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日报网讯(记者 杨美)3月15日,在国新办举行2022年1—2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就当前经济发展热点话题进行了回应。
1.俄乌冲突下国内输入性通胀的压力可能会增加
在回应俄乌冲突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时,付凌晖表示,从直接影响来看,因为俄罗斯、乌克兰在对中国进出口贸易当中的占比较小,直接影响是有限的。当然,由于地缘政治的变化,对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还是比较明显,国内输入性通胀的压力可能会增加。
“尽管面临这些问题,但我们也要看到,我们在保障国内能源供给方面还有很多有利条件。从去年四季度以来,持续加大大宗商品保供稳价的力度,国内能源供给稳步增加。从今年1—2月份的情况来看,1—2月份原煤产量同比增长10.3%,发电量增长4%,比去年12月份均明显改善。这些有利于经济稳定运行。”付凌晖说。
2.继续做好大宗商品的保供稳价工作 多措并举增加市场供给
针对今年前两个月PPI维持高位运行的情况,付凌晖表示,今年以来,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延续了去年四季度以来同比涨幅回落的态势,主要原因还是国内加大保供稳价力度,特别是增加能源相关产品生产,促进了价格稳定。2月份,PPI同比上涨8.8%,涨幅比上个月回落0.3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5%,上月是下降0.2%。
付凌晖表示,总的来看,虽然PPI总体上仍然处在高位,但是涨幅在回落。从主要特点来看:一是煤炭价格同比涨幅在回落。受煤炭增产保供政策作用,煤炭生产较快增长,价格回落。二是石油和有色金属价格的涨幅有所扩大,主要是受到国际能源和有色金属价格上涨的影响。三是生活资料价格涨幅总体平稳,尽管上游生产资料价格有所变化,但是我们看到下游的生活资料价格涨幅还是平稳的,国内市场供应特别是消费品相关供应比较充足。
此外,付凌晖还谈到,目前上游行业价格涨幅还是比较高,对中下游行业的生产经营造成一定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经济的恢复。从走势上来看,尽管存在不确定性,但是总的来看,工业品价格延续同比涨幅回落的态势可能性比较大。
一方面,国际环境比较复杂严峻,特别是俄乌军事冲突、地缘政治紧张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位波动,对国内生产输入性的影响不容忽视。另一方面,国内保供稳价措施仍然还会继续显效,上游行业生产供给仍然会增加,有利于价格趋稳。
下阶段,付凌晖表示,在面临困难局面的条件下,还是要继续做好大宗商品的保供稳价工作,多措并举增加市场供给,满足生产生活需要,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尤其是中下游行业成本,改善企业经营状况,促进经济平稳发展。
3.我国外贸仍将有望保持稳定发展
今年前两个月外贸迎来“开门稳”,进出口仍然实现两位数的增长。今年全年的外贸走势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之一。
对此,付凌晖回应表示,今年以来我国的外贸增长韧性持续显现,去年我国进出口保持两位数增长,在高基数基础上,今年的1-2月份进出口继续保持了较快增长。推动贸易增长的主要支撑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内生产供给稳定优势明显。二是世界经济尽管受到国际大宗商品涨价等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出现了一些不确定性,但总的来看,世界经济恢复态势没有改变。全球疫情扩散蔓延,对世界经济仍然会有一定的影响,世界经济循环还存在不畅的问题。但是,由于世界经济复苏态势没有改变,对中国的产品需求仍然在扩大。三是稳外贸政策还会持续显效。我国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加强与世界各国互利合作,积极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加快自贸区建设,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积极发展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助力外贸持续增长。四是国内经济恢复有利于带动进口增加。我国注重扩大贸易伙伴,满足国内生产、人民生活的需要,为世界经济复苏和相关国家经济增长注入了动力。随着我国经济逐步恢复,进口规模也将持续扩大。
下阶段,付凌晖表示,尽管国际环境复杂多变,但我国外贸韧性强、潜力大的特点不会改变,全球合作发展趋势也不会改变,坚定不移对外开放也不会改变,我国外贸仍将有望保持稳定发展。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