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6月30日联合发布了中国采购经理指数。6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4%,与上月持平。其中,生产指数为51.3%,仍高于临界点。专家指出,制造业生产保持在扩张区间,产业转型升级继续推进,中高端制造业和消费品制造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增强。
从分类指数来看,生产指数为51.3%,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生产继续保持增长,增速放缓;新订单指数为49.6%,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产品订货量有所减少;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8.2%,比上月回升0.8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主要原材料库存量降幅继续收窄;从业人员指数为46.9%,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企业用工景气度有所回落。
“生产总体保持扩张,产业转型升级继续推进。”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分析称,生产指数为51.3%,虽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但继续保持在扩张区间。在调查的21个行业中,有13个行业的生产指数位于扩张区间,医药、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食品及酒饮料精制茶、电气机械器材、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等制造业的生产指数位于54.0%以上的较高景气区间。
“从重点行业看,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和消费品行业的生产指数为55.6%、53.3%和52.2%,环比均有所上升,且分别高于制造业总体4.3、2.0和0.9个百分点,生产景气度呈现稳中有升,表明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下,制造业转型升级继续推进,中高端制造业和消费品制造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增强。”赵庆河说。
此外,企业对近期市场发展预期基本稳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3.4%,在调查的21个行业中,有18个位于扩张区间。其中,医药、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等制造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位于60.0%以上的高位景气区间。
不过,赵庆河也指出,市场订单增长动力偏弱,外贸发展环境趋紧。新订单指数为49.6%,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处于收缩区间。其中,反映外需的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6.3%,低于上月0.2个百分点。受国内外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和部分行业供求关系变化等影响,价格指数双双回落。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为49.0%和45.4%,分别比上月下降2.8和3.6个百分点,部分行业效益增长受到一定影响。
兴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王涵认为,经济下行压力仍在,但政策保持战略定力,继续坚持改革和经济转型。“大方向上,改革和经济转型仍是政策重点,从央行新提法‘推动供给体系、需求体系和金融体系形成相互支持的三角框架’看,可以期待在供给、需求上更多的政策。”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