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微信公众号

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博圈

期货日报官方微博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
关注微博号

实盘赛

大赛官方APP_赢家在线

扫码下载报名参赛

投教
排排网

期货实战排排网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

期货帮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理论>正文

塑料基本面量化初步研究

2021-09-07 11:21:21   来源:期货日报网   作者:姜慧丽 张远亮

能化板块基本面量化系列文章第二篇,我们选择了塑料进行基本面量化的探索。

LLDPE自期货上市以来,价格波动较大。一方面宏观环境以及突发事件对大宗商品不时带来较大冲击,如2008年金融危机、2011年的欧债危机、2020年新冠疫情等等。另一方面,PE(包括LLDPE)自身供需变动也比较大,近些年受煤化工、大炼化的快速发展,PE(包括LLDPE)产能持续增长,部分年份增幅尤其大,对其价格也存在较为明显的影响。

一、聚乙烯产业情况

1.全球供需概况

聚乙烯(PE)是以乙烯单体聚合而成的聚合物。1922年由英国ICI合成,1939年开始在美国工业生产。由于具有容易加工、无臭无毒性以及良好的综合性能,聚乙烯用途十分广泛,且其产能产量快速增长。作为五大通用合成树脂之一,当前聚乙烯全球产能与消费量均位居五大合成树脂之首。

目前全球PE仍处于产能持续扩张状态。卓创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全球PE产能超过12800万吨,2016-2020年产能平均增速为4.77%。其中,亚洲PE产能占比超过35%,为全球最大的PE生产地区,其次是北美地区,产能占比约23%,中东与西欧产能占比跟随其后。亚洲不仅是PE产能最大的区域,也是全球主要消费地区,全球有超过一半年聚乙烯消耗在亚洲地区,其次为北美,占比约15%,中东消费占比仅6%左右。因此,亚洲为净流入地,而北美、中东为主要出口地区。从消费领域来看,PE下游制品较多,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以及日常生活中的诸多方面。据统计,约一半以上的PE用于生产薄膜制品,薄膜、注塑及吹塑制品约占PE总消费78%。

2.国内供需概况

我国PE产能及产量逐年增长。卓创数据显示,截止2021年6月,我国PE年产能已高达2405.8万吨,为2010年年产能的2.23倍。2010年至2020年,国内PE产能年均增速达8.06%,2016-2020年产能平均增速为8.21%,远高于全球产能增速。受产能快速扩张影响,我国PE产量也稳步增长。2010年,我国PE年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吨,2020年该数据已突破2000万吨,2010-2020年,PE产量年度平均增速高达8.87%,反应我国PE产能增长的同时,企业运行负荷也维持较高水平。

从产能区域分布来看,截至2021年6月,国内产能占比前两位的区域分别是华东(24.15%)和西北(23.62%),排名第三和第四的区域分别是东北(20.68%)和华北(18.64%)。其中西北地区由于煤炭资源丰富,前几年煤化工的发展对西北地区PE产能贡献较为突出。产能占比前四的省份,除西北以外,其它三个地区当前都已有轻烃工艺装置,生产工艺相对更为丰富。

自2008年以来,我国PE产能经历了三次快速的扩张周期,也是国内PE生产工艺多样化进程的体现。第一次为2009年,油制PE装置集中投产,投产企业包括福建联合、独山子石化以及中沙天津等,使得国内PE年产能增速高达29.22%。在2009年之前,国内PE全部为油制工艺,中石油与中石化具有。第二次为2014年,国内煤化工自2010年神华开启了首套煤制聚烯烃装置以后快速发展,并在2014年迎来了煤化工集中投产高峰,包括延长中煤榆能化、中煤陕西榆林、宁夏宝丰以及蒲城清洁能源等企业,截止2019年,煤(甲醇)制PE工艺产能占比增至27%。第三次为2020年,随着大炼化时代的到来,浙江石化、恒力石化、中科炼化、中化泉州等企业相继投产,与此同时,宝来石化与烟台万华PE装置的开车,打开了国内轻烃工艺制PE的大幕。2020年PE产能增速为18.36%,今年国内PE计划新增产能依旧较多,计划投产装置合计产能超过500万吨,考虑到推迟的可能,实际释放产能预计略少于预期。同时,今年以轻烃为原料的装置也在继续增加。

国内聚乙烯从油制工艺独占鳌头,到煤油工艺“争霸”,再到煤、油及轻烃“三分天下”的局面,仅仅用了11年时间,反应了国内聚乙烯生产原料多元化发展十分迅速。截止2021年6月,国内油制PE工艺产能占比为67%,煤(甲醇)工艺产能占比为23%,轻烃工艺制PE产能占比为7%。在总产能持续提升,新企业不断进入的过程中,聚乙烯产业上游集中度也在逐渐下降,生产企业之间的竞争有所加剧。

LLDPE作为聚乙烯三大类产品(LLDPE、HDPE、LDPE)之一,也是PE三类产品中截止目前唯一在大连商品交易所上市的期货品种。与PE产能产量整体发展趋势一致,LLDPE产能产量也是逐年增长。截止2020年,LLDPE年产能为821.3万吨,年产量为819.71万吨,LLDPE产能和产量在PE产能产量里的占比分别为36.41%和40.34%,在PE产品里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LLDPE无毒、无味、无臭,且具有较高的抗张强度、较好的抗穿刺和抗撕裂性能,主要用于制造薄膜类产品。据卓创资讯统计,我国LLDPE约有80%用于生产薄膜产品,有一小部分LLDPE用于生产注塑、电线电缆、管材等产品。

国内PE产能持续扩张的同时,国内PE需求也快速增长。2020年,我国PE表观需求量高达3860.2万吨,2011年至2020年,国内PE表观消费年均增速为8.3%,2016-2020年表观消费平均增速达10.8%。消费增速高于产能增速,使得我国PE进口量也呈现逐年增长态势,进口依存度居高不下。2020年,我国PE累计进口1853.4万吨,同比增长11.2%,国内PE进口依存度高达47.7%。

从需求区域分布来看,我国PE需求主要集中华东、华北以及华南三大地区,占国内总需求的68%左右。从塑料制品的生产情况来看,华东为国内塑料制品产量最大的地区,2020年,华东地区塑料制品产量占国内总产量的42%左右,华南地区塑料制品产量在国内排名第二。按各省份塑料制品产量排名来看,浙江与广东产量轮坐前两把交椅,且两者各自产量远超排名第三的省份的塑料制品产量。

国内PE消费领域与全球消费情况类似,薄膜仍是PE生产的主要产品。2020年,国内约53%的PE用于生产薄膜制品,中空容器与管、型材两类产品占比相当,均在12%左右。虽然PE制品种类多,应用领域广,但需求占比较大的行业若出现一些明显变动,往往对PE价格会带来更为明显的波动,值得大家重点关注。

3.期货运行情况

LLDPE自期货上市以来,价格波动较大。一方面宏观环境以及突发事件对大宗商品不时带来较大冲击,如2008年金融危机、2011年的欧债危机、2020年新冠疫情等等。另一方面,PE(包括LLDPE)自身供需变动也比较大,近些年受煤化工、大炼化的快速发展,PE(包括LLDPE)产能持续增长,部分年份增幅尤其大,对其价格也存在较为明显的影响。通过统计2011—2020年近十年的LLDPE主力价格数据可以看出,年内最高与最低价差多在2000元/吨以上,部分年份该价差甚至达到4000元/吨以上,对于单吨价值多在8000—1000元的产品,2000—4000元/吨的波动幅度对于产业链上相关企业的生产经营影响是比较显著的。

LLDPE期货市场整体运行良好。2020年LLDPE期货市场开始按单边统计口径,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7月26日,LLDPE单边日均持仓量和成交量分别为40.18万手和44.51万手,市场规模与活跃性在化工板块表现均比较好。由于LLDPE价格波动剧烈,同时,其期货市场运行相对活跃,为此我们尝试对塑料基本面相关数据的量化来进行初步探索。

二、塑料基本面数据筛选

在选择塑料基本面数据时,我们主要考虑如下因素:数据频率方面,我们选择周频和日频数据,月度和年度数据由于个数较少、时效性较差,未纳入本次测算;数据选择方面,本次主要考虑直接影响塑料基本面的数据。

在对塑料数据梳理过程中,我们将塑料的基本面数据分成5个大类,分别为,供给、需求、库存、成本、利润,具体如下:

三、塑料基本面量化探索

因筛选的塑料基本面数据有周频及日频两个频率,我们统一将周频数据处理为日频数据,以统一数据频率;对基本面数据进行初步探索,看传统基本面逻辑在数据上是否得到印证;按照正常基本面逻辑来看,供给端,数据值越大,塑料供给越多,价格倾向于下行;需求端,数据值越大,价格倾向于上行;库存端,累库阶段,价格倾向于下行,去库阶段,价格倾向于上行;成本端,成本上行,对塑料价格有支撑作用,价格倾向于上行;利润端,利润上行,则供给端有增加压力,价格下行。我们将按照上述逻辑对筛选的塑料数据进行初步探索。

1.数据相关性

通过计算塑料价格指数与其自身各个基本面数据相关性,我们发现大部分基本面数据与塑料价格指数相关性较低。在反应下游需求的数据中,薄膜与中空的相关性在0.3-0.4之间,为下游相关性数据中的较高值。成本方面,中国PEMTO日度含税装置成本、中国PE乙烯裂解日度含税装置成本,相关性在0.7以上。利润方面,中国PECTO日度税前装置毛利、中国PECTO日度税后装置毛利与塑料价格指数相关性达到0.8以上。

由于影响塑料行情的因素较为复杂,整体的相关性与数据长度相关等,我们只将数据相关性作为一个基本的参考。在实际测试中,我们仍以逻辑方向为准,对数据进行测试。比如,下游开工率数据,逻辑上应理解为,下游开工率数据越高,对塑料的需求越高,则实际塑料价格有上行趋势。

2.测试逻辑

测试逻辑我们仍主要以增量逻辑为主。增量逻辑主要考察数据一阶变化的相对高低。由于库存因子是供需两方博弈的结果,也考虑其自身绝对量相对高低对塑料的影响。

由于各个数据长度不同,各因子的测试时间长度也不同。我们以2020年11月30日前数据作为样本内选参测试。2020年11月30日后为样本外测试。总体样本数据自基本面数据获取开始,至2021年7月26日止。

在实际测试中,我们对上述5大类的数据均进行了测试,此处我们选择测试效果尚可、数据比较有特色的测试结果进行展示。
下方为具体测试效果。

3.因子测试效果

库存增量:库存增量因子表现较好,夏普达到1以上,交易次数相对也较多。样本外表现基本正常,没有出现大幅度异于样本内的情况。且在后续筛选中,因子参数稳定,考虑纳入后续合成。

库存绝对量:库存绝对量因子表现较好,夏普1以上,样本外表现也比较稳定,回撤周期略长。因子参数表现也比较稳定,考虑纳入后续合成。

下游单丝开工率:单丝开工率因子表现一般,交易次数较少,夏普比率低于0.6。最大回撤周期也较长。且所选参数周围其他参数表现出现绩效下滑,不纳入后续合成。

下游中空开工率:中空作为塑料占比较大的下游,单因子表现尚可,夏普接近0.8,交易次数不多。参数稳定性较好,考虑纳入后续合成。

下游薄膜开工率:薄膜开工率表现尚可,夏普比率0.64,交易次数尚可,最大回撤周期较长。但参数稳定性较好,考虑纳入后续合成。

下游管材开工率:管材开工率因子表现较好,夏普比率在1以上,最大回撤周期在200天以内。但参数稳定性较差,因子表现在所选参数周围出现剧烈波动,不纳入后续合成。

下游包装开工率:下游包装开工率表现一般,整体交易次数较少,夏普比率低于0.6,最大回撤周期较长。参数稳定性较差,不纳入后续合成。

线性产能占比:标品产能占比是供应端因子,看指标表现尚可,但样本外回撤较大。且参数稳定性较差,不纳入后续合成。

检修产能占比:检修产能因子也是供应端因子,看指标表现一般,且样本外出现较大回撤。参数稳定性一般,不纳入后续合成。

乙烯裂解日度含税成本 :乙烯裂解成本因子看表现尚可,但交易次数较少,且参数稳定性差,不纳入后续合成。

4.因子筛选及合成

根据上述因子表现,考虑基本面维度、参数稳定性等因素,我们筛选出库存增量、库存绝对量、下游中空开工率、下游薄膜开工率因子进行合成。在因子合成方面,我们按照因子的维度将其分为下游开工率因子和库存因子两大类。开工率两个因子等权合成一个下游开工率因子,库存两个因子等权合成一个库存因子。最后两个大类因子进行等权合成,并进行信号映射,形成最终的信号。

合成效果,在合成测试时,我们将最后合成的因子做滞后1天处理,例如,历史数据显示时间标签在2021年7月20日的信号,我们认为20日可以得到数据,20日晚21:00前发出信号。我们在合成过程中选取2016年1月1日开始的测试效果进行展示。

从测试结果看,经过筛选后的因子合成效果年化收益39.94%,夏普比率1.61,最大回撤22.51%,最大回撤发生在2020年3月31日至2020年4月22日期间。最大回撤周期144天,发生在2018年3月底至10月底。

总结

能化板块基本面量化系列文章第二篇,我们选择了塑料(L)进行基本面量化的探索。

LLDPE自期货上市以来,价格波动较大。一方面宏观环境以及突发事件对大宗商品不时带来较大冲击,如2008年金融危机、2011年的欧债危机、2020年新冠疫情等等。另一方面,PE(包括LLDPE)自身供需变动也比较大,近些年受煤化工、大炼化的快速发展,PE(包括LLDPE)产能持续增长,部分年份增幅尤其大,对其价格也存在较为明显的影响。

我们通过对塑料基本面数据的梳理,将周频、日频数据分为供给、需求、库存、成本、利润五个维度。根据各个维度数据对塑料价格的影响方向构建了增量和绝对量因子。在综合考虑了因子表现、参数稳定性等因素后,我们筛选出下游开工率,库存两个维度的指标,共4个小因子。按照上述两个维度进行合成,最后进行大类因子合成,并对合成因子进行映射。2倍杠杆下,测试结果年化收益39.94%,夏普比率1.61,最大回撤22.51%,最大回撤发生在2020年3月31日至2020年4月22日期间。最大回撤周期144天,发生在2018年3月底至10月底。

最后经过筛选,我们保留的因子在大类上来看,属于需求和库存两个方面。供应端的因子由于参数稳定性不足,未能入选,但后续我们将对其进行继续探索。成本和利润本就是两个硬币的正反面,乙烯裂解成本表现尚可,但稳定性较差。后续我们将不断进行其他尝试以便引入更多数据维度。敬请关注!(作者单位:中信建投期货)

 
责任编辑: 孙亚宁
分享到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