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杨美)国家统计局7月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53216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2.7%,比一季度回落5.6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5.3%,两年平均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3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18.3%,两年平均增长5.0%;二季度增长7.9%,两年平均增长5.5%。
在当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刘爱华表示,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持续稳定恢复,稳中加固,稳中向好。主要有五方面特点:一是经济持续恢复增长;二是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三是创新动能持续增强;四是质量效益总体提升。五是民生保障持续改善。
从生产看,夏粮再获丰收,畜牧业生产稳定增长。其中,上半年猪肉产量同比增长35.9%,牛奶产量增长7.6%,禽蛋产量下降4.1%。二季度末,生猪存栏43911万头,同比增长29.2%。其中,能繁殖母猪存栏4564万头,增长25.7%。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9%,两年平均增长7.0%,比一季度加快0.2个百分点。6月当月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10.9%,两年平均增长6.5%。
从需求看,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1904亿元,同比增长23.0%,消费升级类商品快速增长。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6%,制造业投资两年平均增速加快。货物进出口总额180651亿元,同比增长27.1%,贸易结构持续优化。
“总的来看,上半年国民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稳中加固、稳中向好。但也要看到,全球疫情持续演变,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国内经济恢复不均衡,巩固稳定恢复发展的基础仍需努力。下一步,要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释放内需潜力,大力助企纾困发展,加快推进改革开放,瞻前顾后统筹调节,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刘爱华说。
发布会上,刘爱华还就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和CPI走势作了回应。她表示,虽然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输入性上涨压力仍然存在,但我国工业生产能力比较强,工业品的供应能力比较充足。与此同时,近期有关部门实施国内大宗商品价格保供稳价政策,效果初步显现。6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8.8%,比5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因此,总的来看,工业品价格上涨的影响总体可控。从全年CPI走势看,全年物价保持温和上涨有基础、有条件,实现全年3%左右的调控目标也同样有基础、有条件。
“今年二季度后期经济增长动能有所放缓,主要受大宗商品成本端持续冲击等因素的影响。”国投安信期货宏观分析师靳顺柔子对期货日报记者说,不过,5月下旬之后有关部门实施一系列措施,使成本端冲击有所缓和,因此6月份下游需求有所修复,对应当月制造业投资和消费等数据环比有所改善。中期来看,下半年PPI上涨压力会有所减轻,关注稳增长方面的政策及力度。
在建信期货宏观金融团队研究员黄雯昕看来,目前经济的支撑在于当前出口韧性较强,短期有望继续支持制造业投资和工业生产,但出口继续扩张的空间不大。与此同时,国内消费需求修复较慢,基建的对冲力度较弱,后期政策层面可能会通过继续加大财政支持等来稳增长。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