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
“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这便是由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洛伦兹于1963年提出来的“蝴蝶效应”理论。
不可否认的是,今年上半年,由俄乌冲突引发的“蝴蝶效应”已传导至国际能源、金属、粮食市场,进而引发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的动荡。但值得注意的是,在面对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时,企业的风险管理意识不断提高,上市公司参与期货套期保值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上半年,A股发布关于开展套期保值业务公告的公司数量超过850家。
从国内上市公司层面看,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参与套期保值,尤其以制造业、产业链全球布局的企业为主。分区域看,经济发达的江浙沪企业居多;矿产、农产品等资源较为集中的中西部区域企业参与度不高,并且大多数企业是参与外汇套保,商品套保参与度有待提高。综合来看,这反映出企业在参与套期保值时出现的许多现实问题,比如缺乏专业的期现人才;无法有效打通期现之间的融合;管理层对套保缺乏较为理性的认识,很多企业甚至是用投机的态度进行专业级资金的风险管理。另外,还有企业对自身产业链风险缺乏准确定位和有效应对手段,效益好的时候忽视风险管理,一旦风险来临,经营受到市场冲击,手忙脚乱仓促上阵。
企业套期保值是系统工程,需要脚踏实地、未雨绸缪地长远计划和安排。显然,黑色产业企业相对较早地参与其中:铁矿石的期现价格相关性长期维持在0.95以上,套保效率超过85%;煤焦矿期货已经成为很多现货企业必不可少的风险管理工具。
对于黑色产业企业来说,当前市场风险加剧,炉料和成材价格波动都非常剧烈,运用期货工具进行套期保值是必要选择。例如,在弱需求的背景下,钢企通过传统产销模式获得盈利的难度较大,在开工规模和利润保障上总面临不确定性。而黑色系期货品种已经大体覆盖主体产业链,利用期货市场的远期炉料和成材定价锁定可确定的利润,可为企业生产提供保障,实现企业经营的前瞻性。此外,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的偏离也为企业提供了更精细化的选择,在微观层面可以更好地达到增厚部分毛利的效果。这实际上也意味着生产企业从生产主导的经营模式向管理制度的经营模式转变,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现阶段在弱需求的背景下,应用衍生工具可以有更多样化的应对管理手段,比如钢材库存管理,可以进行虚拟库存管理、期现库存置换、库存保值等,实现资金、实货、时间和信息四种资源协调管理。在销售方面,点价基差定价改变现有长协价、浮动定价等销售模式,使得销售模式更贴合市场需求。
事实上,在黑色系期货市场流动性充足、期货交割资源充沛的背景下,无论是期货市场影响力还是套期保值功能发挥的有效性都得到了较大提升,价格发现功能凸显。特别是近两年交易所不断对黑色系品种的交割规则进行优化,使得期货市场可以更加适应现货的变化,在促进功能发挥上不断前进,参与期货市场的企业也覆盖到生产、消费、流通等多渠道,期货价格逐步成为产业链相关企业日常购销管理的重要参考。真正的战略管理是管理明天的不确定性和各种“要素”,当然一切的基础需要建立在人才培养、团队建设、合规风控、绩效评测等基础之上,因为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