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日报网讯(记者 杨美)2月24日,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发布2019年第四季度宏观政策报告《对症下药应对疫情冲击下半场》(以下简称《报告》),并就应对新冠肺炎的冲击与保增长政策措施方面召开线上发布会。
《报告》指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对宏观经济短期造成影响,但随着对疫情预期的好转,其对宏观经济的负面影响会逐渐消退,不改变宏观经济运行的中长期轨迹;二是对经济各个部门的影响有显著差异。
《报告》表示,疫情给经济运行带来了一次性短期冲击。政府已经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帮助企业复工,帮助最需要支持的小微企业和劳动密集型服务业,接下来仍需关注尚未充分暴露的损失和风险,包括短期内的信贷塌方风险,地方政府收支缺口放大的次生伤害风险,以及疫情可能在国内长期持续、国外大面积传播的风险。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高级研究员张斌在发布会上表示,财政政策具有精准定向、暂时性、政策滞后时间短等特征,应该发挥主导作用,需要尽快发行特别国债弥补政府收支缺口;货币政策中的总量政策工具不适合应对疫情冲击,其主要任务是确保市场流动性充裕,建议与时俱进地调整房地产信贷相关政策。
“尽快发行特别国债弥补政府收支缺口,这是防止广义信贷塌方和地方政府收支缺口次生伤害的关键保障。发行特别国债可增加全社会的广义信贷,弥补疫情阶段的商业贷款下降,有助于保持广义信贷增长的基本稳定。凭借政府信用发行低成本、长周期的特别国债是为收支缺口融资的最佳方式。”张斌说,需要汲取过去经济刺激方案的教训,政府收支缺口不能让地方政府从商业金融机构融资,这样做其实是放弃了利用政府信用低成本融资的优势,不仅融资成本更高,而且可能给金融机构留下大量不良资产,增加系统性金融风险。政府收支缺口不能让企业买单,这样做没有起到帮助居民和企业部门渡过难关的政策初衷。粗略估算,大致需要1-1.5万亿特别国债规模填补各项优惠政策和增加支出所需的资金。
此外,张斌还表示,需要与时俱进地调整房地产信贷相关政策。在过去房价持续高涨、囤地囤房盛行的时期,对开放商贷款的严格限制有一定合理性。近年来房价相对稳定,房地产市场集中度提高,依靠囤地囤房盈利模式难以持续,让位于快进快出提高周转率的盈利模式,对开发商贷款的严格限制起不到防控房地产开发商投机炒作的目的,反而制约了住房供给,不利于抑制房价上涨。住房抵押贷款不仅关系到房地产企业销售收入,也关系到房地产部门产业链和地方政府基金收入,是保持经济活力的重要支撑。对住房抵押贷款的政策限制需要根据地方情况因地制宜,给地方政府留下更大的政策灵活性。房地产信贷相关政策调整并非专门应对疫情冲击,但能起到防范疫情冲击下房地产销售下降带来的连锁反应,防止短期内住房抵押贷款和基建相关贷款叠加的信贷塌方风险。
张斌还表示,新冠病毒疫情是一场危机,应该反思危机背后的深层次矛盾,推进社会公共管理和服务改革。政府的目标和职能需要及时从发展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过渡,这要依托于合理的问责机制和宽松的舆论环境。
展望未来,CF40成员、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戈表示,疫情冲击及复工进程将使得一季度经济明显走弱。不过,在疫情拐点及返工潮后,二季度投资有望逐步回升,但消费、外贸的修复将有所滞后。此外,服务业相对工业受到的冲击更为持久。与非典时期相比,由于受到更多结构性减速掣肘,本轮疫情结束后经济修复的幅度将更为缓和。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