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四月份,都是冬小麦需水量最大的时期,而今年冬小麦返青以来,一直未出现有效降水,小麦主产区一直处于久旱盼甘霖的状态,而低温甚至冰雹等恶劣天气一直困扰小麦的正常生长。
5月25日至26日,全国出现大范围明显强降水过程,大部分地区降水在40至90毫米,而此时,随着潢川、光山、淮滨等县小麦机收开镰,信阳市小麦机收会战已正式拉开序幕。正当南方抓紧雨间的晴好天气抢收小麦时,5月27日起,我国冬小麦主产区又相继告别晴好天气,迎来新一轮短暂降雨。据了解,在麦收期出现降水不利于小麦的收获和晾晒,持续阴雨可能造成小麦品质下降。但麦收后墒情良好,则利于秋作的播种和出苗。
对于处于蜡熟期的河南北部,这场雨则意义不大,正如河南周口一张姓农民所说:“早下一个月就好了,哪怕早下半个月,也能增加不少产量。现在下,没啥意义了,但如果墒情能维持到玉米出苗,也算是场好雨。”可见前期干旱对小麦的影响不小,这迟来的降水的受欢迎程度已大打折扣。据气象台预报,本周末河南将迎来晴好天气,利于小麦收割。
由于河北、山东等北方地区的小麦正处于灌桨期,据了解,这次伴随大风的强降雨造成部分麦田倒伏,损失不小,但此时降水较利于小麦生长和病虫害的缓解,利大于弊。
雨后麦收相对集中 南阳等地小麦已开镰收割(河南日报2013年5月28日)
5月27日,确山县任店镇王庄村农民正在收割小麦。我省小麦由南到北逐步进入成熟期,南阳、驻马店等地的一些小麦已经开镰收割。 本报记者 王天定 摄 中广网河南分网消息 据河南日报报道:记者5月27日从省农业厅、农机局获悉,连续两天全省大范围降雨,易造成我省小麦收获期集中,加剧收割机紧缺局面,影响三夏生产有序进行。
5月25日至26日,我省出现明显降水过程,大部分地区降水在40至90毫米,郑州、许昌、信阳、商丘、驻马店等地出现了100毫米以上强降水。
省农业厅有关负责人分析,此次全省范围中到大暴雨过程,对当前我省三夏生产有利有弊、利多弊少。有利方面一是改善了土壤墒情,尤其对豫西丘陵旱地解决了入春以来长期干旱;二是对许昌以北仍在灌浆的麦田,有利于灌浆,提高粒重;三是对全省夏种十分有利,尤其是对已经麦垄套种的玉米、花生、大豆等出苗有利。不利影响在于不少地方降水量超过100毫米并出现了大风,在豫东、豫中、豫西南个别地方出现了田间积水和小麦倒伏,但随着27日天气转晴,对小麦生产不会造成大的影响。
据农情调度,此次暴雨过程对小麦造成的灾害主要有:小麦倒伏52万亩,呈零星状分布,主要分布在驻马店20万亩、周口6万亩、南阳2.8万亩、漯河2万亩、开封8.5万亩、濮阳7.8万亩、洛阳3.5万亩等;全省受冰雹灾害6万亩,主要是太康县4万亩、睢县2万亩;田间积水5.2万亩,主要分布在洛阳、许昌、开封、漯河。
此次降水对我省小麦机收将产生不利影响。据农机部门分析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机械作业困难;二是易造成全省小麦收获期相对集中,加剧联合收割机紧缺局面;三是有可能出现拦截收割机现象,影响三夏生产有序进行。
河南连续降雨 “中国粮仓”与“天公”抢粮 (中新社2013-05-28)
中新社信阳5月28日电 (记者 李贵刚)强降雨刚刚离去,有着“中国粮仓”美誉的中国产粮大省河南又将迎来连续降雨,为确保颗粒归仓,当地官民与天公上演了一场“抢粮战”。
继本月25、26日一场强降雨天气过后,河南省小麦迎来大面积成熟。
28日,雾霾笼罩着中原大地,淅淅沥沥的小雨时断时续,一眼望不到边的金黄色小麦摇摇欲坠。记者在河南省粮食主产区信阳看到处处是忙碌的身影:一辆辆收割机奔驰在田间,“吐”出了金灿灿的麦粒;一个个皮肤黝黑的老农穿行在地头,搬运着一袋袋丰收的粮食……
“不抢不行啊,到手的庄稼不能丢了啊。”河南信阳一位黄姓农民一边弯着腰背着沉重的麦袋一边气喘吁吁地说,“如果不趁雨下的小赶紧抢收,下大了麦子一倒一大片,乱在地里很可惜。”
与此同时,河南官方当日打响了夏粮“收割战”,“三夏”农机会战也拉开了序幕。官方称,该省计划组织400万台以上农业机械投入生产,其中小麦联合收割机15万台以上。
据中央气象台预报,未来三天,全国大部仍是雨水当道,西南地区、江南大部以及华南部分地区将有大雨或暴雨。
为了与天公抢粮,河南省农机局与河南省气象局联合下发了《关于为机手免费提供手机短信服务的通知》,为参加农机跨区作业的机手免费提供市场信息和气象服务,以应对天气变化,引导机车合理流动,提高小麦抢收效率。
河南省农机局28日晚间通报称,截止5月28日下午6时,全省出动联合收割机2.96万台,南阳、信阳、驻马店等市已收获小麦427.3万亩,其中机收406万亩。
位于中国中部的河南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小麦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四分之一。粮食总产量连续多年保持在千亿斤以上,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故而“保粮”成为该省的“头等”大事。(完)
河南8050万亩小麦开始收割(河南日报 2013-05-29)
“有了合作社的‘订单机收’,俺的20亩小麦一个多小时就收完了。”5月28日,邓州市刘集镇石营村农民刘德洲站在收割完毕的麦田上,兴奋地对记者说。
一场大范围的风雨刚过,小麦总产量占全国1/4的河南大地,8050万亩小麦由南到北陆续开始收割。
一周前,在唐河县举行的农业综合开发“粮食增产科技支撑行动计划”观摩会上,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副组长郭天财教授,给记者算了算,240多天里,河南省小麦迈过了“干旱、冻害、干热风”三道坎,即将迎来丰收。
三天前,武陟县卓成农机合作社的34台收割机在警车的护送下,跨过郑州黄河大桥,向着邓州市进发。电话那头的合作社理事长赵永红告诉记者:合作社今年一下子买了38台奇瑞谷王联合收割机,一台售价12.2万元,政府补贴5万元。
昨天,在郑州黄河大桥前,记者观察到,不到一个小时,就有来自河北、内蒙古,以及省内滑县、内黄县的100多台收割机隆隆驶过黄河,向南部集结。
来自河南省农机局的消息说,全省将投入联合收割机15万台,确保小麦机收率稳定在95%以上。
安徽夏收夏种全面展开(安徽日报:2013-05-29)
从安徽省农委获悉,截至5月27日,全省已收小麦267.1万亩,占应收面积的6.4%;已收油菜663.1万亩,占应收面积的81.6%。全省完成夏种面积793.2万亩,占各地安排面积的13.4%,其中一季稻栽插完成23%。
在宁国市,8.4万亩油菜已陆续进入收割季节,各油菜产区到处一片繁忙景象。由于推广机械收割,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还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秸秆综合利用,减少焚烧秸秆带来的环境污染。省农委种植业局负责人介绍,今年我省油菜种植呈现面积略减、单产提高、总产平稳的格局。全省油菜种植面积850万亩,油菜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40%。
从小麦来看,今年全省3650万亩小麦长势良好,丰收在望,预计6月初主产区的小麦进入大规模收割期。目前收获的主要集中在沿江地区。当前的强降水过程,一方面造成部分田块小麦出现倒伏,给机械收获带来不利影响。另一方面,预计未来一周多降水过程,影响收获。省农委有关负责人强调,各地要坚持“抢”字当头,组织农机抓住有利天气迅速抢收,并出台优惠措施以尽可能多地留住机械,发布信息科学调度机械。省农机局负责人介绍,今年全省计划投入联合收割机13万台,预计实现机收小麦3570万亩,机收率达98%。
连日降雨导致菏泽部分田地里的小麦出现倒伏(齐鲁网2013-05-28)
齐鲁网菏泽讯(记者 爱印)“这场大雨来的太不是时候了,正长麦粒的时候呢,你看这风雨交加的天气,这么多麦子都倒了,不减产看来是奢望了。”面对连续的阴雨天,菏泽市不少农民朋友忧心不已,因这次降水持续时间较长,而且伴随大风,菏泽部分地区的小麦出现了倒伏情况。
记者在菏泽市周边地区的田间地头看到,部分麦田里小麦出现倒伏,情况严重的地方甚至成片地倒伏。
记者从气象部门了解,未来一周内山东还有降雨,30日菏泽部分地区还将有降雨。
从25日起的连续降雨,菏泽市下属区县的降雨量很多都超过100毫米,连日降雨导致部分地区小麦田地出现内涝。
田间倒伏的小麦
据农业专家介绍由于部分田地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地下水位过高等,麦田长期渍水,土壤中有机质分解缓慢,养分不能及时被麦苗吸收,加上根系受涝后发育差,扎根浅,吸收功能差,小麦会出现烂根死苗现象。
现在小麦处于生长最关键的时期‘灌浆乳熟’,麦粒还不够饱满,只有一小部分进入了乳熟期,这时出现降雨对小麦的产量造成极大的影响。
据悉,在小麦灌浆期间,要求成长的环境温度既不宜过高,也不能太低。温度太高,田间容易出现热干风,麦秆过早变干导致麦粒营养输送中断,这时麦子只能“早熟”,早熟的麦粒尚未饱和,极易形成“瘪粒”,导致整体产量降低;温度太低影响麦子灌浆,日照时间达不到,小麦的麦粒成熟晚。
小麦倒伏后,叶片重叠,光合作用受影响导致养分运输受阻,成熟延迟,对产量影响很大。一般倒伏减产20%左右,严重者可达40%~50%。
对此,农业专家支招:遇到小麦倒伏现象,农民朋友们应及时应及时清理田间积水,并追施适量复合肥,促进小麦恢复生长。
山东:降雨推迟小麦灌浆 保产量需喷"叶面肥"(新华网 2013-05-29)
新华网山东频道5月28日电(记者魏圣曜 张志龙)记者从山东省农业厅获悉,受近日连续大范围强降雨影响,加之今春经历了几次“倒春寒”,山东小麦进入灌浆期较往年偏晚。植保专家建议,植保部门、农民应结合“一喷三防”喷施“叶面肥”,以保证小麦稳产增产。
5月26日至27日,山东各地降雨量在12.1毫米至195.5毫米,全省平均降雨量58毫米。据山东省土壤肥料总站监测显示,受大范围降雨影响,墒情不足地区得到了有效的水分补充,大部分地区农田墒情适宜。目前,山东大部分地区小麦已进入灌浆期,受今春低温影响,今年小麦进入灌浆期较往年偏晚。
山东省农业厅植保专家建议,各地应结合“一喷三防”进行叶面喷肥,以确保小麦籽粒饱满,提高小麦产量。专家指出,一般用0.2%至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磷酸二氢钾100至150克兑水50公斤)做叶面喷施,间隔7至10天再喷一次,喷后24小时内如遇到降雨应补喷一次。降雨过多地区应加强农田排水工作,既防小麦倒伏,又保春播作物正常生长。(完)
甘肃近期降雨增多小麦条锈病有发展蔓延趋势(中国天气网甘肃站2013-05-29)
进入5月,甘肃中南部及东部地区出现明显降水过程,河东普遍出现中到大雨,局部地方出现暴雨。近期降水较多,湿热条件易诱发小麦条锈病发生发展,提请做好监测预防工作。
5月中旬以来,甘肃省气温偏高、河东降水偏多。全省旱情缓解,大部地方墒情好于常年同期,也是近三年最好的一年。
随着甘肃进入多雨季节,温湿气候为条锈病的发生发展提供的有利条件,对冬小麦的产量形成带来了不利影响,目前,除甘肃陇南市文县、白龙江沿岸川坝区开始收割以外,甘肃冬小麦普遍进入抽穗、开花、灌浆生长期,据植保部门调查,截止5月15日,小麦条锈病已在天水、陇南二市发生,发生面积25.23万亩。近日,针对阴寡、温湿气候有可能导致冬麦病虫害偏重发生发展的不利气候条件,天水市气象局组织业务技术人员,对麦积、秦州河谷川区、中梁山冬麦病虫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冬麦条锈病普遍加重,以呈大面积发展蔓延趋势。
据西北区域气候中心针对条锈病所作的专题气象服务显示,近期天气条件易于小麦条锈病的发生蔓延。各地应做好防治工作。对小麦条锈病实施带药侦察,对发病田及时进行挑治,有效遏制条锈病菌侵染和扩展。(文/图:孙克斌 许彦平)
莱芜迎来今年最大降雨 利于小麦生长缓解虫情(人民网2013-5-27)
人民网莱芜5月27日电“夜里一觉醒来,就听着下起了大雨,没想到这场雨下得时间这么长。”26日,莱芜市民杨先生坦言,他本计划外出采摘游玩,没想到雨下个不停,只好打消了这个念头。
莱芜市气象台预报员范永强告诉记者,本次降雨自26日凌晨四五点钟开始一直持续到夜间,27日上午还有一些降雨。这是莱芜今年以来最大的降雨。截至26日18时,莱芜市区内降雨达32.2毫米,南部、西部地区降雨较大,寨里镇境内降雨最大,达到50.8毫米,房干境内降雨达50.1毫米;钢城区境内平均降雨达30毫米。按照24小时以内降雨达50毫米以上为暴雨的标准,我市这次降雨属于暴雨,从实际降雨特点来看,降雨持续时间较长,但降雨较缓,强度不是很大。
莱芜市气象台26日9时15分发布了暴雨蓝色预警信号:受气旋影响,预计26日白天到27日上午莱芜有大到暴雨,雨量分布不均,南部地区雨量偏大,东南风转东北风4-5级。提醒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准备工作。学校、幼儿园采取适当措施,保证学生和幼儿安全;驾驶人员注意道路积水和交通阻塞,确保安全;检查城市、农田、鱼塘排水系统,做好排涝准备。做好小麦防倒伏工作。
“小满刚过,目前小麦正处于籽粒饱满时期,但还未成熟,所以此次降雨有利于增加小麦粒重和饱满度,有利于小麦生长。”莱芜市农业局生产与规划科科长吕爱红说,“另外,最近一段时间气温高,蚜虫等虫情多发,下雨对缓解虫情也十分有利。”
据莱芜市气象台26日16时发布的天气预报,26日夜间到27日白天,阴有大雨转小雨,东北风4-5级,气温16-20℃;27日夜间到28日白天,多云转晴,北风3-4级,气温14-29℃;28日夜间到29日白天,雷雨转多云,西北风3-4级,气温18-26℃。(孙霞)
河南迎短暂降雨 小麦生产影响轻微 (2012年05月29日 粮油市场报)
本报讯(记者 付嘉鹏 徐文正)5月25日,粮油市场报记者在对河南商丘的小麦生产情况考察时,该市粮食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如果后期没有大的气象灾害,当地将迎来丰收年。
然而,5月27日起,我国冬小麦主产区相继告别晴好天气,迎来一轮短暂降雨。
“我们这里从上午8点左右开始下雨,雨量不算太大。”5月29日,河南省驻马店一家粮油加工企业负责人介绍说。
“此次天气过程不利于冬小麦收获和已收小麦晾晒,冬小麦收割进程也将有所延缓。”信阳市粮食局相关工作人员说。
上述加工企业负责人表示,此次降雨过程如果超过3天,将会对当地已经下降的小麦品质产生负面影响。“通过我这几天在驻马店南部地区的调研发现,当地小麦的容重普遍偏低,只能达到740~750g/L。”
“河南全省迎来的是短暂降水。由于此次降雨集中在29日当天,之后将会转晴,所以不会对小麦的生长造成负面影响,但会影响河南南部局部地区的小麦收割进度。”河南省气象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程家合表示。
程家合认为,河南省各地冬小麦已经陆续进入乳熟、成熟期,由于全省大部气温偏低,光照较为不足,对冬小麦灌浆攻籽有一定不利影响。此外,近期全省部分地区降水偏少,预计麦收期降水可能继续偏少,出现干热风的几率较大,各地要做好干热风的监测。
此前,我国的江淮南部、江汉、四川盆地、贵州、云南等地多出现阴雨天气,其中贵州东部和南部、云南南部等地部分地区出现大雨,局部地区出现暴雨,冬小麦成熟收晒已受到影响。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