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日报网讯(记者 杨美)继2月17日MLF“降息”后,2月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如期下调。2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数据显示,2月份1年期LPR为4.05%,前期为4.15%;5年期以上LPR为4.75%,前期为4.8%。1年期和5年期以上两个品种分别下调10BP与5BP。
针对此次LPR下调,市场人士对期货日报记者表示,2月3日央行分别降低7天和14天期逆回购利率10个基点,后续更有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利率跟随调降10个基点,本月20日的LPR下行属于同步调降,与此前市场预期一致。
2月19日,央行发布2019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称,将加大疫情防控信贷支持,重申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坚决不搞“大水漫灌”。央行还表示,将更多发挥普惠金融定向降准等作用,继续用好MLF、再贷款、再贴现以及宏观审慎评估等工具,发挥LPR引导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作用,对小微、民营企业融资保持稳固支持。
1年期LPR与5年期以上LPR分别下降10BP、5BP
从2月初开始,央行便持续开展各项金融工具操作以保障金融市场流动性。
2020年2月3日,央行开展1.2万亿元逆回购操作,其中7天期逆回购操作9000亿元,中标利率2.40%,14天期逆回购操作3000亿元,中标利率2.55%。两个期限公开市场操作的中标利率均下降10个基点。2月17日,央行开展2000亿元1年期MLF操作,在上一期3.25%的水平下下调10BP,1000亿元的7天期逆回购中标率2.4%。
据统计,2月3日起,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投放流动性达3万亿元。
在超预期释放流动性和调低公开市场操作利率的铺垫下,2月LPR下行也符合预期。昨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数据显示,1年期和5年期以上两个品种市场利率分别下调10BP和5BP。
申万期货研究所国债分析师唐广华在接受期货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1年期LPR如期下调10BP,符合市场预期,将有效带动LPR下行,降低企业资金成本。
“而5年期以上LPR下调幅度略低于市场预期,体现‘房住不炒’的原则。最新一期的央行货币政策报告表示继续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唐广华说。
方正中期期货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员李彦森还表示,5年期LPR更多是对标居民购房按揭贷款利率,降幅小于1年期LPR也表明有意引导实体企业融资成本降低。同时,这也表明目前央行对实体经济利率调控正在传向市场尤其是企业部门。
唐广华表示,后续,央行降准和下调MLF利率仍有空间,必将推动市场整体利率下行,对冲经济下行风险。当前经济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新冠肺炎疫情对一季度的消费、生产、出口等层面均会产生一定的冲击。央行已经表示,将维护疫情防控特殊时期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央行副行长潘功胜此前也表示,中国有充足的政策工具来应对经济下行的压力,降准和下调MLF利率仍有空间,资金面将保持宽松,继续推动市场整体利率下行。
利率衍生品加快推进
作为我国市场化进程中的重要一环,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意味着要让利率价格由市场交易者充分博弈形成,而我国目前的利率衍生品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
日前,上清所表示将推出挂钩LPR衍生产品、人民币利率期权等,并拓宽更为全面的业务线上办理渠道,力争在2021年达到业务办理线上化率50%。在利率衍生品方面,上清所表示将推出挂钩LPR衍生产品、标准债券远期实物交割、人民币利率期权等的集中清算,满足精细化利率风险管理需求。
关于利率期权,早在去年年底,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下称交易中心)曾发布公告称,为更好发挥银行间利率衍生品市场对实体经济支持作用,满足市场成员利率风险管理需求,完善利率风险定价机制,将于2020年2月24日起试运行利率期权交易及相关服务。
“推出挂钩LPR的利率衍生品,除了推进国内利率市场化改革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背景就是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特别是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在国际上,利率衍生品是非常重要的一类金融衍生品,无论交易规模还是对金融市场及其主体的作用,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期研究院宏观金融研究团队表示。
创元期货宏观研究员姜梓涵表示,在我国,银行间市场在风险管理中对利率互换使用频繁,而相较利率互换,利率期权能够利用未来市场的波动,对利率风险进行更精细的管理和运用,有助于满足金融机构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利率避险需求,同时也能够为监管层提供更多检测利率市场的有益信息。
在中国国际期货投资经理李冰看来,推出利率期权交易会产生以下几方面影响:一是充分形成以市场定价为主的利率形成机制;二是会进一步引导实际利率下行,为解决实体企业、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高问题,我国货币政策已经由过去的数量型工具转向价格型工具,利率期权除了增加市场交易工具外,还是推进利率价格形成机制的重要手段;三是为将来更多的金融衍生品的推出创造机会,未来的利率衍生品、汇率衍生品会逐渐多样化,大型商业银行、投行等将有更多的投资工具和避险工具去结合现货市场进行投资或者风险对冲,形成一个完善和成熟的金融市场体系。同时,这也有利于未来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吸引更多境外机构参与。
“我国的LPR改革,很可能将构建起我国更成熟、更市场化的利率体系,也将随之产生更多与LPR有关的利率衍生品需求,此时推出这些衍生品,正是未雨绸缪,是深化改革和进一步对外开放的必然之举。”中期研究院宏观金融研究团队表示。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