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
2004年起,中国期货市场发展开始加速,10年来,这个市场无论从成交规模、功能发挥,还是国际影响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十年磨一剑,方可使中国期货市场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作为中国期货市场的重要一环,上海期货市场的变化充分反映了十年磨一剑的成果。
交易规模迅猛增长。10年来,上期所交易规模稳步增长,市场运行平稳有序。成交量从2004年的0.81亿手增长到2012年的7.31亿手,增幅超800%;成交金额从2004年的8.43万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89.20万亿元,增长幅度957.74%。
根据美国期货业协会FIA的统计,2009年,上期所成交量在全球衍生品交易所中首次跻身前十,在全球商品期货与期权交易所中排名第二位,仅次于芝加哥商业交易所集团。
新品种次第推出。上期所2004年上市燃料油期货合约,2007年上市锌期货合约,2008年上市黄金期货合约,2009年上市线材和螺纹钢期货合约,2011年上市铅期货合约,2012年上市白银期货合约。目前共10个品种,形成了有色金属和贵金属系列,基本涵盖能源、化工等几大关系国计民生的领域。
此外,上期所有色金属期货价格指数在2012年年底已正式对外发布,沥青期货上市正在加快推进。上期所还将稳步推进成品油、天然气、铁矿石金融衍生品、热轧卷板等产品的研究开发工作。
市场参与有广度有深度。会员是连接交易所和广大投资者的桥梁及纽带。截至目前,上期所共有会员209家,其中期货公司会员160家,占76.6%;非期货公司会员49家,占23.4%。具有外资背景的会员有7家,其中期货公司4家,外资独资的会员3家。
在投资者结构方面,目前已有13家商业银行成为上期所会员;鸿瑞4号期货套利资产管理计划等14家特殊单位客户入市参与交易,投资者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和完善。
功能发挥日趋明显。在宏观层面,期货市场价格影响力不断增强。商品期货的价格信息已被采集到我国商务部、发改委等相关部委网站,成为监测大宗商品价格变化的重要指标之一。另一方面,经过这些年的培育和发展,上海商品期货市场具有国际性的期货品种,如铜、铝、锌、黄金、天然橡胶等的商品期货价格与国内现货市场和国际市场高度相关,价格信号的导向作用越来越明显。
与此同时,国际化进程也在加快。上期所通过保税交割业务试点,提升“上海价格”的国际影响力。而通过推行国外品牌境内注册的方式,“制定标准”和“输出标准”,提升了“中国标准”的全球地位。搭建国际化交易平台,初期目标是方便国际投资者参与交易,为今后能够形成反映区域供求关系的价格奠定基础。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