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日报网讯(记者 董依菲)12月5日,由永安期货与中国民生银行携手举办的2021年第17届中国(深圳)国际期货大会“有色金属与贵金属论坛”如期举行,会议围绕“十四五”产业政策取向、有色金属服务模式创新、后疫情时期的大类资产配置等议题,邀请业内外专家共同探讨如何把握时代机遇,推动有色金属产业链新生态变革。
中国期货业协会秘书长吴亚军表示,我国有色金属期货市场起源于上个世纪90年代有色金属现货市场价格“双轨制”改革。三十年来,有色金属现货和期货市场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双双实现华丽升级。从现货端来看,随着期货价格的广泛运用,有色金属现货市场的透明度和流通效率极大提升,市场化进程快速推进。现货企业通过了解、熟悉和参与、应用期货市场,建立了现代化经营和风险管理体系,有力增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全球竞争力。
从期货端来看,有色金属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功能发挥充分,在目前上市的94个期货期权品种中,有色金属期货品类服务实体经济功能发挥出色,铜、铝、铅、锌、镍等品种在2021年上半年商品期货功能评估中获A类最高评级。期现价格走势高度吻合,有色金属期货价格已成为国家经济管理部门重要市场监测指标。期货投资者结构合理,法人客户持仓占比较高,2020年有色金属企业营业收入前50强企业基本都参与了期货市场。
他表示,2021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受疫情反复、能耗“双控”等多重因素影响,有色金属行业期现货价格波动较为剧烈,相关产业链企业生产经营面临很大不确定性。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有色金属消费国,部分有色金属境外依存度很高,有色金属作为国家战略资源和国家发展安全紧密相连。服务有色金属产业“保供稳价”、加强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提升我国有色行业的国际话语权和定价影响力,是当前紧迫的现实需求,也是期货市场义不容辞的责任。
中国期货业协会一直将提升期货经营机构专业能力、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己任。近些年,在引导期货经营机构创新转型,尤其是推动风险管理和资产管理业务发展方面,协会开展了大量工作。从今年的期货公司经营情况来看,前9个月,全国150家期货公司净利润近百亿,同比增长67.58%。期货公司利润结构开始改善,资产管理和风险管理业务利润贡献占比逐步提升,服务现货产业的专业能力也有一定的增强。
下一步,协会将持续坚定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在中国证监会的坚强领导下,聚焦服务实体经济,推进期货行业创新发展。一是大力培育提供风险管理服务的交易商群体。支持风险管理公司的发展,培育以风险管理公司为主的大宗商品交易商群体,通过仓单服务、基差贸易、场外期权等创新业务,促进实体企业灵活运用现货、期货和场外衍生品工具,满足企业个性化风险管理的需求,更好服务于有色金属产业供给侧改革。二是扩大期货功能宣传推广,增强外界对期货市场功能认同,提升企业风险管理意识。推动解决思想和体制机制障碍,鼓励更多有色金属企业进入期货市场开展风险管理。三是加强有色金属行业成熟风险管理模式宣传,总结期货服务有色金属产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经典案例,对外讲好期货故事,帮助企业用好用活期货市场,围绕锁定风险、稳定产销关系、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打造典型样板、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