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外部经济恢复增加,国内下行压力下,机构投资者的配置偏谨慎,稳政策力度决定了市场对于权益资产的预期。央行降准只降低了短期利率而五年期利率无改变预示了政府不会再以房地产作为抓手,转型之际,指数可能不太有大涨条件。
国外经济改善明显
虽然Omicron毒株带来全球市场的恐慌,但是随着疫苗的研发及医疗水平的提升,新冠疫情死亡率持续下降。受疫情缓解的影响,美国经济在前期货币财政政策双发力的刺激下,逐渐进入复苏期,2021年新增就业持续为正,且在近期通胀达到40年高点后仍选择不加息的鹰派表态看出美国政府对于支持经济增长的决心。一方面,美国进入经济复苏与政策宽松降低我国2022年出口预期,另一方面,美国不加息政策或使得美国通胀压力增加,资金存在流出压力。在A股估值偏低及政府提出稳增长的背景下或出于安全考虑提高A股配置比例。
国内稳政策是主基调
国内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虽然去年11月和12月PMI重回荣枯线上方,但制造业、房地产和基建投资累计增速均位于下行通道,11月房地产和基建投资累计均低于去年同期,且这意味着消费会随之下降,经济有一定下行压力。
国内政策方面,稳经济政策是主基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了稳字当头与稳中求进,政治局会议更是提了25次“稳”。年底房地产政策向宽松转变,但对于房地产的行业的呵护更多是从维持经济与金融稳定性入手,坚守房住不炒底线,不以房地产作为提升经济抓手,虽然政策方面放松了地产的融资限制,但结构性降准仍表明政策方向。结构性调整持续发力。国常会部署完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优化资金使用,财政部表示向各地提前下达2022年新增专项债务限额1.46万亿元,高于前两年。最新公布的财政支出方面,基建占比窄幅提升,科技教育支出增长明显。面对国外经济恢复,出口高增长难以维继的状况,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进一步扩大开放,针对困难挑战推出应对举措,做好跨周期调节,助企纾困特别是扶持中小微企业,努力保订单、稳预期,促进外贸平稳发展。
新年新迹象,不具备大涨条件
新年伊始,在稳增长与稳信用背景下,指数有一定支撑。地方专项债发力,基建投资有一定起色托底经济,预期稳经济政策持续发力,尤其关注结构性政策对A股影响。指数方面,由于沪深300成分股中医药股面临美国制裁的困境,新能源板块也存在估值过高的回调风险,上证50相对更稳健。而中证500中由于国家支持发展的科技板块及部分热门赛道板块占比较高,在稳信用背景下存在结构性机会。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