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正文
2020 年对于任何行业而言都是极为特殊的一年,对于稻谷产业而言,前有疫情影响,后有水灾来袭,多因素共振对价格形成支撑。在内外部多重因素的作用下,粮油市场多个品种价格均保持了上涨的势头,未来全球粮食市场潜在的不确定性以及极端天气的隐忧依然牵引着市场的关注,在此氛围下,笔者认为,今年晚籼稻的市场价格或将持续高于托市价格。
南方汛情对晚籼稻影响相对有限
从今年的水稻种植情况来看,受疫情和全球粮食供应偏紧的影响,国家加大了对于水稻种植的政策鼓励力度,在南方籼稻主产区大力推广双季稻种植,籼稻种植面积较往年而言呈现增长趋势。根据农情调度数据显示,我国早籼稻种植面积较去年扩种逾400万亩。但因今年夏季雨水偏多,江西、湖南、湖北等三大籼稻主产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受灾,早稻和中稻产量影响较大,部分严重的地区甚至出现绝收现象,部分抵消种植面积增加对产量的影响。相对而言,晚稻种植虽因前期阴雨天气有所延迟,种植面积有所下降,但整体势良好,亩产或将提升,品质相对较好,丰年概率较大。除此之外,长期的阴雨天气也将对稻谷的出米率产生影响,今年的稻谷质量或将下降,优质优价的趋势将更为明显。
国储管理趋严,补库需求增加
今年开年适逢新冠疫情,疫情期间市场囤米热情高涨,出货量创下历史新高,但随着米价的平稳,后期销售大幅减弱,呈现出短期冲击下的消费前移特征。在此期间,国家开始向市场投粮,中央和地方储备大量轮出。据笔者前期在籼稻主产区调研情况来看,部分地方储备粮已经轮空。同时,国家为稳定市场粮食供应,加大了轮储力度和粮库巡查力度,致使各地方储备补库需求大量增加。日前,国家宣布将取消对中央储备粮代储资格审批事项,正式禁止中储粮集团公司直属企业以外的市场主体承储中央储备粮,进一步彰显了国家对于粮食储备问题的重视和管理趋严。
受前期汛情影响,南方主产区的早稻产量和质量均不及预期,早籼稻价格高开高走,多数地区均未完成早稻收储任务,各库点开始高价抢购中晚稻进行补库,支撑稻谷价格维持高位,预计今年晚籼稻的市场价格或将持续高于托市价格。但对于晚籼稻而言,因国家调控工具丰富且灵活,不仅建有四级储备粮体系,同时还可以从企业信贷方面进行调节,叠加进口量的补充影响,预计后市晚籼稻价格仍将以高开稳走的趋势为主。
优质晚籼稻价差或较往年走扩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对于优质稻米的接受程度在不断提高。优质稻谷的种植面积已成为中晚籼稻主产区的主流品种。而稻谷品种间的品质差异也是稻谷价格差的重要来源之一,优质稻的价格通常高于普通稻0.05—0.1元/斤,丝苗米高于黄华占0.25—0.3元斤,具有品牌效应的五常大米则可溢价0.5元/斤。去年,因国家去库存,优质稻价格普遍偏低,致使农户收益受损,所以今年优质稻种植面积有所下降,叠加今年雨水偏多对稻谷质量的影响,或将使得优质稻量少价优,优质稻与普通稻之间的价差或将走扩。
整体来看,就今年的水稻种植情况而言,虽然农户对早籼稻的种植意愿不高,但其种植面积在政策的鼓励下出现大幅增长。前期的洪涝灾害对早籼稻的单产和品质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部分抵消种植面积的增加,最终产量预计与去年持稳,或有小幅下降。本次南方的汛情对晚籼稻种植的影响不大。但前期因疫情影响,储备库大量轮出,动态储备向实物储备转化,储备管理趋严,补库需求大量增加,而早籼稻产量和质量均不及预期,前期收储任务完成不畅,后期中晚稻补库需求增加。笔者认为,这将对中晚稻价格形成支撑,晚籼稻主产区市场价格或将持续高于托市价格。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