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微信公众号

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博圈

期货日报官方微博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
关注微博号

实盘赛

大赛官方APP_赢家在线

扫码下载报名参赛

投教
排排网

期货实战排排网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

期货帮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要闻>期货行业>正文

金融委部署金融领域重点工作 助力期货市场基础制度不断完善

2019-11-07 17:12:00   来源:   作者:

期货日报网讯(记者 杨美)昨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第九次会议,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研究深化中小银行改革、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等问题,部署金融领域重点工作。会议指出,要深化中小银行改革,重点支持中小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加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真正抓好贯彻落实,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深化中小银行改革 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

会议主要就建设适应性、竞争力和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针对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发挥服务实体和抵御风险能力做出了指导。

会议指出,要深化中小银行改革,健全适应中小银行特点的公司治理结构和风险内控体系,从根源上解决中小银行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要把加强顶层设计和激发内生动力充分结合起来,注意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市场的分工,理顺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要压实金融机构主体责任、地方政府属地责任和金融管理部门监管责任,完善银行补充资本的市场环境和配套政策,健全可持续的资本补充体制机制。当前要重点支持中小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优化资本结构,增强服务实体经济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要注意推广一些中小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改进中小银行的商业模式。

会议还强调,要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优化科技创新融资方式,改善配套政策环境。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发挥好各类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的带动作用,更好满足科创企业融资需求。要加强金融基础设施统筹监管与建设规划,推动各类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确保安全高效。

加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

此外,会议还提出了要加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

会议指出,要把握关键要点,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角度,高度重视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加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建立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健全支持民营经济、外商投资企业发展的法治环境,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等重要要求。

其中,加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方面,资本市场“深改12条”路线图已落定,具体改革措施正在落实和推进,涉及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上市公司质量、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等诸多方面。

对此,智阳研究院院长相阳分析表示,本次金融委强调资本市场制度建设,表明高层正重新审视当前经济环境需要和资本市场制度,后续或为进一步推进金融市场改革开放在制度建设上做出更多调整。金融对于实体经济不仅仅是资金融通功能,风险管理也是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一环。

近年来,虽然资本市场制度不断得到完善,但资本市场发展仍存在短板。申万期货研究所金融期货研究部经理汪洋在接受期货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资本市场发展的主要短板在于资源配置能力仍然有待提升,市场价格仍存在一定的信号失灵,未能完全反映供需的真实情况。由于制度的不完善,资金流动不畅,一方面部分领域缺乏资金,价格低于合理水平,进一步抑制资金进入该领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部分资金缺少有价值的投资方向,只能投向有限的领域,使得部分项目定价过高。与此同时,资本市场基本制度不完善还导致一些寻租现象的发生,一些落后的“僵尸企业”不能通过市场机制所淘汰,进一步降低资本市场的效率。

期货市场基本制度建设仍需持续推进

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期货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期货市场的基本制度建设一直在持续推进,受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在市场人士看来,在现代金融体系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期货市场的基础制度建设也应不断发展和完善,为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提供丰富的风险管理工具。与此同时,加强和完善基础制度建设也有利于增强信心,吸引增量资金参与市场。

就当前期货市场的基础制度建设情况,汪洋对记者表示,中国期货市场已经成立发展超过三十年,规模和效率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相对于国外较为成熟的资本市场而言,国内期货市场对资本市场效率提升的作用仍然相对较少。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则是部分基础性制度仍然不够完善,例如国内仍然没有出台《期货法》,境外资金投资商品期货存在一定的障碍等等。

九州期货董事陈美兴表示,非常期待期货行业的基本大法《期货法》立法工作提上日程。因为只有上位法出台后,期货行业各参与主体的法律地位才能得以明确。

在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和王亚南经济研究院教授韩乾看来,当前,资本市场还要进一步丰富和完善风险管理工具,为机构中长期资金“留得住”和“愿意来”提供多方位的保障。金融期货是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应当及时推出更多类型的产品,使投资者能够根据自身风险管理需求选择合适的工具,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

“当前急缺保险类型的金融衍生品比如股指期权和针对不同指数的ETF期权。”韩乾说。

相阳还表示,近年来,期货市场在品种丰富和国际化脚步上走在金融业前列。期货市场未来发展不仅仅会迎来自身广度和深度的发展机会,还会同实体经济和其他金融机构有更紧密的联系。为银行和实体经济提供更多助力,期货市场的基础制度建设也应不断发展。

“除了提供实体经济风险转移的渠道外,还可以在设立权威的大宗商品价格指数供实体企业和相关投融资机构参考,更好地发挥期货市场价格发现的功能。此外,标准仓单融资业务也应与银行业合作,进一步扩展实体企业融资渠道。而为银行业的风险管理业务上,除了进一步建设国债期货市场,还应加强场外市场建设,为银行的非标产品或者信用风险提供对冲工具。”相阳说。

 
责任编辑: 李靖琴
分享到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