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微信公众号

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博圈

期货日报官方微博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
关注微博号

实盘赛

大赛官方APP_赢家在线

扫码下载报名参赛

投教
排排网

期货实战排排网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

期货帮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正文

我国资本市场国际化仍有很大发展空间

2019-10-31 22:17:56   来源:   作者:

今年以来,我国资本市场国际化进程提速,国际化无疑是我国资本市场的热点。在10月31日上海举行的第十届期货机构投资者年会“QFII——助力中国衍生品市场国际化”的分论坛上,市场各界人士认为,我国资本市场国际化仍有很大发展空间。

在上海申毅投资股份有限公司CEO申毅看来,目前中国衍生品市场正面临国际化这一历史性机遇。“但我们也必须明白要想形成合理权威的资产价格,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有效配置资源,本质上要求我们的衍生品市场是一个开放的市场。”

今年以来,境内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政策频出。特别是QFII、RQFII有较大的变化。先是证监会于1月31日就修订整合《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办法》《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试点办法》及相关配套规则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有意将QFII、RQFII的投资范围进一步扩展。9月10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又一利好政策,决定取消QFII和RQFII投资额度限制。至此,具备相应资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只需进行登记即可自主汇入资金开展符合规定的证券投资,“境外投资者参与境内金融市场的便利性将再次大幅提升,中国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也将更好、更广泛地被国际市场接受。”中国绝对收益投资管理协会联席会长聂军表示。

实际上,据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曲峰介绍,截至2019年9月,已有292家境外机构获得QFII资格,222家境外机构获得RQFII资格。2019年以来(外汇局取消QFII额度前),相关部门批准了13家QFII机构的共计47.4亿美元的投资额度和12家RQFII机构的共计240亿美元的投资额度,仅今年新获批的QFII和RQFII额度就已超过2018年全年的QFII批准总额度和2018年全年的RQFII批准总额度的一半,增长非常迅猛。

之所以会有如此迅猛的增长,主要还是因为境内市场对于境外机构有着巨大的吸引力。毕竟,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高速成长的经济、不断累积的社会财富和不断上行的消费数据,都意味着国内资本市场的向好,叠加近期我国资本市场正处于对外开放阶段,且国内资产管理行业仍处于发展初期,潜力巨大,因此境外投资机构对于我国资本市场始终抱有极大兴趣。

中国市场也通过QFII等制度,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这些制度在引入大量的境外长期资金,优化投资者结构,促进了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同时,还可帮助完善境内上市公司的治理。

在聂军看来,今年以来如QFII、RQFII制度不断放开等推动境内资本市场进一步国际化的政策,不仅将满足国际投资者的多样化诉求,为国内各级资本市场带来海外资金,还有可提升中国衍生品市场的国际地位、影响力及大宗商品的定价权。

“此外,相关机构的运营能力、人才结构甚至业务体系也将在这样大环境下不断变化,越变越强。”新湖期货董事长马文胜说,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对外开放,跨境套利策略将获得巨大的成长空间,叠加若QFII可以参与境内衍生品市场后,还将推动境内衍生品新品种的推出,并为市场提供更大的流动性,相关品种的作价能力在这样的情况大概率将有所提升。

当然,机遇往往伴随着挑战。特别是境内外不仅法规不同、会计规则及基金结构也有很大差异,在这样的情况,聂军认为,QFII、RQFII机构势必会重点关注境内的资金安全和流动性。至于我国的衍生品市场,在申毅看来就需要提供更贴近现实、考虑市场新因素的相关立法,并不断完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衍生品制度以及投资者对衍生品的认知。“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我国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

期货日报记者从会议上了解到,仅衍生品方面,目前海外机构就还希望中国进一步开放股指期货、新增股票期权以完善投资风险控制工具;新增商品期货ETF完善大宗商品配置;新增利率互换以解决信用债的配置问题。

在这样的情况下,据聂军介绍,目前不仅有很多大型资产管理机构正向中国有关部门建议,增加汇率、利率互换等衍生品的研发,更有部分券商针对QFII的特定需求,准备设计挂牌特定目的(SPV)的产品。

总的来说,聂军认为,QFII、RQFII的超预期开放将进一步刺激跨境交易及创新,在这样的情况下,相关机构可尝试研发可跨越股票、固定收益、大宗商品、外汇等大类资产的“打包”产品以满足各种QFII的需要。

版权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来源:“期货日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期货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期货日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责任编辑: 马宁
分享到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