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正文
着力提升风险管理能力
近年来,受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变化影响,全球原油价格大幅波动。特别是今年,在美国对伊朗实施制裁、沙特炼油设施遇袭、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发酵等事件的影响下,国际原油价格“波涛汹涌”,境内石化企业在这样的情况下风险重重。虽然境内大多石化企业在过去的生产经营中不同程度接触过期货市场,但受境内市场环境影响,大部分企业对于金融市场的了解都比较有限,对于如何利用金融衍生品工具进行合理的风险管理更是一知半解。
为了改善这一情况,在上海原油期货上市一周年之际,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联合上期所及其子公司上期能源主办了第一届全国石化行业金融和商品期货培训班,旨在提升境内相关企业对期货的了解、认知。日前,在该培训班于上海举行的毕业仪式上,参训学员告诉期货日报记者,通过本次培训,其对石化衍生品市场的认知有所加深,对于如何利用衍生品工具应对企业经营时面临的价格风险管理也有了较为系统的概念,未来会试着将所学融入市场经营,提升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
提及参与上海原油期货的可能性,大部分受训企业表示,自该品种2018年上市后就在密切关注。部分企业已开始参与其中,只是因境内能化产业链期货品种尚有缺失,因此在操作上多以套利为主。
期货日报记者在培训班上了解到,作为一个以人民币计价并采取了保税交割模式的期货品种,本质上上海原油价格反映的是中国的到岸价格,通过一定的组合还可以对汇率和运费进行一定程度的风险管理。可以说,作为一种可更好反应亚太地区市场实际供需情况的品种,上海原油期货对于全球市场的稳定性还起到了一定的补充作用。
上期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上期所将在有效管控和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围绕让更多境内外产业和机构客户参与原油期货这一主要任务,更好地发挥市场功能,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
为此,上期所将进一步增加期货产品和工具的供给,尽快推出低硫燃料油、原油期权、原油指数期货,积极研究并推出盘中结算价交易机制,发布日中交易参考价,为市场提供更多的交易工具和交易方式。与此同时,在原油、燃料油、沥青三大期货品种的基础上,上期所还将力争为全产业链客户提供完善的风险对冲工具,进一步推动产品创新、统筹规划和有序推进液化天然气、汽柴油等能化期货品种的上市,着力构建丰富完善的能源化工产品体系。
此外,考虑到上海原油期货采取的是实物交割的方式,交割时企业存在配对和运输的问题。部分企业代表希望可以在地炼企业较为集中的地区申请到原油期货的交割库,这样单从运输方面就可以帮企业降低一部分成本。另外,希望随着相关期货品种的进一步丰富,还可在附近设立相应下游产品(目前主要是沥青)的交割库,这样企业能在成本控制上获得更多主动的机会。
版权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来源:“期货日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期货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期货日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