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日报网讯(记者 杨美)2019年8月7日,上海金融法院全国首例示范案件——原告潘某等诉被告方正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一案(简称方正科技案)二审由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判决驳回被告上诉,维持原判。该案是全国首例公开宣判并生效的示范案件,开创性地引入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简称投服中心)作为第三方专业机构辅助法院进行损失核定,奠定了证券领域投资者司法救济的里程碑。
积极研究,共同打造示范判决制度基础
2016年,中国证监会与最高人民法院联合部署,将“推动建立示范判决机制”作为落实证券期货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试点工作的重要举措。为推动示范判决机制尽快落地,相关法院、投服中心开展了扎实的研究和准备。2018年,投服中心与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合作的课题《证券支持诉讼示范判决机制研究》在首届中小投资者投服论坛上宣介。2019年1月,上海金融法院发布《关于证券纠纷示范判决机制的规定(试行)》(沪金融法[2019]2号),其中明确优先选定国家机关或依法设立的公益性组织机构支持诉讼作为示范案件,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核定损失。2019年6—7月,最高人民法院、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及上海金融法院相继发布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改革司法保障意见,明确推广示范判决机制,充分发挥专家证人在案件审理中的作用。
大胆创新,开发损失计算软件
投服中心以损失计算为切入点,开发证券虚假陈述案投资者损失计算软件,推动示范判决机制尽早落地。该损失计算软件具备投资差额损失计算、证券市场系统风险扣除计算和证券市场非系统性风险扣除计算等三大核心功能。“投资差额损失计算功能”可提供移动加权平均法和实际成本法两种买入均价算法,其中,移动加权平均法被公认为最合理的买入成本计算方法,以往受限于该算法计算过程繁琐,很少在司法实践应用,损失计算软件有效解决了这一司法实践痛点。投服中心还创新性地提出“3+X”组合参考指数的证券市场系统风险认定与扣除方法。自2017年以来,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先后3次赴投服中心就损失计算软件开发应用进行调研。经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组织专家评估,损失计算软件的计算逻辑得到了一致认可。
广泛推介,开启群体性证券诉讼新模式
自今年初损失计算软件应用以来,投服中心积极向多地法院交流推介。截至目前,投服中心共接到上海、郑州、广州等四地法院共8起证券虚假陈述案件的损失核定委托,涉及投资者数千名。
公益性投资者保护机构以辅助投资者损失核定身份参与诉讼,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上海金融法院根据该损失核定意见做出示范判决,是证券投资者保护与司法审判领域的开创性举措,既体现了投服中心的专业性和公益性,又展现了上海司法审判机关对证券投资者司法救济的创新意识和担当精神。在损失计算软件助力下,群体性证券纠纷诉讼新模式得以正式落地。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