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微信公众号

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博圈

期货日报官方微博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
关注微博号

实盘赛

大赛官方APP_赢家在线

扫码下载报名参赛

投教
排排网

期货实战排排网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

期货帮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要闻>期货行业>正文

“期货支边”展担当

2021-02-28 21:42:04   来源:   作者:鲍仁

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新疆工作是全党全国的大事”“发展是新疆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作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期货交易所,郑商所近年来坚决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立足期货市场,积极助力边疆地区产业稳健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在“期货支边”中展现了“郑商所担当”。

紧盯优势产业,找准援疆发力点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育壮大新疆特色优势产业”的指示,不仅为新疆当地谋发展提供了思路,也为各方面助力新疆发展指明了方向。如何立足期货市场、服务新疆发展?作为一家以农产品期货起家的交易所,郑商所将目光投向了新疆的优势产业——棉花和红枣。

作为国内棉花主产区,新疆棉花总产、单产、种植面积、商品调拨量连续25年位居全国首位,目前已建成全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2019年,新疆棉花产量500.2万吨,种植面积3811万亩,分别占全国的84.9%和76.1%,新疆棉花产值约占其农业产值的三成。目前,全疆一半以上农户从事棉花生产,涉及人口约700万,其中约七成为少数民族,每年棉花收入占棉农现金收入的比重高达60%。为提高棉花产业的带动作用,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印发《关于支持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促进就业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引导新疆提高优质棉花附加值和就地转化率,推动新疆建成国家重要棉纺产业基地。2016—2019年,新疆棉纱产量从78.4万吨增长到138.6万吨;截至2019年年底,纺织服装备案企业超过3100家,直接带动就业人数近60万人。

作为世界六大果品生产带之一和国内知名的“瓜果之乡”,新疆林果业发展迅猛,其中红枣尤为突出。新疆红枣种植面积约占全疆水果种植总面积的50%,远超葡萄、苹果等其他特色品种。2019年,新疆红枣产量372.76万吨,约占全国红枣产量的一半。更重要的是,红枣已成为南疆地区的主导产业之一,近年来南疆地区红枣种植面积占全疆七成以上,产量占全疆九成以上,红枣种植收入占当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0%以上。红枣产业的发展直接影响南疆四地州等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成效。

棉花、红枣产业发展在新疆举足轻重,然而,其发展过程的价格波动风险及由此引发的其他问题却令人忧心。2014年以来,我国对棉花实施目标价格补贴和国储去库存,将棉花定价还给市场,价格波动加大,棉花生产经营者利用期货市场管理风险需求增加。红枣由于产地过度扩张、市场供需失衡,每公斤价格一度跌至3—4元,低于每公斤5—6元的种植盈亏平衡点,部分枣园因此撂荒,影响产业健康发展。

价格发现、风险管理是期货市场的基本功能。新疆棉花、红枣产业面临的困境,为期货支边提供了“用武之地”,也将郑商所与新疆紧密地连在了一起。

落子全疆“棋眼”,聚焦“攻坚主战场”

作为新中国首家期货市场试点单位和中西部地区唯一的期货交易所,郑商所很早就积极助力新疆发展。2004年棉花期货上市后,郑商所与新疆联系日益紧密,无论是棉纱期货、红枣期货、棉花期权的上市,还是优化交割制度由“小包棉”替换为“大包棉”;无论是在新疆设立交割库、调整基准交割地至新疆,还是与自治区政府、建设兵团签署合作备忘录;无论是设立乌鲁木齐市场服务与发展中心,还是探索金融支农综合服务体系,新疆都是郑商所业务开展中的高频词,更是服务区域发展的主战场之一。

开展“保险+期货”试点后,新疆再次成为郑商所的关注重点。2016年,郑商所首次开展“保险+期货”试点建设,就将棉花纳入试点品种;2019年红枣期货上市当年,红枣就被纳入了试点品种。2016—2019年,郑商所累计支持开展“保险+期货”试点75个,就有24个落地新疆,试点数量、承保规模、支持资金逐年提升。其中,19个棉花“保险+期货”试点,共承保棉花3万余吨;5个红枣“保险+期货”试点全部在新疆展开,共承保红枣13800吨,保障金额约1.5亿元。2020年,郑商所投入支持资金近2000万元,在证监会定点帮扶的9个贫困县中唯一的深度贫困县——新疆麦盖提县进一步开展红枣“保险+期货”县域覆盖试点1个,在南疆其他红枣优势主产县开展“保险+期货”分散试点和“农民合作社+场外期权”试点共10个。

新疆一盘棋,南疆是“棋眼”。尤其是南疆四地州——喀什、和田、阿克苏地区及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集边境地区、民族地区、高原荒漠地区、贫困地区于一体,资源禀赋贫瘠、自然灾害多发,是“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区之一,是新疆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主战场”。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为服务国家脱贫攻坚战略,郑商所主动站位大局,勇挑攻坚重担,在开展“保险+期货”试点时优先考虑南疆四地州,对当地符合条件的试点优先审核、优先支持。从试点实施来看,南疆也确实得到了郑商所的重点帮扶。

2016—2020年,郑商所在南疆四地州共支持开展33个棉花和红枣“保险+期货”试点,占全疆试点总数的94%,试点区域包括莎车、英吉沙、伽师3个国家级贫困县,累计投入资金超过2000万元,为约25万亩棉花和21.3万亩红枣提供价格保障,覆盖棉花现货29700吨、红枣现货76428吨。

助力富民兴疆,提升群众获得感

念念不忘,终有回响。郑商所“保险+期货”试点建设中对新疆的念念不忘,在天山南北产生良好反响,各族群众实实在在的受益,就是所有努力最好的回响。

近日,麦盖提县枣农吐尔孙·吐米克从保险公司手里领到了理赔款7086.62元,这份收入也让2020年如期脱贫的他对未来多了些憧憬。吐尔孙·吐米克也与6000多枣农一道,见证了2020年新疆麦盖提红枣“保险+期货”县域覆盖试点交出的高赔付答卷:顺利完成1863.7万元赔付,赔付率高达120%,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4167户在内的枣农6200余户,其中少数民族占比96.7%。在郑商所的主导下,该试点获得山东援疆指挥部、中华联合财险、鲁证期货和东兴期货的支持,各方投入保费共计1550万元。

2016—2020年,郑商所累计支持35个落地新疆的“保险+期货”试点中,19个棉花试点完成赔付的占试点总数的54%,赔付总额超过1504万元,平均赔付率为85.6%;2019年的5个红枣试点全部顺利赔付,赔付金额288.54万元,赔付率最高为82.6%,枣农人均获赔超过2900元。

郑商所对南疆的重点帮扶也让当地群众确实尝到了“甜头”。2016—2020年,南疆“保险+期货”试点惠及农户共计30458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8564人,占比约为61%;在喀什地区开展的“保险+期货”试点6个参与农户全部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试点累计实现赔付近1800万元,平均赔付率72.7%,参与棉农人均获赔1360元,枣农人均获赔8500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新疆工作,要“紧贴民生推动新疆经济高质量发展”。5年来,郑商所以服务棉花、红枣等新疆特色优势产业为发力点,以“保险+期货”试点建设为抓手,重点帮扶南疆四地州等深度贫困地区,让众多新疆群众因此受益,实实在在地提升了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

展望未来,郑商所相关负责人表示,郑商所将在证监会的领导下,按照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会议的部署和要求,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立足期货市场,聚焦优化“保险+期货”试点建设等重点任务,多谋长远之策,多行固本之举,继续助力新疆经济高质量发展,努力在“期货支边”中展现更大担当。

 
责任编辑: 孙亚宁
分享到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