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由上期所、中国期货业协会和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共同主办的第二届服务产业发展研讨会以线上方式举行。本届研讨会主题为“深耕产业链 开创新格局”。证监会期货监管部副主任张晓刚等相关部委领导、上期所副总经理李辉、中国期货业协会副会长王颖、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副秘书长潘广标、八家行业协会负责人、三家龙头企业及头部期货公司代表参加研讨。
张晓刚作了题为“期货市场如何真正服务好实体经济”的主题演讲。他认为,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在完善风控机制并确保有效执行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衍生品进行风险管理。从国际经验看,企业参与期货交易有助于平滑利润,避免商业周期下行引发的破产风险及高收益下的税收负担,促进企业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扩大投资规模。有资料显示,94%的世界500强企业参与衍生品交易管理价格风险,美国500强非金融上市公司的参与度也在74%以上,而我国上市公司衍生品参与度仅17.9%,仍有较大发展潜力。他表示,企业参与期货交易一定要守正道。一是企业应当结合其风险程度、资金规模、人才储备等因素,合理评估参与期货交易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确定直接参与交易还是借助期货风险管理公司等机构的服务间接参与。二是企业直接参与期货交易,尤其需要加强公司治理,完善风控机制并确保有效执行。三是加强专业人才培养,支持企业更好参与期货交易。后续相关方面还将开展“企业参与期货市场的最佳实践”等研究,为企业提供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解决方案。
李辉表示,上期所积极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助力实体企业应对市场价格波动风险和优化资源配置,为稳产、保供、稳价贡献力量。截至2021年11月末,上期所期货和期权持仓量845.67万手,同比增长16.27%。法人持仓占比持续提高,在上期所全部20个上市期货品种中,白银、原油等6个品种的法人持仓占比超过60%,铝、锌等5个品种的法人持仓占比超过70%,国际铜、20号胶等4个品种的法人持仓占比超过80%,越来越多的产业企业和机构投资者利用期货市场管理风险,投资者机构化趋势明显,市场运行质量不断提升。国内外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已经开始以20号胶、国际铜期货价格为基准签订跨境贸易合同,标志着20号胶、国际铜期货服务全球投资者的能力持续增强。
王颖表示,我国期货市场规模体量持续增长,市场建设不断深化,目前我国期货市场资金总量已突破1.2万亿元,较2020年年末增长44.5%。截至2021年11月底,我国共上市场内期货和期权品种94个,品种序列覆盖面不断扩展,机构投资者参与度稳步提升,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潘广标表示,发挥期货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运用期货及衍生工具提升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水平,是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手段,也是助力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障。与此同时,上市公司也要理性认识期货市场,深刻理解期货品种、期权工具等衍生品的特征与市场规则,树立正确的套期保值理念,理性运用衍生工具。
与会代表以线上圆桌论坛形式分别就“期货市场服务保供稳价与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双碳背景下行业发展趋势展望”两个主题展开深入讨论,并从产业视角提出建议,希望能更好满足市场需求,加快推进构建符合国内经济转型需求的绿色衍生品市场体系,拓展业务模式,丰富实体企业风险管理工具。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