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铁合金市场注定是要被载入史册的一年,在“能耗双控”的大背景下整个行业在今年迎来了历史性的转折,供需格局出现了实质性的改善,合金厂家利润水平也创出了历史高值。硅铁全年价格在预期与现实反复博弈下走势大开大合,行情波动剧烈。在上半年经历两轮冲高回落后。三季度现货和钢招价格一度创出历史新高,但四季度的持续回调又基本抹去前期涨幅,价格几乎重回起点。综合全年来看,虽然价格累计涨幅并不明显,但全年价格重心同比有明显上移。期货市场交投情绪在今年有明显升温,成交量和持仓量均创出上市以来新高,基差一度降至历史绝对低位。由于“能耗双控”对铁合金不同品种的供给和成本曲线影响程度不同,颠覆了传统的硅铁和锰硅价差格局,二者价格在今年持续倒挂。
经过2021年的大幅波动后,当前铁合金行业利润已被压缩至低位水平,部分厂家已出现亏损。硅铁整体估值水平已回归合理区间。展望2022年,预期对价格的扰动将逐步淡化,价格回归自身基本面驱动。明年国内粗钢产量预计将同比进一步回落,硅铁的实际需求将继续走弱。但在“能耗双控”的大背景下,作为典型的高耗能行业,其供给端也将面临强约束。同时考虑到行业利润当前已被大幅压缩,明年硅铁厂家主动减产或将增多,全年产量有望实现同比小幅回落。预计2022年全国硅铁市场将呈现供需两弱的格局,对价格难以形成方向性指引。但供应端可能出现的短期扰动以及需求端的阶段性回补,仍有可能对价格形成短期的提振。明年电价和兰炭焦炭价格均将面临承压下行,成本端对硅铁价格的支撑力度将不及今年,但仍将强于历史正常年份。2022年硅铁价格重心将同比下移,但仍将处于近年来的相对高位。在“双碳”的目标指引下,整个行业已进入了发展的新纪元。策略上,硅铁生产厂家可尝试在远月合约估值偏高时进行卖出套期保值,或者在现货价格处于相对高位时利用场外期权规避库存贬值的风险。
第一部分 硅铁长期走势和2021年行情总结
一、硅铁价格长期走势回顾
第一阶段(2010)节能减排导致产量急剧下降,价格快速攀升
2010年硅铁现货价格涨幅明显,主要是在8—11月,受节能减排的影响宁夏地区的合金厂家出现了大规模的集中关停,导致硅铁产量在短期内急剧下降,短期供需出现严重失衡,现货价格一路飙升突破9000元/吨关口。
第二阶段(2011—2015)产能过剩不断累积,价格重心逐年下移
2011年至2015年,受2010年硅铁行业利润高企的刺激,新增产能投放速度逐渐加快,但下游需求难以匹配其增速,致使过剩产能不断累积。尤其是进入2014年,宁夏地区硅铁矿热炉开始集中新建投产,且炉型均为250000kVA以上,使得硅铁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 2015年,产能过剩达到了极点,全年硅铁价格除了在6、7月有小幅反弹外整体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单边下跌走势,至该年年底硅铁价格已经跌至近10年最低低位,硅铁中小厂家亏损严重,出现大面积转产,停产。
第三阶段(2016—2018)过剩产能逐渐出清,环保因素推升价格
2016年—2018年,经过之前几年的连续亏损,使得相当一部分硅铁生产企业逐步退出市场,过剩产能逐步出清。环保限产对硅铁成本端和总体产量的影响开始显现,加之钢厂利润的不断修复,使得硅铁价格走出了3年的牛市。2016年72硅铁的均价为4625元/吨,2017年升至6037元/吨,2018年进一步上升至6440元/吨,3年里硅铁底部价格不断抬升,增幅不断缩小。
2016年,全年价格总体维持振荡稳步上行,2015年价格的连续下调使得大厂在年初开启联合保价,市场于底部企稳,上半年整体维持振荡走势。进入下半年价格上涨较为流畅,成本端的提升成为全年硅铁价格上涨的主要推动力。7—8月内蒙宁夏地区的部分硅石矿山禁止开采引发硅石价格上涨,而去产能推升了煤价使得兰炭价格同步上涨,宁夏与青海地区电价的上调更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成本。
2017年是硅铁供需矛盾较为突出的一年,其价格一度创出历史新高,主要原因是环保导致短期供需失衡,供需矛盾从7月开始体现,经过连续3个月的上涨,累计涨幅超过了50%,而后引发了硅铁生产企业的大面积复产,价格再度急转直下。进入10月,由于下游需求好于预期,硅铁价格再度反弹,西北大厂在11月连续三次上调价格,12月宁夏地区环保的一刀切使得中卫地区的硅铁生产厂家全部关停,价格开始上演疯狂上涨,一度破10000元/吨。
第四阶段(2018—2020)新一轮产能扩张周期开启,价格重回下降通道
随着过剩产能的持续出清,硅铁的供需结构得到逐步改善。而前两年硅铁价格的大幅上涨提升了行业的生产积极性,从2018年开始硅铁进入了新一轮产能扩张周期,产量开始逐年增加。虽然今年受疫情影响产量有所回落,但不改其供应端压力近年来逐步加大的趋势。硅铁价格随着新一轮产能扩张周期的开启再度进入下行通道。
二、2021年硅铁行情回顾
2021年硅铁市场波动剧烈,屡屡上演冲高回落走势。年初内蒙主产区提出能耗双控目标,一度提振盘面价格,但实际产量变化不大,现货价格整体维持稳定。在强预期与弱现实的博弈下期现价格在一季度走势出现两次较为明显的分化,但均以盘面冲高回落回归现货价格结束。进入二季度后,期现市场分歧逐步减弱。下游钢厂生产进入旺季模式,粗钢产量再度刷新历史新高,硅铁需求得以改善。加之钢厂利润高企,对铁合金价格上涨的接受程度提升。成本端在此期间不断上移,同时宁夏主产区限产预期开始发酵,共同驱动硅铁价格缓步走强。整个上半年供给端收缩的预期迟迟未能落地,硅铁产量直至8月仍维持在高位水平。鉴于年初以来能耗双控效果不及预期,从8月末开始铁合金各主产区减产力度出现明显升级,各地限产政策此起彼伏。随着供给端收缩的强预期落地为强现实,硅铁价格在9月快速上行,短期累计涨幅明显,创出历史新高。国庆节后,能耗双控压力有所减轻,供给端约束出现边际放松的迹象,随着硅铁产量的回升其价格从高位开启单边下行模式。临近年底才出现企稳迹象,几乎抹去三季度限产以来的全部涨幅,重回原点。
现货市场回顾
锰硅和硅铁全年价格走势基本一致,但硅铁年内波动幅度更大,高点更高,整体走势较锰硅更强,二者价差结构出现彻底扭转。从绝对价格上来看,硅铁价格在全年多数时间内都处于历史同期最高水平,价格重心同比有明显上移。截至11月末,硅铁75B绝对价格指数年内累计上涨33%。1—11月硅铁75B绝对价格指数日均值同比上涨60%。
期货市场回顾
期货方面,硅铁盘面今年波动较现货价格更大,多数时间内主力合约处于升水现货的状态。尤其是在上半年,这一格局表现得更为明显。进入三季度后,期现价格走势开始逐步趋于一致。四季度随着期现价格开启单边下行,基差才出现短暂的转正。从今年硅铁期现价格的走势来看,盘面仍旧先于现货价格反应基本面的变化。截至11月末,硅铁主力合约累计上涨30%至8626元/吨,涨幅略小于同期现货。
今年铁合金期货市场成交量出现井喷,日均不但创出品种上市以来最高值,且远高于近5年的平均水平。今年1—11月,硅铁期货日均成交量突破40万手,同比增幅达到218%。是今年商品期货市场中成交较为活跃的品种。硅铁的持仓量在今年也创出了上市以来的新高。1—11月硅铁期货日均持仓量为219182手,同比几乎翻倍。今年铁合金市场的大幅波动使得产业各参与主体在盘面进行套期保值的操作增多。
第二部分 进出口情况分析
硅铁今年出口有明显回升。1—10月我国硅铁进口量共计429197吨,同比增加80%。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随着海外粗钢产量的逐步回升,对硅铁的需求同步增加,我国硅铁出口量开始逐步回暖。至今年1月单月出口量重回2万吨上方,3月出口量出现激增,单月出口量突破5万吨,为近年来单月新高。主要得益于海外需求的进一步恢复。自5月1日起硅铁出口关税上调至25%,但由于海外刚性需求强劲,三季度出口量再度刷新年内新高。进入9月后,由于国内硅铁价格出现短期快速上涨,出口开始受到抑制,月度出口量回落至3万吨左右的正常水平。展望2022年,海外需求仍有一定的恢复空间。但随着供需结构矛盾的缓解,硅铁出口利润将维持正常区间,关税出口上调对出口的抑制影响将逐步显现。加之国内硅铁总产量将受到抑制,国内资源趋紧,全年出口量预计较今年同比回落,月度均值维持在3万—4万吨。
第三部分 成本端
与锰硅原料端占比最大的锰矿价格相比,硅铁原料端兰炭价格在今年的涨幅更为明显,波动也更大。截至11月末,兰炭小料每吨价格累计上涨超过500元/吨,年内价格累计涨幅接近50%。其中涨幅最明显的时段均出现在9月,在10月中旬见顶而后快速回落,整体走势与硅铁价格基本一致。可见今年硅铁价格受成本端驱动也较为明显。另外,作为硅铁生产成本中占比最高的电力成本,在今年能耗双控的背景下也出现上涨,是今年硅铁成本曲线上移的最重要原因。
展望明年,煤炭价格将回归正常区间,兰炭自身供需也将趋于宽松,硅铁原料端成本较今年将有所下移。明年成本端最大的变量在用电成本。电价形成机制当前正在发生变化,随着电价逐步迈向市场化,铁合金用电成本长期维持稳定的格局将被打破。预计2022年各主产区电力成本差异仍将存在,随着动力煤价格逐步回归正常区间,料明年硅铁厂家用电成本较今年将有所下降,但仍将高于近年历史平均水平。对硅铁2022年的总成本曲线维持下行的判断,对价格的支撑力度将不及今年。
第四部分 硅铁供应情况分析
相较于锰硅而言,硅铁今年供给更为宽松。1—11月全国硅铁累计产量为538万吨,已超过2020年全年产量。预计今年全年产量将升至580万吨上方,创出历史新高。虽然一季度内蒙古主产区产量受能耗双控影响一度出现短期下降,但在高利润的刺激下,同期宁夏,青海等主产区厂家的开工积极性有明显提升,产量持续增加,对内蒙主产区产量的替代效应明显。进入二季度后,内蒙主产区复产逐步增加,而其他主产区产量依旧维持高位,5月全国硅铁月度产量已经超过1月,再度创下历史新高。今年1—8月全国硅铁月度产量始终维持在50万吨上方运行,持续处于历史同期最高水平。鉴于年初以来能耗双控效果不及预期,从8月末开始铁合金各主产区减产力度出现明显升级,各地限产政策此起彼伏。硅铁产量临近9月末开始出现明显下降,周度开工率一度下降近20个百分点,9月当月产量环比降幅超过8万吨,年初以来首度降至50万吨下方。10月延续下降趋势,单月产量降至36万吨附近,为2018年以来单月产量的最低值。临近年底,随着能耗双控压力出现缓解,各主产区产量逐步回升,全国月度产量回升至近年历史均值水平附近,供给端逐步趋于稳定。
展望明年,硅铁作为传统的高能耗行业在能耗双控的背景下供给端仍有约束,仍有可能出现阶段性集中减产。但经过今年9月以来产量的大幅波动后,临近年底在价格和能耗指标的共同约束下产量已逐步达到新的平衡点。当前多数主产区厂家已逐步回归正常有序生产,明年产量的整体波动幅度较今年将收窄,月度产量预计围绕45万吨水平波动,全年产量预计回落至2018和2020年的水平。上半年产量同比降幅将较为明显。
第五部分 加工及消费需求情况
一、钢厂和镁厂需求量
今年1—11月国内粗钢产量共计94636万吨,同比下降2.6%,完成全年粗钢同比不增的目标。预计全年产量在10.2亿吨,对铁合金的理论需求同比小幅下降。具体来看,今年国内粗钢产量在上半年与下半年走势明显分化,前高后低的分布极为明显。上半年受地产端投资高增速的刺激,钢厂整体开工积极性高涨。即便3月唐山地区出现阶段性限产,但在高利润的驱动下其他主产区产量出现提升。粗钢产量在二季度创出历史新高。但进入下半年后,粗钢压产预期开始落地,各地限产政策频出,粗钢产量在7月出现明显拐点,而后连续4个月环比下降。11月全国粗钢产量已跌破7000万吨,是2018年以来的单月最低水平。
但从铁合金的实际需求来看,与全年粗钢产量变化并不同步。上半年粗钢产量的高企并未明显提升钢厂对铁合金的采购意愿。1—6月主流钢厂对硅铁的钢招采量虽然同比高于去年,但低于2019年同期水平。从Mysteel统计的6月全国钢厂厂内铁合金库存可用天数来看,硅铁可用天数为19.98天,同比下降4.63%。金属镁方面,上半年下游终端需求整体尚可,镁企资金面较为宽松,库存压力不大。在镁价逐步复苏的情况下生产积极性较好,产量升至近年同期高位水平,对75硅铁的需求有一定的提振左右。进入下半年后,随着粗钢压产预期落地,粗钢月度产量持续下降,硅铁月度钢招产量在四季度持续萎缩,至12月北方主流大厂的硅铁月度钢招采量更是创出近年历史新低,单月采量不足400吨,需求端的低迷可见一斑。金属镁作为高耗能行业在下半年产量同样受到抑制,对75硅铁需求一度出现明显下降。进入四季度后需求端的大幅萎缩是硅铁价格从高位快速回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望明年,国内终端成材表需改善幅度有限,需求端对粗钢产量的刺激作用有限。在“双碳”的大背景之下,钢厂供给端仍将面临约束。为进一步巩固今年的粗钢压产成果,预计2022年粗钢产量进一步下降,有望回落至10亿吨以下,对硅铁理论需求进一步回落。钢厂的低库存策略仍将持续,全年钢招采量将继续维持低位运行,硅铁实际需求也将进一步萎缩。金属镁方面,明年终端需求有望进一步改善,同时镁厂利润水平较好,整体产量同比今年有望增加,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钢厂端硅铁需求的下降。
二、钢厂和镁厂利润
今年受粗钢压产的影响,国内钢材供需出现明显改善。全年钢厂利润波动虽较大,但整体利润水平较去年仍有明显提升,1—10月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利润增长1.32倍。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营业收入达5.88亿,同比增加40%,利润达3450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加108%。销售利润率为5.87%,同比提升1.92个百分点。全年利润高点出现在二,三季度。二季度由于成材终端需求强劲叠加钢厂减产预期,钢厂利润水平出现大幅提升。这一期间多数钢厂盈利创出近年新高,吨钢利润一度超过1500元/吨。钢厂利润的高企在一定程度上对铁合金价格形成正反馈,6月主流大厂硅铁钢招价格创出近年历史同期最高值。钢厂利润全年的第二个高点出现在8,9月期间。本轮利润的走扩主要源于铁水产量快速回落,使得产业链内利润从炉料端向成材传导。但这一时期成材对炉料端价格的打压主要集中在铁矿石,硅铁由于其自身矛盾较为突出,加之其在钢厂生产成本中占比较小但需求较为刚性,使得钢厂在自身利润水平较为理想的情况下对其价格短期快速上涨的接受度较高。河钢10月对硅铁钢招价格报16000元/吨,创历史新高,远超历史同期平均水平。硅铁现货价格在此期间达到年内最高点。
镁锭价格在今年也有大幅上涨。年初价格报16550元/吨,经过全年大幅波动后,年底在40000元/吨附近企稳。全年整体涨幅大于其原料端原煤和硅铁,镁厂利润空间走扩,对75硅铁价格形成正反馈。尤其是在9月,同为高能耗的金属镁行业供应端同样受到明显压制,使得其价格短期快速上涨,9月末价格一度攀升至70000元/吨上方,是年初价格的4倍以上。镁厂利润在此期间大幅提升,是75硅铁价格在此期间涨至年内高点的另一重要驱动。
展望2022年,成材终端消费难有明显改善,钢厂供给端仍有约束,国内成材市场将呈现供需两弱格局,对下移终端议价能力减弱,价格重心较今年将有所下移。黑色产业链整体利润水平将同比回落,对硅铁价格上涨的接受度将下降。预计明年二季度硅铁价格有望受益于产业链内利润重新分配而上涨,北方限产结束后铁水产量将出现回补,届时成材利润将让渡至炉料端。进入下半年后,成材终端需求有望改善,届时整个黑色产业链利润水平将有所回升,对硅铁价格的正反馈有望进一步增强,但上行斜率与今年同期无法相比。预计2022年硅铁钢招价格均值较今年将同比下降,但高于近年来平均水平。
第六部分 供需平衡表预测及解析
硅铁从2018年开始进入新一轮产能投放周期,当年产量同步增幅明显,近100万吨。而后除去2020年受疫情影响外,年度产量逐年稳步提升。今年虽然受能耗双控影响三季度产量一度被抑制,但全年产量仍创出近年新高。需求方面,2018年之前整体需求增速较供给端更快,硅铁供需维持紧平衡。2018年后,随着硅铁产量快速释放,供需结构逐步趋于宽松,但去年的疫情使得这一趋势暂缓。今年由于下游需求萎缩较为明显,而供给端进一步放量,硅铁供需平衡表处于近年来最为宽松的状态。展望2022年,硅铁市场将呈现供需两弱格局,供给端的收缩幅度应更大。供需平衡表将结束近年的持续宽松趋势,小幅收紧。
第七部分 套利机会展望
今年锰硅和硅铁价格在多数时间内处于倒挂的状态,锰硅—硅铁价差全年始终处于近年历史同期最低值,进入二季度后二者价格的倒挂表现得愈发明显,9月开始锰硅—硅铁价差加速下行,在10月一度降至-5000元/吨的历史最低值,而后开始逐步修复,临近年底已基本接近平水状态。导致今年铁合金间价格倒挂的主要逻辑是市场预期能耗双控的实施对硅铁供应端和成本端的影响较锰硅更大。硅铁生产成本中60%是电力成本,这一比例明显高于锰硅,今年各主产区电价的上调使得硅铁成本曲线的上移更为明显。同时用电额度的紧张理论上对硅铁供给端的约束也将更为明显。二季度以来能耗双控预期逐步升温,9—10月各主产区限电限产力度明显增强,与锰硅—硅铁价差下降速度逐步加快相对应。临近年底,随着能耗双控压力的边际缓解,二者价差快速回落,进一步印证铁合金价格全年倒挂的逻辑。另外从原料端的角度来看,今年锰矿港口高库存压力仍在,抑制其价格上行空间,而兰炭价格今年涨幅明显,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今年硅铁价格整体走势强于锰矿。
展望2022年,能耗双控预期对锰硅和硅铁估值的提升作用较今年将有所减弱,铁合金价格将逐步回归自身实际供需结构和成本支撑力度。电力成本明年有望小幅回落,兰炭价格中枢较今年将明显下移,硅铁成本端的支撑力度将不及今年。从供需结构来看,明年硅铁较锰硅将略宽松,二者价差结构有望进一步向历史正常区间回归。中长期可尝试逢低做多锰硅—硅铁价差。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