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微信公众号

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博圈

期货日报官方微博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
关注微博号

实盘赛

大赛官方APP_赢家在线

扫码下载报名参赛

投教
排排网

期货实战排排网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

期货帮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要闻>期货行业>正文

郑商所将加大对新疆“保险+期货”试点工作投入力度

2021-09-28 19:54:56   来源:期货日报网   作者:吕双梅

期货日报网讯(记者 吕双梅)9月28日,由郑州商品交易所(下称郑商所)和第一师阿拉尔市政府联合主办的稳企安农 护航实体——期货服务乡村振兴(阿拉尔)论坛暨红枣“保险+期货”县域覆盖项目启动仪式在阿拉尔举行。

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是新疆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要培育壮大新疆特色优势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郑商所副总经理王晓明在论坛上表示,发挥好新疆特色期货品种功能,是期货市场服务、壮大新疆优势产业工作之基,也是促进新疆经济发展之本。郑商所作为中西部唯一一家交易所,上市了棉花、棉纱、白糖、甲醇等与新疆高度相关的特色农产品期货品种。特别是2019年4月,郑商所研发上市新疆特色优势品种、全球第一个干果期货——红枣期货,通过期货市场功能发挥,助力新疆将资源特色转化为产业优势,“期货援疆”持续发力。

一是期货市场为红枣产业提供价格风向标,助力产业企业风险管理。由于期货价格具有连续性、前瞻性和权威性特点,红枣期货上市后,现货市场信息不透明、缺乏权威价格数据的情况得到了改变,产业企业及果农通过参考期货价格、利用期货工具,指导经营生产、规避价格波动风险。以新疆果业集团为例,企业承担了新疆红枣托市收购的责任,随着托市量的增加,经营风险也快速累积。自2019年红枣期货上市后,新疆果业集团先后完成3万吨红枣的套期保值,缓解了经营压力。

二是推动建立标准化体系,助力产业转型升级。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健全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标准化是红枣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更是发展壮大的前提。红枣期货明确的交割标准,改变了现货市场缺乏统一质量标准的现状,促进红枣产业从“手抓眼看”到“机挑筛选”,从“一货一议”到“同质同价”转型。新疆红枣企业积极参考期货标准,升级产品质量内控体系,包括聚天红果业在内的多家龙头企业,纷纷引进自动化色选机,新疆地区的红枣色选机数量由两年前的30台增至约300台,大大提高了产品的标准化程度,实现了企业的转型升级。

三是红枣“保险+期货”为枣农稳收增收“保驾护航”。在红枣期货上市首年,郑商所就将红枣纳入了“保险+期货”试点品种,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对接,在新疆开展了5个红枣“保险+期货”试点,总承保13800吨红枣,保障金额约1.5亿元。2020—2021年度,郑商所进一步扩大试点规模,共开展了11个红枣“保险+期货”试点项目。其中,1个县域全覆盖项目,2个合作社项目,8个分散项目,累计为1.9万户枣农的约6.3万吨红枣提供价格保障,共赔付2554万元,保障了南疆枣农特别是贫困枣农的种植收益。

王晓明表示,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已经正式发布,郑商所将依托品种及平台优势,以乡村振兴为前提,以市场建设为推动,全面加大投入,实现多点发力、全面突破,提升期货兴疆工作的综合成效。

一是提升已上市品种运行质量,持续丰富品种工具供给。郑商所将继续做精做细棉花、棉纱、红枣、白糖等与新疆关系密切的期货品种,持续优化合约规则及交割仓库布局,提升品种运行质量;坚持以农业产业链需求为导向,持续跟踪葵花籽、棉籽等新疆优势产业,扩大期货市场服务农业产业发展覆盖面。

二是加强市场服务深度与广度。郑商所将继续联合新疆政府机关机构持续开展“期货服务乡村振兴论坛”、“期货服务中小企业主题活动”、“大宗商品风险管理论坛”,加强市场培育力度。持续优化“产业基地”建设,通过选取新疆龙头企业作为产业基地,树立行业标杆,发挥企业示范带动作用,形成“大手牵小手”的市场服务格局,更好带动新疆产业企业利用期货工具。

三是加大对新疆“保险+期货”试点工作投入力度,探索金融综合支农。郑商所将巩固前期在新疆地区开展的“保险+期货”试点成果,继续扩大试点规模、增加试点品种,并向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倾斜,将“扶贫”与“扶优”结合,从“输血”向“造血”转变。推动政策性银行支持涉棉企业开展套期保值,支持银行参与“保险+期货”项目试点,探索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和期货公司优势互补的金融综合支农模式。

世界红枣看中国,中国红枣看新疆。“第一师阿拉尔市作为红枣的重要产区,2020年辖区红枣种植面积已达50万亩,总产量约为35万吨,红枣产业已成为第一师阿拉尔市的重要农业经济支柱,红枣也成为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王晓明说,希望通过此次红枣“保险+期货”试点项目,能为稳定当地枣农种植收益引入一条有效的风险保障路径,为推动当地红枣产业健康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也希望利用期货工具指导生产经营和进行风险管理的现代经营理念能在阿拉尔市以及新疆其他红枣主产区落地生根、普遍实践。

 
责任编辑: 李国雷
分享到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