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正文
物产中大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下称“物产中大化工”)作为浙江省省属特大型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物产中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重要成员,在发展过程顺应潮流,积极推动产融结合、贸融结合,通过期货工具进行套期保值的同时,不断参与利用期权等金融衍生品,致力于打造供应链、产业链融合发展的领航企业。
“目前,期权应用已经成为物产中大化工服务上下游的重要部分,未来公司将继续深化金融衍生工具的运用,推动产业链良性健康发展。”物产中大化工相关负责人对期货日报记者表示。
A场外试点悉期权 打开场内新洞天
据介绍,物产中大化工成立于2005年,自成立以来,公司的供应链管理能力、产业链整合能力、产业生态组织能力等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产业布局涉及化工、粮油供应链和轮胎、医药产业链,协同供应链金融、供应链物流等增值服务。
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在较早时候,物产中大化工已尝试期货,随着期货市场不断完善,企业加大对期货市场的参与,利用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对冲现货经营风险,取得了很好的套保效果。期货市场给企业带来好处的同时,物产中大化工注意到期权市场的发展。2017年,大商所推出“场外期权”项目试点,推广期权市场发展。通过与金融机构沟通,并结合企业过去在汇率方面的期权投资经验,物产中大化工认识到,期权不仅是金融市场的新工具,也可能是推动企业经营发展的新机遇。物产中大化工最终决定参与该项目,浙商期货提供服务支持,双方就聚丙烯(PP)为标的开展场外期权试点项目,由此拉开了物产中大化工期权应用的序幕。
在贸易中,物产中大化工为了获得上游石化企业稳定的订单,往往会和石化企业签订较大的供货量和较长的供货周期,以保证自身能够拿到稳定货源;但是,由于下游销售渠道不稳定,贸易企业往往会有一部分存货,这部分存货的减值损失风险是企业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另一方面,在与下游企业进行贸易的过程中,下游企业从订货到货物入库期间需要承受价格下跌风险,而如何保护下游企业在这段时间免受价格向下剧烈波动的风险,通过“保供稳价”增强客户黏性,稳定下游客户群体,为下游客户提供更多的增值和保价服务,也是物产中大化工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在了解到企业风险管理需求后,浙商团队与物产中大化工充分沟通,设计风险管理方案。
针对物产中大化工自身的动态库存管理需求,在控制成本的条件下,浙商团队为此设计了海鸥看跌期权。物产中大化工买入看跌价差期权,实现对价格小幅下跌的区间保护。同时,在有库存的情况下,备兑卖出虚值看涨期权,以达到进一步降低费用的目的。此组合在振荡行情中能起到规避现货价格小幅下跌的风险,并且可以大幅降低甚至不产生期权费的成本。
而针对物产中大化工下游客户的保值需求,由物产中大化工为下游客户提供100元/吨的平值看跌期权,保护时间为15日。在实际操作中,物产中大化工通过把看跌期权嵌套在贸易合同中,让下游客户获得了一口价成交后,15日内获得二次“点价”的权利,下游企业可以逢低点价,获得价格保护,物产中大化工也降低了客户违约的风险。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2017年10月底,物产中大化工首次建仓操作,随后陆续于2017年11月、12月和2018年2月配合现货贸易及自身动态库存管理进行了15笔场外期权交易,其中买权13笔、卖权2笔,权利金支出119.05万元,企业获得赔付369.45万元,既起到了对冲风险的作用,又减轻了企业资金压力。
通过场外期权试点项目的参与,物产中大化工接触了套期保值的新方法和新思路,对期权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次“先行”,为探索场内期权打下了深厚的基础,开启了物产中大化工期权应用的新征程。企业着手组建期权团队,招募人才,主动学习利用期权工具进行风险管理,由此打开了物产中大化工应用场内期权的新天地。
B疫情期间玉米贵 场内期权大作为
场外期权试点项目将物产中大化工引进期权大门后,物产中大化工又主动参加了大商所“保险+期货”项目,效果良好。前期的积淀为物产中大化工提供了丰富的期权应用经验。随着期权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物产中大化工在期权应用方面深入探索,开始着手场内期权交易。
“场内期权公开交易、定价公允,主力合约流动性较好,期权合约标准化和规模化,更加方便企业期权方面的操作。”上述负责人向期货日报记者介绍,物产中大化工粮食板块涉及玉米、酒精、大豆、豆粕、豆油等产品的经营,结合自身业务板块,物产中大化工最先进行了豆粕场内期权交易,当新的场内期权品种上市时,物产中大化工也会积极关注,寻找合适价格,对现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风险进行对冲。
据记者了解,国际大宗商品期货市场有一种说法:工业品看原油,农产品看玉米。伴随着我国粮食收储制度改革,以及玉米市场去库存化的深入推进与临时收购政策的完全退出,与玉米相关的农业经营主体风险管理需求进一步增长。2019年玉米场内期权上市,丰富了产业管理风险的工具。
物产中大化工自2010年开始参与玉米经营,自2016年10月以来整合多年来积累的玉米上下游及物流资源,开展玉米供应链业务,在一年之内迅速成长为全国内贸玉米流通量前三的企业,近三年实物量及销售额稳步提升,2019年实物量216万吨。在多年的贸易经营中,物产中大化工与上下游客户建立了紧密关系,在玉米贸易流通领域具有较强的话语权和行业影响力。2018年起,物产中大化工将玉米经营延伸至上游种植端,启动玉米种植供应链“雨露计划”,初步形成了保供、保产、保险、保营的物产农业产业化,打通了玉米从产到销的全流通环节。
物产中大化工玉米现货经营采用“先销后购”的策略。在日常玉米流通过程中,物产中大化工根据交货质量、产地、运费等因素,以固定价与下游企业签订玉米销售的远期订单,再从上游玉米种植户购入玉米现货。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及复杂的国际市场影响,玉米现货供需关系有所改变。从供给端来看,海外疫情持续发酵,部分产粮国暂停农产品出口,海外玉米市场供给减少;国内市场,第一、二季度的储粮玉米拍卖,各地成交均价及溢价不断创历史新高,玉米库存量逐渐走低,玉米现货供给紧张。从需求端来看,国内疫情逐渐得到有效控制,消费恢复,玉米深加工行业如淀粉厂、酒精化工厂等原料需求逐渐复苏,加之伴随生猪饲料需求恢复,玉米需求得到提振,物产中大化工预计玉米价格将长期保持偏强态势。
进入2020年3月,疫情得到有效防控,各地物流逐渐恢复,粮食交易市场日益活跃。物产中大化工与广西地区的下游饲料企业客户常年维持稳定的贸易合作关系。为维护销售渠道,积极保障下游玉米原料供应,物产中大化工预期仍在4月底至6月的需求旺季以固定价向下游卖出远期现货。为了保证自身货源供应,物产中大化工需要在4月中下旬向上游买入现货。在对未来玉米市场整体看涨的判断下,如果按市场价买入玉米现货库存,然后以固定价向下游销售,物产中大化工必定遭受巨大亏损。该如何控制疫情下的经营风险呢?
在这样的背景下,物产中大化工使用玉米场内期权对远期采购成本进行风险管理。同时,为降低套保成本,物产中大化工可以买入虚值看涨期权,当玉米期货价格上涨时规避市场波动风险。虚值看涨期权的执行价选择主要依据玉米现货贸易合同售价。根据物产中大化工与下游企业签订的玉米销售合同,物产中大化工的远期玉米平均售价为1997.4元/吨;同时,物产中大化工粮化部对内部数据分析得出,受疫情及储粮拍卖热情影响,采购期内北方港口玉米基差将会在-120元/吨至-40元/吨内波动。为保障每笔订单实现不亏损销售,物产中大化工根据每笔订单定价以及北方提货港口的运费,选择“订单单价+潜在基差+运费”作为期权执行价,对6笔订单以近似1:1的比例进行套保。
以物产中大化工与下游玉米淀粉厂的其中一笔远期玉米销售订单为例。物产中大化工与下游企业签订远期贸易合同之后,为对冲玉米远期的采购成本,物产中大化工于2020年3月2日买入110手执行价为2020元/吨的C2009的看涨期权,成交均价35元/吨。当玉米C2009价格大于行权价2020元/吨时,企业获得赔付;当玉米价格下降低于执行价2020元/吨时,期权端仅损失权利金35元/吨,而此时在现货市场中,企业可以低价向上游企业购货,通过现货端盈利弥补期权端权利金成本,实现对玉米现货的套期保值。
2020年3月初,虽然企业逐步开始复工复产,但玉米市场此时还属于底部构筑过程,此时买入期权权利金相对较少。物产中大化工于2020年3月2日开始择机逢低买入看涨期权。到3月19日,物产中大化工累计开仓9笔,对约2万吨玉米现货进行风险管理。
买入看涨期权后,自4月下旬到5月中旬,玉米期现货价格维持在高位,而此时物产中大化工玉米采购和销售合同逐渐到期交货,物产中大化工择机逢高将期权平仓,看涨期权平仓获得风险对冲收益579115元,通过期权的超额收益弥补高价买货的亏损,有效规避了玉米价格上涨的风险,达到企业套期保值的目的。
物产中大化工作为粮化贸易行业龙头,疫情期间,充分承担社会责任,发挥大贸易商渠道优势,在玉米现货供应紧张时以市场合理价格为下游企业提供稳定的原料供应,同时为上游玉米库存市场创造流动性,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作为龙头企业,物产中大化工带头使用场内期权对自身远期玉米货源采购进行风险管理,有效规避了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取得了较好的套期保值效果,为推动行业内部及产业上下游企业运用场内期权工具进行风险管理起到了积极示范作用和宣传效果。
C场内期权优势多 服务企业操作活
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场内期权具有价格管理更精细、成本更低等优势。物产中大化工根据每一笔远期订单的价格、采购期玉米期现结构、运费预估及权利金成本,测算得出应选择的买入期权的最优执行价,对每一笔销售合同独立套保,套保策略更加精准有效,契合企业经营发展的需要。
“在利用场内期权进行套期保值时,不仅需要根据市场预期、运费等外部因素制订套保方案,同时也需要考虑买入期权的权利金支出与卖出期权的保证金支出导致的资金压力。”物产中大化工玉米期权负责人如是说。在市场预期不明朗、企业有套保需求且担心资金压力大时,可选择买入虚值场内期权,也可根据自身需求,利用不同合约、不同执行价的场内期权构建如“海鸥”“价差”“秃鹫”“日历价差”等期权组合来满足自身个性化的风险管理需求。
场内期权品种的不断推出,为实现企业多样化、精细化风险管理奠定了基础,在中国高质量发展进程中,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相互促进,金融市场将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强助力,支持并提高场内期权应用,不断提高企业运用场内期权进行风险管理的积极性,满足产业链上下游现实需求。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