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微信公众号

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博圈

期货日报官方微博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
关注微博号

实盘赛

大赛官方APP_赢家在线

扫码下载报名参赛

投教
排排网

期货实战排排网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

期货帮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要闻>期货行业>正文

深入主产区,探索白糖“保险+期货”服务乡村振兴新路径

2021-03-16 20:09:09   来源:期货日报网   作者:

近日,在郑州商品交易所的大力支持下,由光大期货牵头,中信建投期货、东海期货和中国人寿财产云南省分公司合作开展的云南省孟连、景谷白糖“保险+期货”县域全覆盖项目,顺利实现赔付。项目历时近3个月,承保糖料蔗20.74万亩,保费1138.47万元,提供风险保障金额6.01亿元,覆盖蔗农15617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545户,最终实现赔付803.022万元,为当地蔗农的收入提供了重要保障。为进一步了解当地蔗糖产业现状,不断优化“保险+期货”试点模式,发挥“保险+期货”在助力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中信建投期货联合中国人寿财险云南省分公司深入蔗糖主产区——云南省孟连县开展产业调研,分别走访了孟连县农业农村局、孟连昌裕糖业有限责任公司和当地种植户。

调研组首先拜访了孟连县农业农村局周睿副局长,据周副局长介绍,孟连县作为国家糖料蔗主产区,也是曾经的国家级贫困县,甘蔗产业是促进当地农民增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产业。目前孟连县的甘蔗种植面积有10万亩,总产量为37万吨,平均亩产约为4吨/亩。云南的甘蔗种植面积虽大,但单产水平不高。据周副局长介绍:“单产低的主要原因在于云南多丘陵山区,坡度大,机械化程度低,人工成本高。”为降低蔗农种植成本,2020年云南省政府出台了《云南省2020—2022年糖料甘蔗良种良法技术推广补贴实施方案》,针对传统种植容易矮化、老化、退化的缺点,推广新品种替代,并给蔗农发放地膜,保持甘蔗水分,良种良法补贴350元/亩。另外糖厂也有约300元/亩的农资补贴,蔗农种植甘蔗基本只付出劳动力成本,剔除人工成本,每亩约有500元纯利润,种植积极性较高。

为了更好地保障当地农户的种植收益,孟连县按照云南省政府统一确定甘蔗收购“指导价”,随后糖厂在不低于政府指导价的前提条件下再定出“采购价”,经由地方发改局审批后,糖厂定下的采购价方可施行。2020/2021年榨季孟连县一等糖料蔗收购价为425元/吨,优等糖料蔗为445元/吨,当地蔗农普遍对目前的甘蔗收购价政策表示满意。

虽然现行糖料蔗定价体系已经对农户提供了一定的保障,但“保险+期货”对增强农户收益、提高农户种植积极性依然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周副局长表示,孟连县已多次参与郑商所白糖“保险+期货”试点项目,保险的保障效果一直不错,当地农户从最开始完全不知道“保险+期货”,也不清楚为什么会有赔款,到如今对“保险+期货”赞不绝口,投保积极性也逐年提高,也期待“保险+期货”项目能够继续在孟连县开展下去,持续造福当地蔗农。

为了解当地糖厂的经营状况,调研组来到孟连昌裕糖业有限责任公司,昌裕糖业是孟连县唯一的一家制糖企业,1984年建厂,一直稳健经营到现在,是国内制糖企业少有的长期稳定的民营企业。企业从最开始500吨/天原料加工量增加至现在的5000吨/天加工量,生产规模扩大了10倍,并且以13.97%的出糖率排名全国首位,主要得益于对甘蔗品质的控制和先进的加工技术。

昌裕糖业总经理杨明表示:“在糖价剧烈波动的情形下,企业能够长期稳定经营的秘诀是永远将蔗农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从不打欠条给蔗农,不欠蔗农1分钱,即使在价格倒挂的行情下,市场风险完全由企业自行承担。在面临价格风险时,企业也在通过期货套期保值进行风险管理,在期货价格较低时一般选择不保值,靠减少出货量和现金流管理度过低迷期;在期货价格较高时,企业则会进行套期保值,并偶尔进行卖出交割。” 而对于当前甘蔗种植行业遇到的问题,杨明总经理表示,目前蔗农面临的困难主要是劳动力短缺,集中于甘蔗收割期,所以采取了“互助组”的方式,蔗农进行劳动力互换,相互帮忙收割甘蔗,来解决人力不够的问题。在问及对于“保险+期货”项目试点建议时,杨明总经理一方面希望项目能够持续做下去,另一方面,糖厂愿意作为“保险+期货”的重点宣传培训对象,再由糖厂安排相关人员进一步向蔗农宣传“保险+期货”,实现和农户的深度合作和共赢。

针对糖厂的具体问题,中信建投期货还向昌裕糖业介绍了“双向承保”模式,该模式能够同时为蔗农和糖厂提供价格保险服务,若价格上涨,通过保险赔付可增加蔗农二次结算的收益;若价格继续下跌,通过保险赔付可以弥补糖厂对蔗农采取最低保护收购价的损失。这样,在糖价持续低迷的情况下,糖厂不至于因最低保护收购价造成大幅亏损,有利于降低糖厂经营压力并提高生产积极性,同时,蔗农也不会因当前价格低迷而降低种植积极性,因为可获得后期价格上涨的二次结算收益。并且也可通过该模式引入银行涉农信贷,通过保单质押降低银行信贷风险,也减轻了糖厂在甘蔗收购期的资金压力,实现多方共赢。对此,杨明总经理表示,“双向承保”模式若能有效解决保费来源并降低保费费率,政府、糖厂和蔗农将会非常欢迎。

为充分了解当地蔗农对于项目试点的感受,调研组来到了孟连县景吭村。通过和当地种植户交流,调研组了解到大多数农户种植面积在几十亩左右,少的7、8亩,个别种植大户达千亩以上。虽然当前种植甘蔗有稳定收益,但总收益有限。蔗农们经历过无保险的风险,因此投保意识相对较好。但因当地脱贫不久,整体经济还欠发达,“保险+期货”业务若全靠农户自己缴纳保费,对于农户来说负担太重有困难,如果政府补贴大部分的保费、农户自缴小部分的保费是可以接受的。本次试点的农户自缴保费部分也是先由糖厂垫付,再从甘蔗款里面扣除,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蔗农满意度和业务开展效率,也适度减轻了蔗农的负担。

现年59岁的李大福,2000年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李大福率先带领村民种甘蔗,实现发家致富,也是参与本次试点的种植户之一。家里有60亩甘蔗地,由于年纪大了,目前已交由子女打理。今年家里种植甘蔗每亩有约500元纯利润,再加上“保险+期货”带来的赔付,不仅不用担心白糖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而且家里明年种植积极性更高了,并希望“保险+期货”业务明年还能继续开展。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发挥‘保险+期货’在服务乡村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对于不少已经脱贫的区县,能够拥有成型的规模化产业是难能可贵的,如何利用金融工具帮助当地产业实现良性发展,保障并增加当地农户的收入,是金融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经过现场调研,参与“保险+期货”试点的各方都充分肯定了该业务模式的积极作用。下一步,需要就蔗糖产业发展中面临的价格波动风险、融资需求等具体问题,积极探索新的业务模式来提升“保险+期货”业务的服务深度和广度,在服务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责任编辑: 李靖琴
分享到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