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国家相关部门针对石化行业动作不断,严查地方炼厂落后产能淘汰以及配额转卖情况,LCO、混芳以及稀释沥青征收消费税,进口原油使用情况核查扩大到五大国企......伴随多地成品油市场整治及严查偷税漏税。我国石化行业正在加速变革,本文重点分析严查配额对沥青、燃料油价格的短期和中长期影响。
自2016年以来原油进口配额增长明显
原油进口配额又称“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允许量”。我国当前原油贸易分为国营贸易和非国营贸易。其中,国营贸易进口实行进口自动许可管理,没有数量限制,占我国进口原油总量的90%;非国营贸易进口由商务部实行配额管理,在规定时限内,配额以内原油可以进口,超过配额则不予进口,或征收高额关税、附加税或罚款后才可进口。
在原油进口配额向民企放开之前,原油进口配额一直处于“僧多粥少”的尴尬局面。原油非国营贸易配额只能用于中石油和中石化的炼厂加工,民企必须持有国企的炼化生产计划文件,海关才能办理通关手续。
2015年是地炼企业的转折之年,2015年发改委和商务部分别下发文件,明确了对符合条件的地方炼厂放开进口原油使用权和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权。
至此,原油进口逐渐开放,原油非国营进口贸易进一步增长。2016年原油进口配额8760万吨,2021年为2.43亿吨,增长近3倍;具备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资质的企业由加入WTO之初的9家增加至60家。
2021年第二批进口原油配额大幅减量
2021年第二批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允许量于近日下发,数量为3524 万吨,同比去年第二批5388万吨的量大减35%。综合首批12259万吨,两批配额合计下发15783万吨,同比去年前两批合计量15771万吨基本持平。
具体来看,40家传统地炼第二批配额下发数量环比去年持平的炼厂仅有25%,12.5%的地炼未获得配额,其他62.5%的地方炼厂第二批配额均存在17%—70%不同程度缩量。市场配额延续紧张态势,地炼采购也将维持谨慎。预计今年仍将会有第三批配额。
传统地炼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下滑趋势明显,民营炼化一体化投产是配额的主要增长点。浙石化二期两套1000万吨/年常减压陆续投产,恒力石化全年保持高负荷运行,两者今年均获得1700万吨的配额。
严查配额将抬升炼化成本,重塑国内炼化格局
近些年,一些地炼非法进行第三方配额买卖或使用自己的配额为他方进口原油以从中收取费用,因而引发了配额使用的调查。根据彭博的预测,中国5月原油进口或为4094.8万吨,相当于每天968万桶的进口量,创去年12月以来的最低水平,主要因进口配额调查力度加大,导致民营炼厂的原油进口出现下滑。
据悉,此次配额调查从东北的几家炼厂开始,可能波及山东、河北地区的地炼。根据卓创数据显示,占据中国精炼产能四分之一的山东地炼4月份进口原油日加工量为1381.6万吨,约为189万桶,创13个月来的最低水平。
为应对原料短缺以及稀释沥青征税,部分炼厂选择使用直馏燃料油作为替代燃料。然而,低硫燃料油价格偏高、经济性不足,而高硫燃料油则需要与低硫原油进行调和加工,且原料的改变也将影响油品产量,未来不确定性犹存。
短期而言,严查配额将加剧炼厂的原料供应紧张,抬升炼化成本,推高产成品价格。中长期而言,配额的收紧将冲击中小型炼厂原料供应,资质不足的小型地炼或面临产能出清,产业集中度将得到进一步提升,龙头效应增强。
“十四五”和碳中和背景下,我国石化产业格局将重塑。长期来看,减少生物化石燃料,建设大规模炼化项目,保障高端化、精细化的化工品自给自足将是核心的发展方向。预计化工品将成为石油需求的主要增量来源,而汽油柴油取暖燃烧等领域的需求将逐渐下滑。预计2025年成品油需求接近3.2亿吨后见顶回落,到2030年成品油占原油需求比例降至44%,而化工轻油占原油消费比例提升至47%。
严查配额、稀释沥青征税共同推升沥青、燃料油价格重心
严查配额、稀释沥青征税将推升沥青未来价格重心,带动沥青裂解利润回升。受稀释沥青征税影响,炼厂大举提前采购,5月稀释沥青进口量大幅攀升,总量接近415万吨。短期而言,考虑炼厂提前采购和存量原料相对充裕,预计原料影响暂不会显现,沥青价格更多关注原油的边际成本推动和需求的复苏情况。中长期,严查配额、稀释沥青征税都将进一步加剧沥青原料供应的紧张、抬升沥青生产成本,导致沥青产量下降,推升沥青未来价格重心,带动沥青裂解利润回升。据悉,炼厂配额尚能支撑至9月底,须密切关注第三批配额下发的情况,原料问题或在三季度末开始逐步显现。
短期燃料油作为替代燃料需求增加,中长期或导致沥青-高硫燃料油价差维持高位。短期而言,在稀释沥青征税、原油配额收紧的背景下,我国国内部分炼厂对直馏燃料油的进料需求显著增加,从船期数据来看6月高硫燃料油进口量接近120万吨,为限硫令生效以来的最高水平,利多燃料油价格;但后续影响仍需要观察原料替代情况以及升贴水变化。长期看,征收消费税导致高硫380向沥青转换的进程受阻,过剩稀释沥青会去调和生产高硫380,变相增加高硫供应,远月沥青—高硫燃料油价差或维持高位。(作者单位:宏源期货)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