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正文
期货日报网讯(记者 韩雨芙)9月16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7825元,较上一交易日(9月15日)的6.8222元上调397个基点。人民币中间价升值至2019年5月9日以来最高,升幅创2020年4月8日以来最大。
随后,在岸、离岸人民币双双升值收复6.77关口。
据了解,隔夜市场,在岸人民币收盘价报6.7775元,较前收盘价大涨460点。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亦表现强势,盘中一度升破6.78,连续第三个交易日走高,创近16个月新高。包括高盛、瑞士联合私立银行、西太平洋银行、荷兰国际集团等外资机构均修正了对人民币汇率的预测,预计升值趋势或将延续。
在这样的情况下,国金证券分析师边泉水和段小乐认为,人民币的持续升值将为大类资产配置带来一定的影响:
第一、中美利差可能持续保持较高水平,甚至进一步走阔。短期来看,尽管美债收益率短期存在上行动能,但中国国债收益率的上行动力可能更强。长期来看,中美潜在增长率的差异扩大,可能导致中美利差的结构性走阔;
第二,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得到支撑;
第三,中国国债对外资吸引力上升。中国国债收益率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最高的,叠加汇率升值溢价后,对外资吸引力进一步上升;
第四,外资流入有望对A股形成长期的支撑。
不过在中银证券看来,人民币持续甚至并非是全然的好事,实际上目前人民币或已面临升值压力。
据介绍,这样的问题中国曾在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后遭遇过。那时全球主要经济体采取大规模刺激政策,导致全球流动性泛滥。中国在这样的情况下,经历了大规模资本流入以及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加外汇储备、加强资本流动管理,以及恢复经济对内平衡是中国应对上一轮人民币升值压力的主要措施。事后来看,经济再平衡目标完成较好,但增加外汇储备和资本流动管理措施效果不佳。
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全球主要经济体再次采取大规模刺激政策。未来中国有可能重现上次金融危机之后的情形。但与十多年前相比,中国最大的变化之一就是汇率机制的灵活性明显提高。如果新一轮资金流入中国,人民币汇率会再次面临升值压力。
虽然,相关部门已经开始通过部分举措来消除汇率升值带来的冲击,但从 1980 年代美国和日本的经验来看,在灵活汇率制度下,应对汇率升值压力没有好的答案。因此,对于已在进行的举措是否能完全消除汇率升值带来的压力,中银证券的答案,大概率是否定。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认为,经济表现好的经济体可能面临资本流入、 汇率升值压力,而汇率升值有可能产生需求转换效应,即将一部分需求由买国货转换为买外国货。通过这种转换效应,一种情形是,好的经济体将坏的经济体拉起来更多;另一种情形是,坏的经济体将好的经济体拉下得更多。好的经济体,经济表现好的时候持续越长,那么其面临资本流入和汇 率升值压力的时间持续也就越长。在此过程中,一些经济金融的脆弱性如产业空心化、资产泡沫化、货币错配等也会逐渐积聚。
“不过采取目前相关部门正在进行的一揽子措施,有助于增强中国经济和金融体系的韧性,延长我们的战略机遇期,虽不能消除所有风险,但有助于防患未然”。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