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正文
今年,产业链惯有的逻辑行不通,基本面分析“失灵”,让不少能化研究员和企业人士感到行情研判难度加大,市场“变数”增加。
研究逻辑是研判行情的根本。之前研究化工板块以基本面为主导逻辑,研究员把握好供需、成本等基本面因素,便可大致解释行情波动原因。然而,今年上游能源市场逻辑发生较大变化,化工原材料的能源属性增强,受宏观面的影响更直接。
今年以来,俄乌地缘政治冲突以及美欧能源制裁导致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产业链均受到宏观因素的冲击,原油及基础能源商品对化工板块的影响加大,宏观面的影响强于基本面。宏观面决定了方向,基本面决定了幅度。在国际原油主导的下跌趋势中,基本面偏好的商品相较原油跌幅较小,基本面偏差的商品相较原油跌幅更大。
事实上,宏观因素在能化品种中的研判比重增强,与当前特殊的宏观背景有密切联系。华安期货高级分析师安然认为,美国的逆全球化政策以及俄乌冲突是前所未有的,增加了宏观市场的复杂性和波动率,客观上难以预判。
在化工板块的分析过程中,国投安信期货首席化工分析师庞春艳感到基本面分析已经“失灵”。比如,乙二醇石脑油一体化利润去年四季度转为负值后,今年一季度继续下滑,最低到-300美元/吨以下,之后虽有修复,但长期维持在-200美元/吨上下波动。按照这样的利润水平去分析,所有装置都处在深度亏损中,但市场并没有出现装置大面积停车的现象。虽然有研究员从乙二醇深度亏损引发减产,继而出现利润修复的角度出发,认为可逢低做多乙二醇,但市场并没有走估值修复逻辑。
除乙二醇外,PTA市场同样出现了基本面分析“失灵”的情况,主要体现在上游原材料PX上。PX是芳烃下游产品,芳烃本身可以调油也可以做化工品,在往年会有一些原材料竞争,但对市场的影响不大。“今年,由于俄乌冲突与夏季汽油消费旺季相遇,芳烃市场供需失衡导致价格大涨。随着调油逻辑走弱,芳烃价格大幅回落,从而带动整个芳烃下游产品价格大涨大跌,这都是脱离PTA市场的基本面因素,以前很少出现这类矛盾。”庞春艳告诉期货日报记者。
眼下,就化工板块而言,上游原材料的能源属性依旧是重要驱动因素,尤其是我国下发成品油出口配额后,出口的油品种类和节奏都将对国内炼厂开工产生影响,同时也将间接影响国内化工板块。对于这些机会的把握,需要研究员跳出能化品种的基本面逻辑,向宏观市场及上游炼油产业链拓展,加深宏观、能源与化工品的联动性认识。
我们可以看到,在美联储强势加息背景下,全球经济衰退预期继续主导外围市场。化工市场中,四季度除宏观因素主导外,“冬季故事”也不容忽视。
北半球的供暖季是传统取暖需求旺季,国外对我国商品的需求也会增加,天然气作为化工原料的消费会受到限制。如果取暖需求旺盛,煤炭和电力消费会有明显增长。如果出现冷冬,人们对御寒服装需求增加,也会为消费市场带来一些“冬季故事”。
化工板块的“冬季故事”每年都会讲,今年也不例外,但今年的市场大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一方面,中低端商品的出口受到巨大阻力,海外需求下滑将倒逼国内部分产业开工下滑,整体偏强的预期开始转弱;另一方面,俄罗斯能源出口结构发生变化,我国增加了俄罗斯能源的进口,在原油和天然气方面都有表现。”齐盛期货分析师于芃森认为,今年冬季,成品需求下滑、原材料供应增加的格局基本确定,今年与正常年份的走势将有所不同。
识变方可应变。就产业企业而言,在风险与机遇并存的背景下,认真思考这一轮商品和产业结构,积极做好预案,并适时采取必要措施。一方面,可通过利用金融工具做好风险管理;另一方面,需加强产业链多样化布局,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