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微信公众号

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博圈

期货日报官方微博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
关注微博号

实盘赛

大赛官方APP_赢家在线

扫码下载报名参赛

投教
排排网

期货实战排排网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快讯>正文

提升产融结合能力 探索风险管理新模式

2020-12-29 20:40:28   来源:   作者:韩乐

   郑商所“大宗商品风险管理”线上圆桌论坛(第4期)圆满结束

 

12月25日,由郑商所主办的“大宗商品风险管理”线上圆桌论坛(第4期)活动圆满结束。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到,自今年6月该系列活动正式启动以来,由于其形式新颖、内容丰富、互动性强,受到了投资者的普遍欢迎。截至目前,郑商所与会员、投资机构、咨询机构等30余家平台联合举办了4期共33场次线上圆桌论坛。此系列活动与“稳企安农 护航实体”系列活动形成了合力,进一步提高了投资者利用期货及衍生品工具进行风险管理的认识和能力,帮助实体企业和投资者更好地管理市场风险,深化产融结合,探索风险管理新模式,助推产融升级。

 

 

A    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

    越来越紧密

 

 

目前在国内期货市场,投资者结构呈现出机构化与专业化两大变化。产业链龙头企业带动的产业客户、私募为主的金融机构以及期货风险管理公司等在市场中的占比越来越大,在某些品种上法人持仓比甚至接近80%,期货交易越发专业化、机构化。事实上,随着期货市场进入融通时代,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密。

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近年来,产业对期货市场的关注度不断提升,期现价格的相关性逐步增强,产业投研一体化发展趋势明显,风险管理能力快速加强,这一点也引起不少金融机构的关注。

当下产业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需要拥抱金融,金融类公司也不能单单靠“一条腿”走路,需要和产业结合才能更好地做好投研工作。越来越多的投资机构借助在宏观研究、行业研究和衍生品应用上的优势,已开始布局期现结合、产业服务等业务。

相较于产业企业,投资机构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对宏观环境走势的把握以及对可能存在期现投资机会的捕捉上。对此,参与此次线上圆桌论坛的相关机构嘉宾对今年以来宏观市场的变化提出了一些个人见解。

“回望年初,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签署,在进出口贸易有望边际好转时,遭遇了全球范围的新冠肺炎疫情,产业链受到深度冲击,各国经济陷入衰退风险,同时引发了市场对粮食不安全的担忧。”白石资产相关负责人表示,面对疫情冲击,各国央行相继加大货币宽松力度,充足的流动性带来资产价格上涨。

与此同时,我国提出了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在发展内需的同时,推动建立开放、合作的全球协同机制也至关重要,RCEP的签署对我国发展健康平稳、可持续的对外贸易和投资关系意义深远。“复杂多变的环境带来更多投资机会,但同时也伴随着高波动风险。”白石资产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同时,在某投资机构相关负责人看来,受全球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今年全球央行普遍呈现放水状态,尤其是美联储放水给市场带来了通胀预期。他说:“当前大宗商品市场整体处于通胀预期背景下的上涨中,但需要分别对待,还需具体分析各个品种。虽然市场有可能面临结构性牛市,但同样需要谨慎对待,后期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变化是关键,疫苗的发展进度也是关键。”

就化工品而言,低价原油带来的成本下移,以及产能相继投放造成的供给过剩,继续对化工品板块价格施压;农产品方面,对粮食安全的担忧和中美协议下中国对美国农产品的大幅采购,对农产品价格形成支撑,并且拉尼娜现象对产量造成的影响仍有不确定性,未来农产品板块仍有望走强。

与会嘉宾认为,在新格局下,下一年的投资机会仍将集中在以农产品为主的品种上,软商品的机会值得关注。整体来看,化工品方面需做好与原油的对冲,农产品方面则要注意上下游相关产品间的对冲。

在机构嘉宾看来,实现风险管理与把握投资机会是互通的。“实现了风险管理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了投资机会。”某投资机构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其中的操作逻辑和思路尽量完全对冲,除非出现确定性极高的单边行情。操作中,通常关注宏观事件风险的影响,并做好对流动性以及突发事件的风险评估。他说:“从机构角度来看,实现期现结合风险管理最好的方式是加大对现货产业链的参与深度和广度,这样才可以更好地了解现货环节的各种风险点,而后结合盘面实现风险管理。”

在与会嘉宾看来,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相互依赖、共同成长,是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石,二者缺一不可。“产业与金融资本共同参与实现了市场价值,同时也为产业和金融自身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某投资机构相关负责人说,金融机构多了配置投资的市场和工具,产业企业则通过套期保值等方式实现了经营风险管理。

 

 

B    实体企业风险管理方式逐步成熟

 

 

经过近十年的市场洗礼,实体企业已经从自身的经验和教训中或多或少地认识到了期货工具的重要性。可以说,参与期现结合是实体企业风险管理中关键的一步。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到,目前期现结合已经深入企业的生产、销售、库存管理、风险管理等多个方面,成为企业经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与我们接触及合作的实体企业中,有90%以上已经在使用期货工具参与经营。如上游轧花厂需要通过基差点价销售皮棉,或者利用期货进行套期保值,下游纺织厂采购原料时也逐渐由传统的一口价模式变成了基差点价。这是整个产业链联动的效应,也是一个趋势。”东证润和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农产品业务总部总经理马驰如是说。尤其是近两年来,一些实体企业利用金融衍生品进行风险管理的手段和策略更加灵活多样。

由于近年来大宗商品价格波动频繁,实体企业参与衍生品进行价格风险对冲已经常态化。不过,受制于企业自身的风格、管理体制、专业化程度、内部考核等因素的影响,企业参与衍生品的风险对冲形式和程度也各有不同。

据新湖期货研究所所长李强介绍,目前参与度较高的是一些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大型贸易型企业,特别是江浙地带的企业。他说:“ 在价格波动加剧的背景下,利用以往低买高卖的经营模式已经很难生存,这促使这类企业更加紧密地利用衍生品进行价格风险对冲,他们在市场中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较高,同时产生了很多定价模式和服务模式。”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中小型企业对价格风险对冲的诉求较高,喜欢通过现货背对背的方式对冲风险,但这种方式的竞争力随着价格透明度提升而逐步丧失。大型国有企业近年来参与衍生品的步伐相对较快,这也是价格波动剧烈之下企业必然选择的结果,他们会用现货较低的一部分比例尝试性参与。还有一些企业通过与期货风险管理公司合作的方式,避免风险投资出现亏损。

记者了解到,除了通过套期保值、基差贸易、虚拟库存、扩展采购销售渠道外,当下利用期权对冲风险的企业越来越多,期权初期的运用主要在于利用其保险的功能实现风险对冲,随着企业对期权有了更深的理解,期权的运用和市场行情分析结合得越来越紧密。

“总体来看,工具使用有着相同的逻辑,但实际运用中农产品和工业品确实存在较大差异。”李强表示,工业企业利用衍生品越来越娴熟,包括对工具选择、基差判断、模式优化等。对于农产品而言,一方面农产品价格的市场化程度不如工业品,另一方面受众是处于基层的农民,对衍生品的认识仍有很大不足。此外,农产品涉及国计民生,政策面上要强调“量”的保障。

目前实体企业利用期货进行风险管理较为普遍,利用场外衍生品进行风险管理的参与度仍有提升空间。“国内大部分实体企业风险管理意识较高,但实际操作能力一般,最终效果尚有待提高。由于缺乏专业人才,大部分实体企业尚不能灵活运用期货市场对远期合同进行合理定价和风险防范,仅靠实体企业通过期现结合管理风险的路还很漫长。”新湖瑞丰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李强看来,在衍生品服务农产品方面,需要借助更多资源来打通渠道。目前市场上较为成熟的是“保险+期货”模式,即通过保险公司的保险项目来实现农户的价格保障或收入保障。这也有利于我国的农业保护从政府行为向市场化行为转变,有利于提升我国对外开放水平。

 

 

C    贴合需求创新风险管理服务模式

 

 

为实体经济服务是期货风险管理公司的宗旨和目标。近年来,在服务实体企业风险管理上,期货风险管理公司深耕细作,不断扩大业务规模,贴近市场需求,拓展服务模式。充分利用场外衍生品工具,实现现货指数掉期、远期交易、含权贸易等创新模式。

“期货风险管理公司主要提供基差贸易、仓单服务、合作套保、定价服务、做市业务服务。”上海海通资源管理有限公司软商品事业部总经理王海波表示,期货风险管理公司的创新更多是从企业的角度出发,不断设计出新方案,以满足企业对风险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

据华泰长城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市场部负责人张小洁介绍,实体企业的风险管理需求实际上是多样性的,比如,最基础和常见的是价格风险管理,还包括资产配置、市值管理,现货贸易的信用风险,提高资金利用率,现货套保和投资头寸的统一综合管理等。

期货风险管理公司需要利用自身优势和资源,为企业解决与经营风险管理相关的一系列问题。解决问题之前,期货风险管理公司需要与客户形成紧密的沟通合作模式,共同挖掘需求、辨别风险、梳理制度、提供和搭建相应的系统及策略支持。

在此系列活动中,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到,期权作为期货的有效补充,是重要的风险管理工具。在期货风险管理公司的创新服务模式中,“期货+期权”双剑合璧,在不同的阶段组合运用,给企业经营带来了全新的局面。

“今年我们主推的新业务有跨境业务、含权贸易及波动率互换,这些业务进一步贴合了实体企业的实际贸易和经营需求,可操作性强。”张小洁举例说,比如,一些涉及境外原料采购的企业,在今年国内外形势复杂的情况下,有比较迫切的套保需求。同样,在大波动行情下的波动率层面也有风险保护或者投资需求,一些企业利用波动率互换取得了不错的套保效果。

在多种创新模式中,含权贸易模式适应场景宽广,适用于企业在上游采购、中游生产加工存储、下游销售各个环节。

据记者了解,东证润和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在服务实体企业时运用了含权贸易的创新模式。“下游纺织企业采购我们的皮棉,利用含权贸易的方式在价格上可以给予优惠。我们采购上游轧花企业的皮棉时,也可以通过含权贸易的形式帮助企业卖到目标价格,锁定利润。把时间价值转化成实实在在的效益,补贴到实体企业的账户里,这也是我们服务的价值。”马驰说。

同样,在积极积累“二次点价+复制期权”项目经验的基础上,新湖瑞丰将此模式升级,形成“基差点价+期权”的新型含权贸易,稳定了上游供给价格和下游采购成本。“如果说期货是规避现货供求风险的市场,那么期权则是平衡期货头寸风险的市场,期权的上市意味着期货市场体系从布局上得以延伸和健全。一个有效的期权市场可以降低相关市场的价格上下波动幅度,并增加对底层资产进行投资的吸引力。”在新湖瑞丰负责人看来,期权有助于推进期货衍生品市场结构多层次和多元化,是期货市场的有益补充。

张小洁表示,今年以来,期货风险管理公司在期权结构上有所创新,奇异期权相较往年使用率有所提高。如累计期权在企业采销环节上的运用,对有日常采购需求的企业,低价时加倍采购累积库存,价格相对高时常规采购。

从实体企业的运用情况来看,有了期货和期权金融工具,可以通过套保和买卖期权来助力企业稳健运营。“在新疆棉花收购季,我们就帮助客户通过买入看跌期权,同时卖出看涨期权,用很少的成本锁定利润,控制风险。客户的皮棉收购成本在14000元/吨左右,我们可以买入14000元/吨看跌期权,同时卖出15000元/吨看涨期权。这样,客户在两个月的时间内,不仅保住了14000元/吨的成本线,而且有机会将皮棉卖到15000元/吨。”马驰介绍说。

鲁证资本相关负责人表示,场外期权具有灵活性、便利性等特点,能够根据企业的要求进行量身定制。如在振荡行情下,企业可以通过卖出看涨期权增加其库存价值,也可以通过累计看空期权实现销售价补贴,或者实现较高价格的销售。

 

 

D    化解难题进一步提升风险管理能力

 

 

当前国内实体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参差不齐,缺乏相关人才队伍及完善的操作体系,这也成为实体企业风险管理的难点之一。

“虽然近两年一些大中型企业开始组建专门的金融团队,作为整个公司的金融操作中心,与各现货业务部门进行配合服务,但金融衍生品方面的整体专业水平不高,期现结合应用上缺乏灵活性,不知何时用何种工具、何种结构更合适。此外,使用衍生品进行套保后,在持仓管理、止损止盈、风险控制方面缺乏敏感性和专业度。”张小洁表示。

从涉棉企业来看,他们的痛点往往是风险管理意识不够强,专业人才储备不足,所以在企业风险管理的过程中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要解决风险管理方面的问题,企业应注重风险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团队建设,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内控机制。期货风险管理公司应主动发挥专业优势,积极为企业提供全面的风险管理方案。

“期货风险管理公司能够通过合作向企业输送更专业的投研力量,从策略、资金、头寸、执行等方面协助企业做好风险管理。”王海波认为,一方面通过合作套保的模式,企业提出套保需求,期货风险管理公司为其定制个性化的方案,另一方面通过定价服务,用期货或期权确定未来采购或销售价格,锁定利润。

就实体企业而言,对期货市场的认识和利用离不开良好的市场培育。交易所和期货公司要积极通过研讨会、论坛等形式,推广宣传风险管理工具、模式、案例,增强企业的风险管理意识。

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今年以来,郑商所开展的“稳企安农 护航实体”行动以及“大宗商品风险管理”线上圆桌论坛,因内容充实和形式新颖,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可,大部分与会者认为这种形式的探讨对很多行业是十分及时且必要的。

“线上圆桌论坛讨论的主题设计贴近市场,内容很有价值,不少信息和观点都值得现货企业、投资机构和投资者参考借鉴。”新湖瑞丰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线上的沟通和讨论模式是最优选择,集中资源,针对当前市场投资者比较关心的问题展开集中讨论。此外,线上会议不受空间、人数等限制,为投资者和产业企业架起沟通的桥梁,为广大投资者提供交流学习的机会,有利于促进市场更好发挥作用。

同样,在与会人士看来,在疫情暴发的特殊背景下,举办“稳企安农 护航实体”行动及“大宗商品风险管理”线上圆桌论坛,具有较强的前瞻性、指导性和实践性。论坛邀请众多业内资深人士抛出行业热点,探讨未来趋势,从宏观管理角度为大家厘清思路、指明方向,在帮助企业进行风险预测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论坛还通过对风险管理知识的讲解、对实际案例的剖析,拓展了与会者的理论储备,增强了参与者综合运用金融工具管控风险的能力。

“论坛通过广泛邀请产业机构、期货公司、期货风险管理公司等市场参与机构,共同探讨期现货市场投资机会以及期货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有利于全面提升产业企业风险管理认识和能力。”与会人士如是说。

 

 

 
责任编辑: 期货日报
分享到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