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月26日,由上期所主办的第十八届上海衍生品市场论坛中,期货行业机构及现货产业实体企业代表接受了期货日报记者的采访,就当前市场形势下,如何实现期现一体化,助力产业企业稳健运行分享了各自的观点。
期现一体化打通产业运行“堵点”
近期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波动,为产业企业生产经营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高层多次提出加强供需双向调节,维护大宗商品市场价格秩序,保障产业企业平稳运行。新湖期货董事长马文胜告诉记者,本轮大宗商品价格的快速上涨更多源于全球市场宽松政策的刺激,海外资源国在疫情影响下供给出现收缩,而以中美欧为代表的地区经济出现快速复苏,导致商品供需出现一定错配,也使得整个商品市场呈现出一轮输入型的上涨。
不过在大宗商品上涨的过程中,不少企业通过期货市场套期保值有效转移市场价格波动风险。以铜市场为例,很多线缆企业在买入铜原料后,在期货市场锁住了原材料价格的成本,使得他们在本轮价格上涨过程中,不仅没有因为价格上涨造成企业成本上升,反而因为套期保值使得利润比较稳定。部分企业还通过灵活使用期货+期权工具保障了订单合同的顺利履约,比如在下游合同中点价使用期货锁定,定量不定价时使用期权锁定,在这轮价格大幅波动中很好保护了企业的经营活动。
在钢材市场方面,马文胜告诉记者,2012年上海钢贸行业发生了很多风险事件,但在本次新冠疫情危机下,尽管钢价出现牛熊转换的巨幅波动,然而再也没有出现钢铁行业企业资金链断裂的情况,其中的核心原因就是钢铁行业建立了从铁矿石到成材的期货衍生品市场体系,将过去产业链的“堵点”打通了。由于很多企业在运作过程中是存在杠杆的,如果价格大幅波动超出杠杆的承受能力,就会造成企业资金链断裂,进而影响到银行贷款和相关金融机构。时至今日,随着期货衍生品市场的不断完善,企业通过套期保值进行风险管理,可以将价格波动轻松化解到衍生品市场中去,顺利打通了“堵点”。
以化工产业链为例,今年在原油价格上升的带动下,化工产品价格也出现了上涨,导致今年有比较多的传统现货企业出现了违约。但是期货的风险管理子公司没有出现一单违约,这就是期现结合“两条腿”走路的作用。具体来看,就是在远期合同中通过基差定价,运用期货、期权对冲,为企业提供包括保价服务、含权贸易等服务,不论在价格低迷还是巨幅波动的情况下,公司也可以保证合同顺利履约。期现联动为企业生产经营、贸易模式带来了创新。
期现结合助力企业渡过难关
广垦橡胶集团副总经理李新雷向记者表示,面对今年以来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波动,企业更需要使用好期货工具来为经营活动“保驾护航”。目前上期所橡胶期货市场的有效性已经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
“由于现货市场有时候价格波动跟随性没有期货市场那么好,有时候在现货市场出现价格失灵的情况下,企业会选择参与期货市场,使用套期保值手段或运用期货交割方式,实现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他认为,国有企业在参与期货市场的过程中,风控永远是第一位的,包括在资金管理、交易管理方面的业务风险,都需要设置专门的风控部门进行及时跟踪,确保期现业务合规稳健运行。
钢之家董事长吴文章表示,近期钢材市场的大幅波动,为企业带来了不小的价格风险,尤其是中小型钢贸商群体承受着很大的压力,企业微薄的利润在市场涨跌中极易被吞噬,这就需要借助期货工具来规避市场风险。
不过,他认为企业参与期货市场的前提,首先是需要建立自己的专业团队,其次是对市场有较为深入的认识和市场研究能力,最后是对期现关系方面有比较深刻的认识。
不断提升期货机构服务实体企业效能
目前期货公司服务手段日益丰富,不断增强服务实体企业的深度与厚度。据马文胜介绍,期货机构主要业务有七大类,包括经纪业务、咨询业务、资产管理业务、场外业务、期现业务、做市场业务和国际业务等。其中,公司通过五类业务全方位服务实体企业:一是为企业提供中介业务,就是面向所有客户的传统经纪业务;二是提供咨询式服务,主要面向初入期货市场的企业,这类企业本身参与能力可能有所欠缺,公司可以帮助企业构建内部风险管理流程,设计套保方案等;三是提供参与式服务,主要是期货风险管理公司进入现货产业链中去服务实体企业,通过现货手段帮助其解决定价问题;四是提供工具式服务,运用场外期权为客户直接提供衍生工具,这类业务主要是针对参与比较成熟的企业;五是提供融资型服务,通过仓单融资来帮助现货企业解决资金问题。
“由于不同产业链对于期货的了解程度不一,在鼓励企业参与方面还需要做好市场推广工作。”他介绍,目前有色、油脂产业参与程度较高,选择套保的企业比例在八成左右,但是其他产业的参与程度还不足,这就需要期货市场加强投资者教育以及套保推广工作,帮助企业熟悉了解期货市场,提升其参与意愿与套保意识。
最后,马文胜表示,期货市场健康发展有助于实体经济稳健运行。随着中国经济融入全球,企业面对国际市场波动不可避免,应当利用好衍生品市场工具去主动管理价格风险,而不是被动承担价格波动带来的损失。与此同时,随着期货法草案的出台,期货行业在资本市场中的地位受到了更大重视,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大型国企、央企参与期货市场,合理使用衍生工具将是大势所趋。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