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正文
“自9月25日基差交易平台上线以来,各家交易商积极参与报价交易,平台实现稳健运行,业务规模不断扩大,至11月29日已累计成交185笔,完成实物交收14笔。”在12月1日中国(深圳)国际期货大会期间,大商所举办的“新品种、新业务说明会”上,大商所市场服务部负责人介绍了基差交易平台的制度特色、运行状况以及应用场景。
据记者了解,基差贸易在国际大宗商品市场被广泛使用。在我国,各个产业对基差贸易的参与程度则有较大区别。目前我国70%的棕榈油和豆粕、40%的豆油现货贸易都是以期货价格为基准进行基差定价,但铁矿石、化工、玉米等产业的基差贸易则刚刚开始,还需进一步做好市场培育。
上述负责人表示,当前我国现货贸易中存在信息不对称、市场不透明等问题,而建设基差交易平台,契合了特定历史阶段和发展环境下的市场需求,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比如,平台实行交易商认证制度,只有满足准入条件的企业才能成为交易商。这样,各家交易商相当于通过平台获得了信用加持,有利于打破现货贸易中的“白名单”制度和“陌生人不做生意”的习惯。同时,交易商大多具有基差报价能力和参与意愿,平台因此能够汇集各方信息,为市场提供公开、透明的基差报价,从而便于企业寻找、筛选合适的交易对手和交易标的,降低企业的信息收集成本,提升基差贸易的效率。
为了提升交易的安全性,大商所对基差交易平台的风控制度做了全面的设计论证,实行“前中后一体化”的风控措施。事前,设置交易商准入门槛,收取风险保障金;事中,交易双方可收取履约保证金,平台建立纠纷调解机制;事后,设置取消交易商资格、公开谴责等严厉的处罚措施。这一系列规则提高了违约成本,降低了交易商的违约意愿,对防范、控制信用风险起到重要作用。
对于市场较为关心的参与方式问题,上述负责人进行了详细说明。交易者可以申请成为交易商直接参与,也可以通过已有交易商间接参与。直接参与的优势是容易实现交易意图、扩大交易规模,且交易商资格也具有升值空间;间接参与则不受平台对交易商的限制和要求,操作灵活,且不用暴露自身的头寸信息。
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到,基差交易平台具有多种应用场景。对企业来说,参与平台业务既能实现对特定品种货物的买卖,又能解决期货头寸的交割问题。对交易商来说,利用平台能为客户提供更加多样化的服务,比如代理客户进行货物的买卖与结算,为客户提供基差报价与“一口价”之间、不同交货期限之间的转换,设计含权贸易、先货后款等综合货物购销方案。
上述负责人表示,建设基差交易平台旨在推广基差贸易模式,更好发挥期货定价功能,破解期货合约标准化与现货需求个性化之间的矛盾,解决期现连接“最后一公里”问题,丰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内涵。“我们将遵循先个性化后标准化、先场外后场内、先结算后清算的思路,优化完善平台功能,适时扩充交易品种,让基差交易平台更好地服务产业企业,促进期现市场同频发展。”
版权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来源:“期货日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期货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期货日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