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日报网讯(记者 董依菲)11月9日,“申城论剑·第十一届衍生品对冲投资(国际)论坛暨中国绝对收益投资管理协会第九届年会”在上海举行。在下午的“衍生品工具——期权、商品期货ETF”分论坛上,国内商品期货交易所衍生品部门相关人士就当下已上市期权品种现状,以及期权品种对市场产生的影响,和未来期权市场发展方向进行深入交流。
分论坛三圆桌讨论:场内外期权市场现状与发展方向
“相较于国内期货市场在发展过程中走过的一段漫长且坎坷的道路,国内商品期权市场出现后,可以说走出了一条有序平稳的新型发展道路。”郑州商品交易所期货衍生品部副总监刘少华表示,目前郑州商品交易所主要上市了白糖期权以及棉花期权产品。首先,从整体规模与参与度来说,整个商品期权市场的规模在稳步扩大,投资者参与也在有序增加。“在今年适当性制度放开之前,整个市场的开户数在两万户左右。随着适当性制度调整、准入门槛降低与开户手续简化以后,投资者的关注度和参与积极性都在大幅度提升。截止到周五,商品期权的开户数已经接近七万户,累计参与数也在一两万户。投资者的有序入市和积极参与,使商品期权市场的发展非常平稳有序。”他介绍道。
其次,从市场运行情况来看,商品期权的定价模式更加高效,价格也更为合理。一方面,从期权波动率来看,与历史波动率保持着比较合理的价差关系;另一方面,从市场套利角度来讲,在资产配置时进行无风险套利的机会相对较少,这表明商品期权的价格更加合理,市场更加有效。
此外,在服务产业这方面,从参与情况来看,可以感觉到产业企业还是在慢慢尝试和探索。目前在郑商所棉花期权与白糖期权上,合计共有50多家产业企业实际参与,特别是行业内一些大中型企业都在用期权工具对冲相关持仓风险,实现有效的风险管理。
他表示,商品期权市场两年多的运行以来,在规则制度、技术系统、管理经验、人才培养以及服务实体经济等方面功能逐步显现,具备了进一步发展的条件。在这个基础上,国内商品期货交易所都在不断推进一些活跃期货品种相对应的场内期权产品上市。郑州商品交易所目前正在研发和推动PTA、甲醇和菜粕三个品种的期权产品上市,大连商品交易所铁矿石期权合约也在这星期公开征求市场意见。
“当然国内商品期权市场的发展确实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持仓规模、交易量、投资者参与的广度和深度等方面,与市场资产配置需求的差距还很大。为此,我们也积极向相关部门反映情况,在积极推动更多产品上市的基础上,尽快进一步放宽商品期权市场政策及管理方面的相关措施。”
具体来看主要在三个方面。其一是上面提到的商品期权产品扩容;其二是提高市场运行的效率,提升市场的发展质量。在这部分,交易所也对相关业务政策、规则制度以及技术系统等方面进行了完善优化,包括今年在做市商分级管理方面以及起草相关政策调整方面,都是为了顺应市场发展的实际需求;其三是在市场培育方面。比如中小投资者的入市,目前距离市场发展的整体目标还存在较大差距,这里就需要交易所在投资者培训方面创新举措,提高投资者对商品期权工具的认识。与此同时,交易所也采取了多种方式吸引机构投资者的参与,在不少机构投资者考虑到的市场流动性风险还有交易成本等方面,交易所都会对相应业务功能进行不断优化,为市场提供更好的商品期权投资机会与平台。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