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正文
期货创新业务快速推进
在25日举行的第十二届中国期货高管年会上,就当前期货公司风险管理业务与资产管理业务的发展现状,多位期货公司和风险管理公司高管齐聚圆桌论坛,探讨期货公司创新业务发展现状与问题,展望未来发展的前景与机会。
风险管理公司业务前景广阔
浙商期货董事长胡军表示,作为期货公司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抓手,当前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公司的主要业务包括基差贸易、做市商以及“保险+期货”等业务。未来,风险管理公司可以在很多业务上实现深入创新。
“基差贸易从产生到现在,可供企业选择的模式已经非常多样。”胡军表示,下一步,基差贸易的发展要延伸至产业链的上游生产、下游终端零售以及仓储物流环节,为更多产业链企业提供更加精细化的风险管理。
此外,近年来随着“保险+期货”项目的不断发展,也已经成为风险管理公司的重要业务之一。胡军表示,未来“保险+期货”有三方面的发展方向:一是“保险+期货”可以从今年的县域覆盖逐渐发展为省域覆盖,最终实现全国推广;二是“保险+期货”可以从现在的农产品领域向工业品领域、指数领域探索,走出广阔发展之路;三是可将“保险+期货”从保障农民收入扩展至为地方经济转型发展服务。
在浙江永安资本总经理刘胜喜看来,作为深入服务产业链上、下、中游客户的一个重要抓手,风险管理公司的发展前景可观。未来,风险管理公司要在推动行业定价模式创新上不断发挥作用,要结合场内场外衍生品工具,基于基本面研究和专业能力,改变行业定价模式,成为行业精英模式的创新者、实践者和推广者;还要继续深入产业链服务,将衍生品服务融入企业融资、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加强渠道建设,深入产业链,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期货风险管理公司不应该仅仅是现货贸易型公司,更应该是一个风险管理平台,能够让企业无需直接接触衍生品,只要告知自己的诉求,由风险管理公司提供个性化、系统化的解决方案。”刘胜喜说。
期货资管业务要做出自身特色
谈到期货资管业务的现状,五矿经易期货副总经理邱菡仪表示,自大资管时代统一监管体系逐步形成以来,在去通道、去虚向实和去监管套利等监管升级的过程当中,整个金融资管行业近两年进入了一个比较漫长的转型期,期货资管业务规模下滑非常明显。与此同时,行业也在寻求新的突破。
邱菡仪认为,当前期货资管面临的竞争压力较大,由于监管的限制,期货资管业务主体业务的空间受限,其竞争力也弱于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希望未来监管部门能够给予期货公司更多市场的公平性准入。
在期货资管的监管导向上,邱菡仪还建议将期货资管业务放眼于整个金融市场来看,使期货资管业务能够回归期货导向,强调期货的优势。
在邱菡仪看来,期货资管业务其实可以在所有大类资产配置中做出自身特色。期货公司可发挥自身优势,比如发挥衍生工具的风险管理能力,为其他金融机构提供风险管理方案,或者市场可以推出更多的金融衍生工具,帮助各种类型的资管机构进行风险对冲。未来,期货公司资管业务的破局之路还要结合期货公司的投研能力,包括在产品结构设计、投资策略制定、工具使用上要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努力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
积极推进期货市场国际化
中粮期货总经理王庆表示,当前国内期货公司面临发展瓶颈和痛点,需要寻找新的突破口和新的业务增长点。从期货公司国际化业务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期货市场国际化有其必要性。
王庆认为,从宏观层面来看,拥有国际定价能力的期货市场,有利于更好地服务国家经济安全战略和提高中国经济的全球竞争力,促进我国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期货市场国际化还有助于提高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通过参与重构大宗商品和生产要素的定价规则及市场管理体系,推动国际经济及金融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
从微观层面来看,随着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发展,实体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越来越需要借助期货市场进行风险对冲和成本锁定,规避现货市场价格波动可能带来的经营风险,更好地安排企业的生产与经营。此外,国际化业务的开展不仅能保证期货公司在新业务竞争中迅速脱颖而出,而且通过与境外机构的合作,能够引入新的理念和经营方式,提升市场竞争力。
王庆认为,在推进期货市场国际化的过程中,需要把握国际化发展的路径和模式。他建议从以下六方面推进期货市场的国际化进程:一是推动境内外资金双向流动。期货业可以借助证券以往经验,尝试由期货公司申请QFII、QDII资格及额度,开展相关业务。二是进一步推进商品期货品种国际化,推进国际化金融期货品种的设立。三是在相应条件符合的情况下,允许境内综合实力强、净资本高、合规经营好的期货公司可以直接代理客户从事境外期货业务。四是进一步完善法律、监管体系,加快期货法的推出,参照国际经验改革持仓报告制度。五是期货公司要提升风险管理能力,避免市场联动风险共振传导。六是期货公司在 “走出去”和“引进来”的过程中,要加强国际化人才队伍的建设,打造复合型人才队伍,为期货市场全面对外开放奠定良好的基础。
版权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来源:“期货日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期货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期货日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