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微信公众号

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博圈

期货日报官方微博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
关注微博号

实盘赛

大赛官方APP_赢家在线

扫码下载报名参赛

投教
排排网

期货实战排排网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

期货帮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理论>正文

水电今年贡献不及往年,清洁能源未来可期

2021-08-09 18:18:46   来源:期货日报网   作者:金国强

2020年我国发电总量为77790.6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3.7%;水力发电13552.1亿千瓦时,比上年增加3.9%。我国目前仍以火力发电为主,在2020年中国发电量中,火力发电量占71.2%、水力发电量占16.4%、核能发电量占比4.9%、风力发电量占比5.6%、太阳能发电量占比1.9%。2020年西南地区水力发电量占比达58.51%,华中地区水力发电量占比达18.5%,前二地区占比达77.01%。

今年7月后,降雨地区错配,原本水力发电较为集中的四川、云南等地降雨有限,反而北方如河南、沿海如华东地区降雨量充沛,整体看,虽今年我国降雨量可观,但地区错配,在用电高峰的夏季,水力发电贡献比例不及往年,预计今年水电出力偏弱,对于整体的火电替代效应有限,后期动力煤当前供需形势仍是偏紧格局,不过情绪降温,且预计随着增产和中下旬需求见顶回落的共同作用,供需矛盾会逐步得到改善。 

水力发电基础介绍

1.水力发电的概念

水力发电,水力发电利用的水能主要是蕴藏于水体中的位能。为实现将水能转换为电能,需要兴建不同类型的水电站。

水力发电站,是利用水位差产生的强大水流所具有的动能进行发电的电站,即利用河流的水能推动水轮机带动发电机组而发电的工业企业。

因水力发电厂所发出的电力电压较低,要输送给距离较远的用户,就必须将电压经过变压器增高,再由空架输电线路输送到用户集中区的变电所,最后降低为适合家庭用户、工厂用电设备的电压,并由配电线输送到各个工厂及家庭。

2.水力发电与其他能源的区别和特点

与传统火力发电相比:水电成本较低,与传统火力发电相比利润率高10%左右。水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对环境冲击较小,它仅利用大自然所赋予的能量,不消耗水,也不产生污染。虽然总投资中固定成本所占比例较高,但运行成本低,效率高,机组启动快,调节容易。与传统能源火力发电相比,利润平均高出10 %左右,水电能够以15%左右的额发电量为电网创造一半以上的利润。

与其他清洁能源相比:水力发电具有季节性,与其他清洁能源相比具有稳定和可控性,价格低且弃电率低。相较自然界的阳光、风等资源,河流的径流均匀稳定,具有季节特性。不存在阴雨、狂风、无风等频繁影响。汛期刚好处于用电高峰,使得电站发电量也随之呈线性输出。另一方面,水能具有可存蓄性,因为电是瞬间消费品,电的产生,输送,销售,使用,是在瞬间形成的。目前为止,还没有很好的大型蓄电池可用。而水电站,可以通过合适的地理位置加以利用,形成调节水库库容。使之成为最优质的电网电源。

水电在中国所有能源中的上网电价最低:0.24 元/千瓦时(不含税),与燃煤的 0.34 元/千瓦时,核电的 0.36 元/千瓦时,风电的 0.48 元/千瓦时和太阳能的 0.7 元/千瓦时。主要原因是水力发电没有燃料成本,其发电依赖于大雨和洪水,发电成本主要是折旧。发电成本低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地方政府不会因为发放电力补贴而加重财务负担。

时间点对于水力发电至关重要 - 如果在水力发电后的短时间内不消纳电力,就会被浪费掉。夏天是中国的汛期,因此,在此期间,大坝必须进行泄洪。如果水力发电无法接上电网调度和消耗,所产生的能量将被浪费掉。像核电一样(由于不可中途停止的核裂变反应,如果强迫关闭,可能引发核爆炸),水电也有优先上网权,因此水电的弃水限电率接近零,而风电则为 5%,优先上网权很重要,特别在国家电力需求较低的情况下,因为能保证企业的营收。

水力发电还具备其他优势:控制洪水泛滥、提供灌溉用水、改善河流航运,有关工程同时改善该地区的交通、电力供应和经济,特别可以发展旅游业及水产养殖。

但为了有效利用天然水能,需要人工修筑能集中水流落差和调节流量的水工建筑物,如大坝、引水管涵等。因此工程投资大、建设周期长。由于利用自然水流,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水力发电往往是综合利用水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航运、养殖、灌溉、防洪和旅游组成水资源综合利用体系。

3.水力发电的分类

按集中落差的方式分类,有:堤坝式水电厂,引水式水电厂,混合式水电厂,潮汐水电厂和抽水蓄能电厂。

潮汐水电站:潮汐发电是一种水力发电的形式,利用潮汐水流的移动,或是潮汐海面的升降,自其中取得能量。

按径流调节的程度分类,有:无调节水电厂和有调节水电厂。

按照水源的性质,一般称为常规水电站,即利用天然河流、湖泊等水源发电。

按水电站利用水头的大小,可分为高水头(70米以上)、中水头( 15-70米)和低水头(低于15米)水电站。

按水电站装机容量的大小,可分为大型、中型和小型水电站。一般将装机容量在5000kW以下的称为小水电站,5000—100000kW的称为中型水电站,10万kW或以上的称为大型水电站或巨型水电站。

全球电力行业发展状况

1.全球发电量情况

中国仍然是世界上电力生产最多的而且是增幅最大的国家,2019年发电量达7503.4TWh,比2018年增加了4.7%,中国发电总量占世界总量的27.8%;而美国、日本、德国、法国和英国均降低。

2.全球发电量结构

化石燃料是原油、天然气和原煤构成;非再生能源由化石燃料和核燃料构成。绿色能源由水力发电、再生能源和“其他”构成。“其他”指抽水蓄能、城市废物发电等。由于各国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电力的来源也就不同,这就构成了世界各国各不相同的电力结构。目前燃煤发电仍占比最高位36%左右,其次为燃气发电23%左右,水力发电为16%左右排名第三。

3.全球水力发电情况

2021年6月30日,总部位于法国巴黎的国际能源署发布《水力发电市场报告》,预测全球水力发电量将在2021年到2030年之间增长17%,并将主要由中国、印度、土耳其与埃塞俄比亚来带动。报告指出,从目前的政策环境来看,到2030年中国仍将保持全球最大的水电市场地位,占到全球水力发电增长的40%。此外,预计未来十年内,在非洲、东南亚及拉丁美洲有超过半数的水电增长将来源于中国的投资。国际能源署指出,在各国通过清洁能源转型来实现气候目标的过程中,水力发电可以起到关键作用。这不仅因为水力发电可以产出大量的低碳电能,还在于其无可比拟的灵活性和储能优势,这尤其能有效抵消风电与太阳能发电因产能波动而带来的影响。

根据iha(国际水力发电协会)》 2020年的报道,2019年水力发电总装机容量为1308GW,中国为356.40GW,占总量的356.40/1308=27.2%。
电是低碳发电的支柱,向全世界提供了近一半的电力。水电的贡献比核能高 55%,也大于所有其他可再生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光伏、生物能源和地热能)的总和。2021年至2030年的全球水电装机将增加 17%(230 吉瓦)。然而,这十年的新增净装机将比前10年减少23%。

在全球范围内,大约一半的水电经济潜力尚未开发,尤其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的潜力特别大,潜力接近60%,其中中国投资占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水电增长的大部分。到 2030 年,撒哈拉以南非洲、东南亚和拉丁美洲的所有新增水电项目中,有一半以上将由中国公司建造、融资、部分融资或拥有。

国际能源署发布的该报告,对三类水电(水库、径流式水电站和抽水蓄能电站)的发展第一次做出详细预测。报告指出水电行业面临许多挑战,将会阻碍其快速发展。新建水电项目通常面临以下问题:交付期长,许可程序冗长,环境评估成本和风险过高,以及当地社区持反对意见。因此为实现净零排放目标,需要加强对水电的政策关注和雄心壮志。据该报告开发的加速案例,如果各国政府适当解决阻碍快速发展的问题,到2030年全球水电装机可能会增加40%。

世界上前20座发电站年年被洗牌,目前仍然被水力发电霸了10席。当今世界最大的发电站仍然是中国三峡水电站(Three Gorges Dam),装机容量共计22500MW,2020年发电量111.8 TWh,建造费用人民币2030亿,2008年投产。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核电站—日本柏崎刈羽核电站(Kashiwazaki-Kariwa,7965MW)的两倍多。

在四川长江-金沙江段修建了四座世界级的水电站:向家坝、溪洛渡、白鹤滩、乌东德。这四座水电站的装机总容量达46508MW,为三峡水电站装机容量22500 MW的46508/22500=2.07倍。白鹤滩(Baihetan)仅次于三峡水电站成为中国第二大水电站,也成为世界第二大水电站,把1984年建成的位于巴拉那河流伊泰普水电站(Itaipu Dam),装机容量14000MW,年发电量96.586TWh,挤到世界第三。

全球前20位发电站的顺序是随着时间而变化的,下表是最新的排序。目前全球20席中,中国占有八席:水力发电占有4席:三峡大坝、溪洛渡大坝、向家坝和龙滩大坝;燃煤发电占一席:托克托电厂;核能发电占一席:阳江核电站。最大最多的发电站最多的仍然是水力发电,其次为核能发电、燃煤发电;也有燃气发电。根据各国的资源不同,最大的发电站也有特色,如中南美洲以水力发电为主,亚太地区的水力发电也很发达。

4.我国发电站之最

世界水力发电在中国,中国水力发电在西南,西南水力发电在金沙。金沙江流域作为中国十三大水电基地之首,“西电东送”的主力能源基地,全长3479公里,天然落差达5100米,占长江干流总落差的95%,技术可开发水能资源达8891万千瓦(88910MW),年发电量5041亿千瓦时(504.1TWh),富集程度居世界之最。

另外,还值得注意的是西藏自治区潜在的水电站,值得关注的雅鲁藏布江上的墨脱水电站(Motuo Hydro Power Station)拟建装机容量达60000MW;还有大拐弯水电站(Large turning Hydropower Station)拟建装机容量达49000MW。

我国水电行业发展状况 

1.我国电力发展现状

根据2018—2020年统计局1季度公布修正后的情况看,2020年我国发电总量为77790.6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3.7%;火力发电量50738.6亿千瓦时,比上年增加2.1%;水力发电13552.1亿千瓦时,比上年增加3.9%;核发电量3662.5,比上年增加5.1%。

我国目前仍以火力发电为主,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在2020年中国发电量中,火力发电量占71.2%;水力发电量占16.4%;核能发电量占比4.9%;风力发电量占比5.6%;太阳能发电量占比1.9%。

2.我国水电行业概况

截至2021年6月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22.6亿千瓦,同比增长9.5%。水电3.8亿千瓦,同比增长4.7%,其中,常规水电3.5亿千瓦,同比增长4.6%。

1—6月份,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3871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7%,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5.1个百分点。1-6月份,全国规模以上电厂水电发电量482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8.7个百分点。全国水电发电量前三位的省份为四川(1198亿千瓦时)、云南(1059亿千瓦时)和湖北(583亿千瓦时),其合计水电发电量占全国水电发电量的58.8%,同比分别增长-4.8%、16.9%和-0.2%。

从区域占比来看,2020年西南地区水力发电量占比达58.51%,华中地区水力发电量占比达18.5%,前二地区占比达77.01%。西北水力发电量占比居中位,为10.9%。华南、华东、东北、华北水力发电量占比较少,分别为5.9%、4.2%、1.1%、0.9%。2020年全国水力发电量前十省市分别为四川省、云南省、湖北省、贵州省、青海省、广西、湖南省、甘肃省、新疆、重庆市。其中,2020年四川水力发电量排名第一,累计水力发电量为3349.1亿千瓦时。

中国南方的水电资源十分丰富,尤其是在西南地区(例如云南,四川,贵州等)。 丘陵地貌 使河床有高度的差异,容易制造落差。这是水力发电的基本前提条件。长江是最长的河流,流域和流量最大,其次是珠江,在各个方面都比长江小得多。除两条主要河流外,黑龙江河和雅鲁藏布江的流量上分别位居第三位和第四位。

中国是世界上水力发电量最高的国家,拥有众多的水力发电站。长江电力下属有四个装机容量超过 10 吉瓦的大型电站,分别是三峡:白鹤滩,溪洛渡和乌东德。

3.近期我国水电发电情况

2021年1—6月,全国规模以上水电发电量4826.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全国水电平均利用小时数为1496小时,同比下降33小时。2021年1-6月,全国主要流域弃水电量约53.64亿千瓦时,较去年同期减少4.17亿千瓦时,水能利用率约98.43%,同比提高0.07个百分点。弃水主要发生在河南、四川两省,河南省弃水电量33.72亿千瓦时,主要发生在小浪底水利枢纽,主要原因是3月份发电厂房被淹,直到6月所有机组才恢复发电;四川省弃水电量11.60亿千瓦时,较去年同期减少25.17亿千瓦时;其他省份弃水电量维持较低水平。

2020年水力发电量排名前10的地区中,水力发电量排名前三的省市水力发电量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即中国水力发电量在这个地区较为集中。前10省市水力发电量占比达89.7%,其中,排名第一的四川占总水力发电量的27.59%,排名第二的云南占总水力发电量的22.8%。

近日,应急管理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卫生健康委、统计局、气象局、银保监会、粮食和储备局、林草局、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国铁集团等部门和单位,对7月份全国自然灾害情况进行了会商分析。

7月份,全国共发生8次强降雨过程,平均降雨量与常年同期持平略偏多。北方部分地区降水明显偏多,黑龙江西部、京津冀、山东北部、河南中北部降雨量较常年偏多1至2倍,局部降雨强度特别大、时段集中,在7月17日–22日今年最强降雨过程中,河南省共有20个国家气象站日降雨量突破建站以来历史极值。受强降雨影响,北方江河汛情严重,中小河流涨势迅猛,黑龙江、北京、河南等25个省(区、市)276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其中,86条河流超保,25条河流超历史,松辽流域嫩江出现2次编号洪水,海河流域滦河及漳卫河各出现1次编号洪水,太湖出现1次编号洪水。各地险情灾情频发,河南郑州、新乡等多个城市出现严重内涝,群众生产生活遭受严重影响。

央广网北京8月4日从中国气象局获悉,7月全国平均气温23.1℃,较常年同期偏高1.3℃,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二高。全国平均降水量124.4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3.2%。7月全国天气气候总体呈现以下特征:全国出现4次区域性暴雨过程,河南等地出现极端强降水;“烟花”和“查帕卡”两个台风登陆我国;华南大部、江南南部及新疆等地高温日数多;多省区市遭受强对流天气袭击。

7月后,降雨地区错配,原本水力发电较为集中的四川、云南等地降雨有限,反而北方如河南、沿海如华东地区降雨量充沛,整体看,虽今年我国降雨量可观,但地区错配,在用电高峰的夏季,水力发电贡献比例不及往年。且我国水电站兼顾调节河流水量与发电双重职能,三峡工程被提出建立时,主要还是为了解决长江地带的水域问题,当遇到大雨导致水量过多的时候,就必然要放掉大量的水。而遇到旱期时,水量又会减少,发电量也因此跟着降下来。所以建设装机的容量就是要足够大,才能容纳大量的水,次要目的才是发电。就三峡工程带来的收益而言,调节水域平衡,和解决我国的旱涝问题,已经超越了发电本身。预计今年水电出力偏弱,对于整体的火电替代效应有限,后期动力煤当前供需形势仍是偏紧格局,不过情绪降温,且预计随着增产和中下旬需求见顶回落的共同作用,供需矛盾会逐步得到改善。 (作者单位:中州期货)

 
责任编辑: 孙亚宁
分享到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