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正文
今年以来,在宏观环境不确定性增强的情况下,化工行业景气度虽然小幅反弹,但利润较去年有所下滑,企业盈利能力下降。昨日,在杭州举行的“2019中国塑料产业大会”同期活动上,与会嘉宾表示,未来受原料端和自身供需的影响,聚烯烃市场仍不容乐观。
今年上半年国内塑料市场总体振荡下行,截至6月下旬,LLDPE、LDPE价格跌至近10年来的低点,其他品种的价格也跌至近5年来低位。“上半国内化工市场表现如此低迷,主要是受到自身供求关系失衡的影响。高库存始终是困扰市场的主要因素,其次就是突发事件较多,国内降税、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人民币汇率波动等,都对市场产生了较大影响。”中石油华东化工销售公司信息部副经理许彦在会上表示。
“高库存迟迟难以消化,主要是进口到货量同比大幅增加,1—4月进口到货成本相对较低,多数货都已提前进了工厂,挤占了国产货的市场份额。超高的进口到货量是国内石化企业去库缓慢的主要原因。”他表示,相对低的价格和绝对高的库存是上半年市场的主要矛盾。
对于后期聚烯烃市场走势,部分嘉宾认为,下半年的价格波动幅度可能小于上半年。具体分析,6—8月集中检修,9月前能投产装置也基本尘埃落定,价格向上修复概率偏大,四季度受产能集中扩张的影响,价格或再度回落。
“国产聚烯烃供应方面,未来将从‘两桶油’‘一统天下’向多元化快速发展,未来三年国内供应集中度下降明显。”许彦说,国内供应多元化的趋势仍在持续,今年年底随着浙江石化、恒力石化及部分煤化企业二期的陆续开车,加上后期乙烷、丙烷脱氢制烯烃的大批上马,国内聚烯烃供应将进入“群雄逐鹿”的时代。
“分地域来看,华东PE市场仍是最大的净流入市场,其次是华北,华南新装置较多,净流入量明显下降。国内仍有1500万吨左右缺口需要进口弥补,但北美及中东扩能步伐也没有停下,按每年进口增长5%计算,预计2022年进口量在1700万吨,届时国内将过剩200万吨左右。因为华东是最大的净流入地,所有多余的量一定是优先涌向华东,华东地区的市场竞争将进入白热化,价格可能成为国内乃至全球洼地。”他说。
此外,国内聚丙烯装置扩能力度远大于聚乙烯,主要是因为PDH装置大量投产。华东市场基本产需平衡,西北供应将大量过剩,考虑到部分进口产品的不可替代性,预计2022年国内聚丙烯将过剩近400万吨。
相对于上游的多元化,下游产业集中度却在不断提高,且产业链转移也在加速,引发国内贸易环节竞争加剧。“尽管塑料下游制品种类分散,但多数产业产能是绝对过剩的,下游工厂的整合集中一直是大趋势,近几年可以看到这种趋势正在加速。”与会嘉宾表示,去年以来随着中美贸易摩擦的升级,塑料企业外迁的速度明显加快,中小企业整合加速,导致订单逐步向中大型工厂集中。
此外,企业外迁也会导致出口订单逐步减少。中小企业的梯次减少,势必会造成贸易环节竞争激烈程度的加剧,中小贸易商盈利愈发困难。
在永安期货产业发展总部化工研究员陈凯看来,LLDPE短期内自身反弹驱动不强,可能因宏观变化和其他品种的反弹而反弹。中长期来看,向下趋势仍维持不变,短期进口量减少对LLDPE会有支撑,但可能不足以改变方向。PP方面,下半年主要矛盾还是新装置的投产,总体向下趋势不变。中长期来看,如果新增装置按期投产,1909合约可能有累库预期;如果装置投产不及预期,库存可能去化,但是很难到低位,行情维持振荡。“在此基础上,投资者可以多关注期现套利、月间套利、品种间套利的机会。”他说。
许彦认为,未来聚烯烃市场供大于求的格局已基本确定,在此背景下,生产企业风险管理需求凸显,产业链企业应更加注重对期货及衍生品的应用,对自身的库存进行风险管理。
版权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来源:“期货日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期货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期货日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