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微信公众号

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博圈

期货日报官方微博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
关注微博号

实盘赛

大赛官方APP_赢家在线

扫码下载报名参赛

投教
排排网

期货实战排排网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

期货帮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境外>正文

全球能源危机或进一步加剧

2022-06-20 21:11:13   来源:   作者:王凌翔

   能源一般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一次能源主要是原油、天然气、煤炭等资源,二次能源主要包括电力、煤气、汽油等人工能源。从20世纪70年代到目前为止,全球范围内爆发过多次能源危机,但是影响最大的三次原油危机均属于典型的一次能源危机,二次能源危机诸如电力危机在全世界范围内也时有发生,但是没有对全球经济和资产价格造成太大影响。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以来,供需错配使得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的价格都大幅上涨,叠加今年俄乌冲突和极端天气的冲击,原料短缺或使得本轮能源危机的范围和影响都要超过历史上的任何一次能源危机。

A    第一次原油危机:

    对欧美影响巨大

第一次原油危机始于1973年10月,到次年3月结束,时间长度为6个月。

第一次原油危机的导火索是1973年10月爆发的第四次中东战争。战争爆发后由于美国及其盟友公开支持以色列,因此阿拉伯国家想利用石油武器,要求美国及欧洲国家放弃对以色列的支持,迫使以色列退出占领的阿拉伯国家领土。欧佩克对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实行了原油禁运,当时美国从欧佩克国家进口原油的比重占其进口总量的60%,欧洲和日本的情况和美国较为相似,因此欧佩克禁运使得油价一飞冲天,从3美元/桶上涨至12美元/桶上方。在此之前,由于油价被需求方的国际石油公司控制,人为压价下油价长期保持1—3美元/桶,这也是为什么此前三次中东战争中油价没有出现大幅波动的主要原因。随着原油禁运和价格上涨,原油定价权从需求方转移到了生产方。

第一次原油危机对欧美等国的影响是巨大的。首先,从通胀上看,在油价上涨之前,美国PPI已经开始大幅上涨,从1972年10月的4.7%一路上涨至1974年年底的23.4%,PPI的上行直接传导至CPI。作为应对措施,美联储开始不断加息,到了1973年年初,美联储加息速度进一步加快,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从1973年年初的6%一路上涨至1974年4月的11%。

其次,从经济上看,油价上涨使得居民消费出现大幅回落,美国居民个人消费支出增速在此期间从6.8%下降至-2.5%,GDP增速从7.56%回落至-2.3%。

最后,从资产价格的表现来看,股市的拐点领先商品一年半左右,1973年年初欧美日股票市场开始陆续见顶回落,而工业生产指数滞后了一年才回落。但不同类型的商品下跌时间也略有不同,CRB纺织品的拐点出现在1974年年初,而金属、工业原料等商品的拐点出现在1974年7月左右。

图为三次原油危机油价变化(单位:美元/桶)

图为前两次能源危机对通胀影响较大(单位:%)

图为油价剧烈波动下的经济衰退(单位:%)

B    第二次原油危机:油价大幅上行

第二次原油危机始于1978年10月,到1981年3月结束,时间长度为29个月。

1978年伊朗革命爆发,经济和社会出现动荡,年底到次年3月伊朗暂停石油输出,原油价格大幅上涨,到了1980年伊拉克空军轰炸伊朗,两伊战争爆发,两国石油生产受到巨大影响。1979年,伊拉克和伊朗的石油产量占到全球产量的10%左右,两国石油产量下降使得原油供应再度收紧。其间欧佩克组织出现较大分歧,沙特主张增产压价,甚至主张冻结油价,而多数成员国希望借此提高油价。产量的下降叠加欧佩克组织的混乱主张,最终使得各出口国轮番提高出口价,原油价格大幅上涨。1978年原油价格为14美元/桶,到了1979年上涨至31美元/桶,1980年进一步上涨至37美元/桶,三年间油价暴涨了164%。

第二次原油危机的影响与第一次类似,首先,从通胀来看,从1978年开始,随着油价的大幅上行,美国通胀大幅走高,PPI到1980年2月触顶,涨幅超过10%;CPI和核心CPI滞后2到4个月后触顶,涨幅均超过7%。美联储果断采取加息行动抑制通胀,由于第二次原油危机持续时间较长,因此美联储加息的周期也是最长的。1978年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为6.75%,到1980年2月变成15%,此后虽然一度下降至9.65%,但是还在1981年年中上涨至20%。

其次,从经济上看,和第一次原油危机类似,油价上涨制约了居民消费的支出,美国个人消费支出增速从1978年年中的4.1%下降至到1980年6月的-2.35%,GDP在1979年一季度达到6.51%,随后降至1.62%,1981年—1982年美国经济再次衰退,GDP一度降至-2.56%。

最后,从资产价格表现来看,美国和日本股市在原油危机初期表现较好,标普指数在1980年触顶,日经225指数更是在1981年8月才触顶,而欧洲股市从1978年开始便一路下滑。从大宗商品的表现来看,金属、工业原料纺织品等商品在1980年年初触顶,随后虽然回落但整体保持宽幅振荡格局,直到1981年美国经济再次衰退后才进一步下行。

图为原油危机时期工业产出往往滞后于消费衰退(单位:%)

C    第三次原油危机:持续时间最短

第三次原油危机从1990年8月持续到1991年3月,是历次原油危机中持续时间最短的一次。

1990年海湾战争爆发,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之后,以美国为首的联盟军队开启对伊拉克的军事打击。在此期间,伊拉克和科威特这两个石油生产大国均处于瘫痪状态,国际原油供应再次出现大幅下跌。

1990年6月,WTI原油价格为15美元/吨,到了1990年10月快速上涨至40美元/桶。之后国际社会快速反应,国际能源机构每天将250万桶的储备原油投放市场,以沙特阿拉伯为首的国家也迅速增加产量,原油价格快速下跌,到1991年年初油价回落至17美元/桶附近。1990年年初,美国PPI从4%下降至1.2%附近,随后在原油的快速上涨中一度突破7%。此次石油危机引发的高油价持续时间不长,但是全球经济依旧进入了衰退。

其实从数据上看,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经济就已经开始下滑。1988年,美国居民消费支出增速为3.6%,1991年3月下滑至-2%,同期美国GDP从4%下降至-1%,相应地,大宗商品价格在1989年年初就已经达到高点。海湾战争期间油价上涨导致大宗商品价格阶段性回升,但是随后再度进入到下跌通道中。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欧佩克内部的团结力量减弱,新兴产油国不断崛起,原油定价权自第一次原油危机之后再度向欧美转移。定价权的分散使得油价出现了大幅下跌的情况,1985年年底WTI原油维持在30—31美元/桶附近,到了1986年年中快速下跌到10美元附近,这与美国经济开始衰退的时间是基本吻合的。因此和前两次原油危机相比,本次原油危机更像是经济危机中的突发性事件。

总结三次原油危机的经验可以发现,导火索都开始于产油国的局部战争。供给端产量大幅下滑,通过主动或被动的方式减少原油出口,最终使得全球原油供不应求,价格大涨推升通胀上行,最终价格从工业领域逐渐传导至消费领域,成本抬升和支出下滑引发经济衰退。从资产价格的表现来看,前两次原油危机引发了明显的滞涨情况,因此大宗商品普遍滞后股市下跌。而第三次原油危机下,由于全球经济提前进入衰退,因此股市和大宗商品同步下跌。

图为原油危机时期工业产出往往滞后于消费衰退(单位:%)

D    本轮能源危机:影响和范围更广

近年来,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引发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和国际政治问题,联合国一直在呼吁全球各国采取积极有效的行动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降低污染物排放以及提高资源效率的使用已经得到全球大部分国家的认可,因此目前超过100个国家已经将本世纪中叶实现“碳中和”作为低碳经济的发展目标。

但是一方面2020年以来能源价格大幅上涨,从驱动力上看,疫情后供给缓慢增长,但是需求出现了快速恢复的情况,供不应求使得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另一方面,2021年俄乌冲突爆发,油价继续走高,历史仿佛又开始重现。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能源危机除了原油价格上涨之外,天然气、煤炭均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原油危机、天然气危机和电力危机都在不断发酵。当前发达国家煤电比例仍较高(德国30%,美国26%,日本36%),因此今年全球能源问题依旧较为严峻,三季度和四季度能源危机可能会进一步加剧,本轮能源危机在强度和时间长度上都可能超越历史上任何一次原油危机。

图为前两次危机引发的滞胀经济下,大宗商品拐点滞后于股市

从现在全球的经济数据来看,在大幅加息应对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包括美国在内的发达国家经济有衰退可能,经济滞胀或再度来袭。据前几次原油危机的经验,滞胀时期股市先于大宗商品下跌,因此衰退初期仍可以继续持有大宗商品,直到工业产出出现明显下滑。

图为CRB指数走势

 

 

 
责任编辑: 马宁
分享到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