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在武鸣县仙湖镇那溪村,村民隆云芳的甘蔗地迎来了一批专门防治甘蔗螟虫的“专家”――赤眼蜂。据悉,在南宁市农业局当日组织的大面积释放赤眼蜂防治甘蔗螟虫活动中,共有1.725亿只赤眼蜂投入到当地控制螟害的工作中。
据了解,蔗螟是广西甘蔗生产的第一大害虫,每年蔗螟危害能造成糖料蔗减产10%―15%,并使糖料蔗含糖量下降造成产值损失3%―5%。当前,南宁市种植的甘蔗正处于分蘖盛期至拔节初期,有利于蔗螟的发生为害,防治好这一阶段病虫害是提高甘蔗产量和糖度的关键。过去,蔗农们常使用农药防治蔗螟,但蔗螟是钻蛀性害虫,杀虫剂对在蔗茎中蛀食的螟虫几乎无效,使得常规的防治方法效果并不稳定。而昨日市农业局给该村蔗农带来了“以虫治虫”的好方法,即可大量减少农药的使用,又能从根本上防治蔗螟。
在活动现场,专业从事寄生性及捕食性天敌规模化生产的广西南宁合一生物防治技术有限公司不仅带来了繁育出来的赤眼蜂,还派技术人员手持附有赤眼蜂的蜂卡走进蔗田给蔗农示范放置方法。据悉,整个甘蔗生长期需释放5次赤眼蜂,而这是今年该村释放的第三批赤眼蜂。
“每张蜂卡有1000只以上赤眼蜂,每亩田放置5―10张。只需将蜂卡插在两片蔗叶之中就行了,比喷洒农药要安全、轻松许多,成本也低。”种有20亩甘蔗的村民隆云芳告诉记者,一天她就能在全部的蔗田放完蜂卡,这是喷洒农药时无法做到的。据悉,2012年,该镇就对53000亩蔗田开展了大面积应用赤眼蜂防治甘蔗螟虫的示范,放蜂数量超过16亿只,涉及4800家农户,放蜂区甘蔗平均亩产增加594公斤,农民增收每亩近280元。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