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日报网讯(记者 王宁)12月18日,由上海有色金属交易中心主办的“2020年第四届上海有色金属市场发展论坛”在上海隆重举行,上海有色金属行业协会秘书长刘秋丽发表致辞。
刘秋丽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强调,“提升重要大宗商品的价格影响力,更好服务和引领实体经济发展;努力让上海成为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近期临港新片区积极响应及时推出通过综合运用FT账户(自由贸易账户)体系、内外贸一体化、海关监管等制度;上期所也推出国内首个“双合约”模式运行的“国际铜”期货上市。这些制度和举措的相继出台,为“中心节点”和“战略链接”作了有利的支撑,也再次印证作为我国最大经济中心城市有能力引导和带动更广阔的全国大循环和通过国际循环来促进国内循环有序发展的战略蓝图。
刘秋丽说,近年来,上海有色金属交易中心也通过建立P+N业务协同模式,不断创新与赋能来提升和增强大宗商品现货市场应对国内、国际竞争的综合能力,“育新人”更是促进P+N模式上台阶的关键所在。今年以来,上海有色金属交易中心的各级领导始终与协会一起为“有色金属现货交易”专项的出台,从项目的开发、方案的实施以及题库的建立,直至10位 “有色金属现货交易”的讲师脱颖而出积极筹备,实现培育符合现货市场急需紧缺人才的历史使命,助推和支撑上海贸易中心和金融中心的建设。
刘秋丽表示,随着2021年的到来,上海有色金属行业协会也将开启上海有色金属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的新征程。并着力在以下五个方面有所拓展:一是在积极落实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国家发展战略,促进长三角有色金属产业的协同、创新、绿色融合发展。2021年将筹备成立“长三角有色金属行业发展联盟”,试点发布长三角区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报告,引导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助力产业结构优化和调整。二是积极推进上海有色金属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建议的有效实施,以聚焦“新能源汽车与汽车轻量化材料创新与应用,半导体新材料研发与推进、废旧电池铅、锂金属回收与循环利用、有色金属人才培养与输送”等为重点专项,更好的为实体经济服务。三是健全高端人才培养机制,强化高端人才协同培养。通过有色金属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中心和上海有色金属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将长三角打造成为高端人才培养中心和输出中心,助力区域产业发展。四是积极构建长三角区域联动模式,通过区域协作,增强区域内有色行业、企业防范国际经贸风险的能力。五是加快探索构建长三角地区标准交流、合作和互认工作体系,推动区域标准共享;试点起草长三角地区高端有色金属产品、技术或管理规范的社团标准,推动区域内标准互认;服务并促进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