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微信公众号

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博圈

期货日报官方微博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
关注微博号

实盘赛

大赛官方APP_赢家在线

扫码下载报名参赛

投教
排排网

期货实战排排网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

期货帮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正文

花生 弱势格局不改

2021-12-07 22:32:12   来源:   作者:王平

10月花生期货短暂反弹,11月重启跌势,尤其是在11月最后几个交易日跌幅加大,期价创年内新低,并向现货价格回归,以期现价差回归为目标的做空交易暂告一段落。我们认为花生供大于求格局短期内难以改变,期价将长期维持弱势格局。

全球产量持续增加

USDA预计2021/2022年度全球花生产量为5058万吨,较上年度增加2%,过去连续三个年度增产。主要生产国中除塞内加尔有小幅减产外,其余国家均出现不同程度增产。我国作为花生最大主产国,预计2021/2022年度花生产量1820万吨,较上年度增加1.2%,已经连续7年增产。

与此同时,国内消费下降。USDA预计2021/2022年度全球花生消费量为5075万吨,较上年度增长2.4%,其他主要国家消费量均保持增长,但其中最大消费国中国却是5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USDA预计2021/2022年度中国花生消费量为1880万吨,较上年度减少11万吨,降幅为0.6%。

细分来看,预计压榨消费为1015万吨,较上年度增加5万吨,增幅仅为0.5%,较往年增速下滑;预计食用消费为755万吨,较上年度增加1万吨,增幅仅为0.1%,同样较往年增速下滑;预计饲料消费为110万吨,较上年度减少16万吨,降幅为13%。

进口呈现高速增长

最近几年随着非洲进口花生税收减免,以及非洲花生米高含油和低水分特征,我国从非洲进口花生大幅增加。2019/2020年度我国花生进口量突然从前一年度的46.6万吨大增至135.3万吨,增幅达190%。一方面,非洲花生质好价低,进口利润较高;另一方面,油厂预计消费将增加,因此大量进口。预计2021/2022年度我国花生进口量将下降至110万吨,不过仍处于较高水平。

同时,油厂收购积极性低。今年新花生上市后农户惜售挺价比较普遍,新花生米价格偏高。报价较为坚挺抑制了油厂采购需求,产区交易较为平淡。油料花生进厂价略有上调,从10月初的7700元/吨上调至11月初的8200元/吨。但市场供应偏宽松,油厂收购积极性不高。随着新花生米逐步上市,以目前的收购进度来看,后市销售压力较大。

花生油作为油料花生的主要产成品,对花生价格影响较大。去年,居家烹饪需求极大提振了花生油消费,但今年国内经济活动整体平稳运行,疫情对花生油消费的提振作用逐渐消散,花生油需求偏弱,整体呈现下滑趋势。预计2021/2022年度我国花生油消费量为353万吨,较上年度减少3万吨,为近5年来首次下降。

2021/2022年度,不管是全球花生市场还是国内市场总体都呈现供大于求格局。尤其是国内市场,产量连续7年增长,而消费却为5年来首降,加之质好价低的非洲花生冲击,对国内花生价格形成中长期利空。从季节性角度来看,明年春节前后至4—5月,随着陈花生库存逐渐消耗,花生价格应该会有一波反弹,但之后随着新季花生上市,花生价格将重归弱势。(作者单位:东吴期货)

 
责任编辑: 马宁
分享到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