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于2018年的云南农垦集团兴农农业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兴农公司),经过三年多的发展,已逐步打造成集“投资+产业+贸易”于一体,包括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产业融合发展的全产业链蔗糖产业,现已成为云南省蔗糖产业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制糖企业。作为国有大型农业集团子公司,兴农公司有着规范的风险管理意识,其是郑商所在西南产区唯一的一家白糖期权“产业基地”,也是最早运用期权操作的国有企业之一。2021年以来,兴农公司通过期货期权组合套保实现自产糖的销售,确保了企业预期利润的实现,有效管理了自身生产经营的潜在风险。
期货、期权双管齐下,增厚企业销售利润
当前,受国际糖价上涨、进口食糖增多以及糖浆等替代品对市场的冲击等因素影响,兴农公司需时刻面对因存货减值导致贸易利润被侵蚀的风险。据兴农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具体表现为三方面:一是公司生产成本高,2018年公司收购了处于亏损中的康丰糖厂后,受历史遗留问题的影响,扭亏为盈的生产压力较大;二是社会责任压力大,公司一方面始终坚持及时兑付蔗款,另一方面受公司贸易端先款后货的采购规定,公司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三是行业竞争压力大,白糖作为重要的农产品之一,受到的关注越来越多,白糖贸易市场份额进一步细分。
基于此,兴农公司不断充分结合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有关数据进行现货分析,加强期货及期权的研究,合理运用期货、期权工具制定销售战略。在参与套期保值的同时,依据生产、贸易板块的不同风险管理需求,制定灵活的风险管理策略,积极应对市场风险及行业竞争压力。
从操作模式来看,兴农公司一般通过卖出看涨、看跌期权操作建立虚拟库存,进而对生产端保值,有效规避了价格波动风险。
2021年8月中旬,国际市场上,在担忧巴西中南部减产的影响下,洲际交易所11号原糖期货价格接近20美分/磅,处于近四年来的高位,不过出于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国家地区进口需求下降的担忧,市场预计国际糖价阶段性高点已出现。国内方面,现货库存压力较大,且根据船运跟踪,8月、9月进口糖到港量持续增加,若外盘不能维持高位,则强预期对盘面的支撑作用将减弱。
兴农公司评估自身生产情况制定策略,做出卖期货、期权组合套保策略,严格执行自产糖卖出套保计划,锁定合理利润。
具体来看,当白糖期货价格涨至5950元/吨时,兴农公司自产糖已有较好的利润,但直接卖出期货,担心继续上涨要追加保证金,因此采用更加灵活的期权套保,卖出SR2201-C-6100看涨期权,收取权利金120元/吨。若被行权,企业的销售价格将提高120元/吨,若后期行情继续上涨,到达6000元/吨附近时,在期货上进行卖出套保,如果达不到该目标价位则销售现货,同时得到权利金。
兴农公司相关负责人向期货日报记者介绍,该操作最终获得权利金70元/吨,增厚了企业的销售收益。期货端也在6000元/吨位置实现套保,套保数量接近自产糖的三分之一。操作计划执行完平仓后每吨获取收益320元。
“该操作策略提前锁定相对较高的销售价格,为企业后续套保操作提供保障。如采用传统现货销售模式,在价格下跌至成本线下时,公司将面临亏损,采用期货期权套保组合策略,则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提前锁定了价格。该策略运用至今,帮助公司成功规避了价格风险,在很大程度上稳定了公司的收益。”上述负责人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兴农公司经过多年的摸索,在符合国资委管控要求的前提下,目前已形成自身合规、稳定、成熟的套保模式,公司期货、期权套保规模逐年上升。2020年公司期货双边成交35万手左右,期权双边成交3万手。2021年以来,兴农公司通过期货期权组合套保实现自产糖的销售,确保了企业预期利润的实现,有效管理了自身生产经营的潜在风险。截至2021年10月底,期货成交同比增长约20%、期权成交量同比增长约25%。
“未来,在对市场进行预判的前提下,我们将不断进行操作策略组合创新,通过不断尝试,完善操作策略,应对市场风险。在目前沿用的期货期权组合套保、卖出看跌期权等成熟操作策略的基础上,再根据市场变化和公司的发展实际,在符合国资委管控的前提下,尝试更多的策略组合,不断寻求公司新的风险管理办法。”兴农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示范效应,推广风险管理经验
作为郑商所在西南产区唯一的一家白糖期权“产业基地”,也是最早运用期权工具的国有企业之一,兴农公司一直以“产业基地”为抓手,积极进行市场推广活动,利用本企业成功的实操案例向上下游推广,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效应。
“例如,在去年的‘产业基地’活动中,对新开期权账户且有较强现货库存风险管理需求的广西某糖业贸易公司进行了期货、期权组合套保案例的进一步讲解,此后,该公司也开始套用模式进行操作,有效管理了公司经营风险、锁定了经营利润。”兴农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兴农公司在食糖产业发展的多个关键时间节点举办了“产业基地”培训会及调研活动,引导更多企业进行面对面交流,更深入地探讨市场行情及策略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帮助诸多企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操作策略。
2021年3月,正值云南食糖生产高峰期,同时新植蔗处于生长初期。为更好地推广甘蔗种植管理技术、分享交流食糖生产及销售经验、普及白糖期货期权相关知识、提升糖企风险管理能力,助力云南糖业持续发展,兴农公司联合云南南华集团、广西甘蔗研究所、紫辰集团等有关单位和专家,开展了“郑商所‘产业基地’走进产区交流座谈会”。会上,来自产业一线的演讲嘉宾介绍了食糖生产、销售、期货套期保值模式等内容,同时,与会代表分享了各自的套保实战案例,就销售期间如何通过期货市场进行库存管理进行了深度交流。
“可以说,座谈会达到了预期效果,孟连公司和紫辰集团等农业板块负责人明确表示,会后将进一步加强学习、抓紧成立期货团队、积极参与白糖期货期权市场,对冲自身现货‘单腿走路’的生产经营风险。”上述负责人说。
“总结来说,2021年,兴农公司‘产业基地’活动地点从产区到销区,活动内容紧密围绕白糖期货期权金融衍生工具的使用、操作模式等,有效推广了金融工具使用经验,提升了市场参与度,通过公司自身期权实操案例介绍,提升上下游企业深入研究制定白糖期权策略的能力,推动产业企业使用期货期权工具,降低价格波动带来的亏损风险,促进食糖产业企业健康发展,助力蔗区农民稳收增收。同时,兴农公司也与期货公司建立了高效的合作机制,积累了经验。”兴农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展望2022年,兴农公司将依托公司食糖产区优势,加强“产业基地”建设力度,积极在南方产区乃至全国范围内开展期权、期货策略的研究会,进一步引导和调动产业企业参与白糖期权的积极性,有效提升产业企业运用白糖期权规避经营风险的能力。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