场持续下跌比较长的半年。许彦表示,一季度市场总体偏弱整理为主,春节后高库存是在市场意料之中,而且4月份增值税大幅下调带来的利好,及货币宽松环境下,贸易商和下游工厂对库存的容忍度都明显提高。尤其是3月下旬下游工厂刻意加大了采购力度,下游工厂的总体库存处在近几年的高位。而4月中旬后随着库存不断增长,及五一小长假的临近,市场价格开始出现了明显下跌。五一节日后市场库存不降反升,各区域再度出现暴库的现象,贸易商开始纷纷降价促销,而中旬后中美贸易摩擦的不断升级,加重了市场恐慌情绪,市场出现先了恐慌性的抛售,多数化工产品周跌幅超过了300元/吨。
“高库存迟迟难以消化,主要是进口到货量同比大幅增加,1—4月份进口到货成本相对较低,多数货都已提前卖进了工厂,挤占了国产货的市场份额。超高的进口到货量是导致国内石化企业去库缓慢的主要原因。”许彦表示,相对低的价格和绝对高的库存是上半年市场的主要矛盾。高库存则是受国内排产和需求差异导致的库存结构差异性较大。
此外,中美贸易战的不断升级,市场信心严重受损,价格采购动力指数在破近年低点。
据介绍,2019年塑料制品产量同比继续下滑,2018年下滑主要是2017年基数太高,和再生料企业加工量大幅下降。聚烯烃大多数制品都是一次消费品,一次性、消费性的需求特征决定了它有别于其他工业品,刚性需求是相对稳定的,2019年上半年虽有下降,下半年有望恢复正增长。而出口订单受赶单的影响,下半年大概率会出现明显回落。
对于下半年聚烯烃市场的走势,许彦认为,因6—8月份集中检修,9月份前能投产装置也基本尘埃落定了,三季度价格向上修复概率偏大;四季度受扩能集中的影响,价格再度回落。“总体看下半年价格波动幅度要小于上半年。”
许彦表示,2019年全球经济增速下行已经是不争事实。中国经济增速下行压力较大,叠加中美贸摩擦的不确定性,下游需求难有好的表现,从上半年塑料产量同比下滑,也能看出需求端的悲观预期。这悲观预期在价格上似乎已经有所表现。
聚烯烃2019年名义增量明显大于2018年,不过仍存在两个变数:国内装置是否能如期开车,进口到货量是否超预期?上半年进口是超预期了,装置开车是低于预期。下半年呢?
“上半年市场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去库存,节前坑挖的不深,导致节后现货反弹乏力,但在相对低价格下,贸易商对高库存的容忍大幅提升,但库存总是需要消化的,只是牺牲是时间,还是空间?可是上半年的市场是即失去了时间,也牺牲了空间。不过,该失去的都已经失去了,下半年似乎应该没有那么惨。6—8月份应该是持续去库存阶段,去完库呢?”许彦说,下半年聚烯烃市场大概率是先“填坑”再“挖坑”的节奏,“填坑”是供应增加不及预期,需求似乎也没有那么差。“挖坑”来自对后期供应增加的担忧。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