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29日下午,由中国国际期货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期”)主办,中期研究院承办的中期国际论坛2022年度系列会议第二场“拨云见日,经济形势与大宗商品”,在中期大厦4层报告厅顺利举行。会议由中期总经理王永利主持并致辞,邀请了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兼发言人,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著名经济学家姚景源,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大宗商品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学博士、博士后王永中两位嘉宾做了精彩的主题发言,中期研究院有色团队代表和黑色团队代表也分别汇报了相关观点。会议邀请期货日报、金融时报等媒体进行报道和视频在线直播,现场及线上气氛热烈,会议获得圆满成功。
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兼发言人,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著名经济学家姚景源先生,做主题演讲“中国经济面对的内外挑战与政策选择”。他认为,当前中国内外环境都充满挑战,外部主要是世界经济复苏的步伐正在放慢,美欧通货膨胀高企,俄乌战争等。
内部首先是疫情。这次疫情有两个特点,一是范围广,二是主要打击了我国的经济发达区。导致这次疫情的冲击大于2020年疫情,且仍有不确定性。
其次是高温、干旱。主要影响有两大方面,一是对经济:四川因缺水导致无法发电。重庆是许多产品的重要产地,因放高温假企业停工停产,加上持续干旱导致的缺电,对生产影响很大。二是对粮食:我国粮食格局中秋粮占比逾七成,这次高温、干旱主要在长江流域,秋粮产量占全国约25%,确实会受到一些影响。不过如果粮食大省黑龙江和河南的粮食产量能够稳住或者有增产,那么总体局面仍可稳住。
再次是经济增速。对于上半年增速2.5%,不应当拘泥于数字本身,而应当看到数字背后的经济运行趋势和规律。可以发现,上半年6个月每个月的经济走势连起来,呈一个明显的“V”型走势。它充分说明了两点:一是我国经济韧性强。所谓韧性强说到根本上就是抗风险的能力强。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经历了艰巨的风险考验和挑战,依然走出了“V”型曲线,说明经济韧性强。二是我国各项宏观政策科学给力,我国经济才能走出“V”型曲线。
他还从生产和需求角度对宏观经济进行了分析。从生产角度,主要看工业和农业。农业主要看粮食。工业,我国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3%左右,确实不高,但是有两个突出点。一是工业中的高新技术产业增长快,说明结构在优化。对于中国经济来讲,结构优化的意义大于总量增加。二是制造业脱实向虚势头有所遏止。在上半年这么困难的情况下,我国制造业占国民经济比重约为28.8%,比去年上半年提升了0.7个百分点,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成就。此外,还有第三个特点就是上半年中西部增长快于东部,意味着上半年经济下行主要还是疫情影响,因为疫情主要冲击东部。而且东部基础好,回升力强,这也是我们判断未来的一个重要方面。
从需求角度看,就是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一是出口。今年到6月底、7月份,以美元计价的出口增长了18%。其中“六稳”、“六保”发挥了重要作用,让我们的产业链、供应链健全。不过由于国外面临高通胀,发达国家需求急剧下降,对我国出口产品的需求也减弱,出口还存在不确定性。
二是消费,这是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方面。批发零售业、餐饮业、旅游业、电影业等都受到严重的影响,1-7月份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仍为负。虽然6、7月份单月为正,趋势向好,不过扩大消费与收入有关,不仅取决于即期收入,还取决于收入的未来预期,而疫情之下无论个人和市场主体的预期均弱。消费到年底会有所回升,但总的来说难度确实很大。
三是投资,投资分三部分,即基础设施投资、工业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工业投资现在不错,增长10%以上,但另外两部分就有问题。基础设施投资方面,今年1-7月份增长7.1%,是比较低的,交通基建和城市基建都有空间。房地产投资方面,1-7月份,房地产投资下降6.4%且单位面积的房价也下降。房价下降促使上半年全国土地出让面积接近腰斩,土地出让收入大幅下滑,土地财政难以维持。
最后,他指出,今年经济增长5.5%的目标要实现难度非常大,但是比实现5.5%更重要的是做好三件事:第一,保住就业,特别是年轻人就业。第二,关注物价。稳住物价并不容易,核心还是要稳住食品价格。第三,努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我国现在市场主体有1.6亿,若它们有了活力、有了好的预期,就会加大投资、扩大就业。所以,未来几个月,我国各项政策措施,主要应当围绕这三件大事展开。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大宗商品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学博士、博士后王永中先生,做主题演讲“全球大宗商品市场走势的回顾与展望”。首先,他回顾了大宗商品价格走势,指出到6月份,UNCATD大宗商品指数已经高于上一个超级周期2011年4月时的峰值水平。
其次,他分析了疫情等因素对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第一,供给受限和需求复苏较快导致阶段性供需失衡。第二,全球流动性极度宽松,大宗商品作为抗通胀资产受市场追捧。第三,集装箱货运成本飙升至历史最高水平,运输供应链紧张增加进出口成本。第四,大宗商品市场投机氛围日益严重,对价格上涨起推波助澜作用。
再次,他分析了俄乌冲突与国际大宗商品的关系。一方面,俄在能源领域的地位非常重要。俄是油气超级大国,与美国、沙特共同主导全球石油供应格局;另一方面, 俄乌在粮食领域的地位也非常重要。俄乌农业生产条件优越,是谷物和油料的主要生产和出口国;俄是主要的氮肥、钾肥和磷肥供应国,因俄乌冲突也遭遇美西方制裁的白俄罗斯是重要的钾肥出口国。此外,俄罗斯是全球重要的有色金属生产国,俄罗斯和乌克兰都是部分重要半导体耗材的主要生产国。
第四,他分析大宗商品价格未来走势。大宗商品兼具商品属性、地缘政治属性和金融属性。从商品属性来看,大宗商品需求受制于经济增长何美国紧缩性货币政策,大幅放缓;从供给来看,主要是化石能源投资不足。从地缘政治属性来看,俄乌冲突还在持续,美伊谈判的进展可能填补一部分俄罗斯的缺口。但是难度也比较大。从货币金融属性来看,主要是美国紧缩性货币性政策,会使得价格受到抑制。从能源市场看,全球分化,非俄能源供应短缺,俄能源供应不顺。从金属市场看,绿色关键金属可能造成资源民族主义和大国博弈。从粮食市场看,俄乌的粮食生产和出口好于预期,但干旱对粮食生产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明年一些地区可能出现饥荒,粮价或高位震荡。
最后,他解读中国初级产品供给的现况。第一,粮食综合对外依存度较高,可能继续上升。第二,油气消费严重依赖进口,可再生能源竞争力较强。第三,优势矿产少,劣势矿产多,金属精炼加工居优势地位。在初级产品供给的挑战方面,第一,大豆、石油、铁、铜、铝等重要产品进口依存度超过60%甚至达80%,超过了安全底线。第二,进口份额和进口集中度高,过度依赖一些地缘政治风险较高或资源民族主义情绪较强或对我不够友好的国家。第三,受地缘政治冲突、新冠疫情与碳中和运动等多重因素影响,全球初级产品供应不确定性大幅上升。第四,关键金属矿产供应紧张引发资源民族主义抬头和大国博弈加剧。
中期研究院有色团队欧阳玉萍研究员做主题演讲“四季度铜市场展望”,包括四个部分:一是宏观面分析。随着全球流动性的紧缩,市场对经济衰退的预期升温,进而对铜价也构成压制。二是铜供给端分析。上半年智利铜矿产量小幅回落、秘鲁铜矿产量小幅增长,下半年全球铜矿供应趋于宽松。上半年全球精炼铜市场缓慢增长,今年全球精炼铜供应将小幅过剩。国内铜精矿产量增长放缓、预计8月国内电解铜产量同环比增长、国内废铜供应弹性趋弱。三是铜需求端分析。电网投资提速对铜市拉动作用有限、下半年空调市场难言乐观、传统汽车市场坎坷前行。四是四季度铜价展望。整体来看,在利多有限的背景下,预计四季度沪铜以震荡为主,主力合约期价运行范围为56000-65000。
黑色团队黄楚楚研究员做主题演讲“四季度黑色市场展望”,包括四个部分:一是上半年钢材期货运行回顾。有两个较有意思的现象,一方面,上半年热卷螺纹价差由强走弱,6月份甚至出现反转。另一方面,钢材呈现季节性特征弱化,旺季不旺、淡季不淡。二是宏观角度的四季度钢材行情展望。当前“宽财政+宽货币+宽信用”对于钢铁行业应该是正向影响,但是实际效果还有待观察。下调中长期LPR、基建政策加码和汽车促消费政策能够起到的作用各有不同。三是基本面角度的四季度钢材行情展望。开工率,多重因素影响、整体低于往年;供给,按需供应、主动调节;利润,修复为主、中枢或低于往年;库存低位运行;需求等待旺季需求等待兑现;出口放缓压力显现。四是四季度铁矿行情展望。供给,海外发运四季度仍有上升空间、国内产能得到政策助力;需求增幅有限;库存存在累库预期。
本次论坛以线上+线下方式进行。由于受北京疫情防控限制,我们的线下邀请人数严格控制,但线上会议得到了广泛关注。我们线上的官方合作媒体期货日报做了全程直播,当日线上人数超过9000人;中国国际期货官方视频直播上线人数超过2000人。
本次论坛圆满落幕,但“中期国际论坛”的脚步不会停歇。中期研究院将在未来定期举办论坛并发布报告。我们邀请业内专家,为政策决策机构、产业客户和广大投资者带来大宗商品界最专业、最权威的声音!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