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微信公众号

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博圈

期货日报官方微博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
关注微博号

实盘赛

大赛官方APP_赢家在线

扫码下载报名参赛

投教
排排网

期货实战排排网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

期货帮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快讯>正文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李正强:中国场外衍生品市场迎来巨大发展机遇

2022-08-26 16:01:59   来源:期货日报网   作者:张田苗

期货日报网讯(记者 张田苗)8月26日,第十九届上海衍生品市场论坛于线上举行。在当日下午的场外衍生品论坛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李正强介绍,近年来,国内场外衍生品市场发展迅速。目前国内场内市场发展相对成熟,已经具备了非常好的发展场外衍生品市场的基础。今年8月1号正式实施的《期货和衍生品法》也为期货和衍生品市场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为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李正强表示,场内市场立足于解决标准化问题,更多地强调普适性、通用性和代表性,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价格基准。产内产品都是由交易所来设计,并由交易所来组织交易的。且场内市场通常对市场参与者交易技能有较高的要求,交易成本也比较高。而场外市场立足于满足个性化的风险管理需要,重点在于提供具体的解决方案。场外的产品与服务主要是由金融机构来提供的,点对点的针对性强,更为灵活,所以产品种类多,数量大。中国衍生品市场发展走了一条不同于国际市场的路径。先从场内到场外,先从商品再到金融。

近年来,中国的场内衍生品市场在国际市场影响力不断提升。2021年,上期所、郑商所、大商所在国际市场排名都位列前10,中国的商品类衍生品的成交量,已经占到了全球成交量的69.8%。中国的商品期权也连续多年,占据全球商品衍生品的半壁江山以上。同时,国内的场外市场也在探索中成长,银行间场外市场、证券期货行业场外市场、和外资机构的柜台市场三大市场体系组成了中国场外衍生品市场独特的格局。市场参与的结构和产品的种类也非常丰富。利率类、外汇类的场外衍生品主要是在我们国家的外汇交易中心进行交易,同时它的清算是在上海清算所来进行的。上海清算所同时还提供大宗商品的清算服务。另外,信用类的衍生品,在银行间的交易商协会进行。利率、外汇和大宗商品可以在商业银行的柜台进行场外交易。

上海清算所的场外衍生品清算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的6月末,由上海清算所作为中央对手方清算的产品存续规模是35万亿元,同比有所下降。其中,人民币利率互换和外汇产品占比较大。证券领域的场外市场衍生品也形成了以金融为主、商品为辅的结构。2022年1月底,证券公司提供的场外衍品服务存续规模达到2.08万亿元。其中,场外期权占比53%,收益互换占47%。场外期权业务中商品类占比8%,收益互换中商品类占比是3%。商品场外衍生品存续规模大约1235亿元,占比占6%。

期货行业场外衍生品的市场在近几年也发展迅速,目前,期货行业的场外市场服务机构主要为期货公司的风险管理子公司,提供的场外衍生品服务主要为两大类,一大宗商品相关的服务,二是权益类场外衍生品服务。现阶段,有71家风险管理公司在开展相关的场外衍生品服务。截至2022年6月底,商品场外衍生品的存续规模1608.87亿元。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由期货行业所提供的场外衍生品服务中,互换的成交规模增长十分突出。2022年年1—6月累计成交额超过2200亿元,已经超过了2021年全年的成交金额。而2021年较2020年已经增长了4.5倍。

 
责任编辑: 李国雷
分享到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