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正文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证监会原副主席姜洋提交提案,建议加快推进制定期货法,完善期货市场法律制度体系。这是姜洋连续第三年向全国两会建议,加快制定期货法。
姜洋认为,经过近30年的发展和规范,我国期货市场交易品种逐渐丰富、交易规模稳步扩大,功能作用日益显现,国际影响力逐步增强。伴随着期货市场的发展壮大,我国期货市场基础制度建设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形成了以《期货交易管理条例》(简称《条例》)为核心,中国证监会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为主体,交易所自律规则为重要补充的期货市场法律制度体系。但由于期货市场法律制度体系整体效力层级相对较低,致使期货市场发展的法治基础仍显薄弱,建议加快推进制定期货法,进一步完善期货市场法律制度体系。
姜洋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加快制定期货法的意义:
一是制定期货法是促进期货市场规范发展,更好地保障期货市场安全的需要。期货交易是一种特殊的民商事交易,与传统的“一对一”交易相比,期货交易的缔约形式、交易方式、结算方式特别是风险控制方式都有显著的不同。为确保期货交易的效率和安全,期货领域创设了特有的风险控制制度。比如,结算机构介入合约双方以“中央对手方”进行结算,期货交易所对期货公司合约进行强制平仓,当日无负债结算制度等。这些制度多涉及交易双方的基础合同关系、基本交易权利等,有些可以适用合同法、民法通则的基本原则和相关规定,有些则需要适用期货的特别法。因此,制定期货法可以将已为期货市场实践证明有效的风险控制制度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提高其法律效力,更好地保障期货市场的安全,实现期货市场长远健康发展。
二是制定期货法是保障期货投资者合法权益的需要。期货交易是一种高风险的交易,需要投资者能够正确理解投资规则,认识交易风险。从境外期货市场看,投资者以合格的机构投资者居多。但我国期货市场以散户居多,投资者权益保障至关重要。比如,要求期货公司应严格执行合格投资者制度;在期货公司破产时,客户资产能够享受“破产隔离”保护,免于司法强制执行;对于市场主体实施内幕交易、价格操纵等违法行为,投资者可以提出民事赔偿,等等。这都需要法律作出相应的制度安排。因此,制定期货法可以均衡配置不同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合理设定相关主体法律责任,切实保障期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三是制定期货法是加快期货市场的对外开放的需要。期货是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本质上要求市场开放、国际化。我国期货市场要发展成为国际重要商品的定价中心,必须加快对外开放。对外开放应有良好的法律环境、完善的跨境监管执法安排,而《条例》对此涉及较少。从境外发达期货市场的期货立法看,针对市场开放、跨境监管问题,也多从法律层面进行规定。因此,制定期货法可以为期货市场对外开放以及跨境监管提供法制保障。
版权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来源:“期货日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期货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期货日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