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正文
自上周五以来,期债展开一轮大幅调整,在“美国通胀回落引发市场风险偏好提升—市场对经济基本面修复的乐观情绪提升—降准落空—银行间资金流动性持续收紧—债券基金赎回压力下机构投资者的抛售行为”这一负反馈作用下,债市悲观情绪快速释放。二债、五债、十债加权合约和主连合约相继跌破20日、60日、120日均线,不同程度接近或已跌破年内7月份的低点水平,这让机构积攒了近半年的净值几乎瞬间清零。
美国通胀数据的超预期回落为市场风险偏好的提升创造了环境。上周四(11月10日)晚间,美国发布的10月CPI同比上涨7.7%,为今年2月以来首次低于8%,且低于市场预期7.9%,这是今年3月以来美联储6次加息375个基点的累积效应和滞后效应首次出现效果。随着美联储通胀压力开始降温,暗示美联储本轮激进的加息斜率或接近拐点,也意味着美元强势周期处于强弩之末,这对中国经济、人民币汇率、风险资产(股市和大宗商品)和黄金市场是方向性利好。美国通胀数据公布之后,美元和美债收益率快速下挫,市场风险偏好大幅提升,带动次日A股跳空高开,对债市产生抑制。
近期国内关于疫情和地产两大重磅政策的发布,扭转了市场对经济的悲观预期,使得前期支撑债市的基本面逻辑得到重塑。11月11日午间,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点燃市场对经济修复的乐观情绪,进一步提振市场风险偏好,市场很快对此做出反应,股市显著上涨,债市大幅回落。与此同时,11月13日,央行和银保监会出台十六条措施促进房地产市场发展,楼市迎来政策“强心剂”。海内外共振,市场风险偏好得以提升,周一债券收益率大幅跳升10bp,期债继续低开低走。
周二,市场迎来颇为期待的MLF续作结果,当日公开市场有1万亿元MLF到期,央行开展了8500亿元的MLF和172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MLF缩量价平续作,也并未出现降准置换,略低于市场预期。周三晚间央行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不再提“逆周期”字眼,对年末流动性环境的表述为“适宜”,对通胀措辞从“密切关注”变成“高度重视”,提出 “需求侧变化”带来的通胀升温可能性,删去了“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预计后续总量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会更为谨慎,降准降息的概率显著降低。
资金面方面,本周银行间流动性紧势延续,质押式回购利率进一步走升,隔夜R001、7天R007和14天R014资金利率均已升破2.0%,存款类DR007利率也站上7天期逆回购政策利率2.0%上方,同时股份制银行1年期同业存单发行利率已经从月初的2.0%左右升至2.5%之上,显示出银行体系流动性面临一定压力。
由于同业存单利率上行太快,带来了估值的变动,影响了货币基金和短债,导致债券基金净值普遍回撤跌至1以下,同时银行理财产品也迎来新一轮“破净潮”,净值剧烈波动造成了投资人恐慌,加大投资人集中大量赎回产品。此外,随着利好政策持续出台,投资者对政策以及长期经济的预期发生转变,开始看好股票市场复苏,进行主动调仓分流债市资金,也是导致债基等固收类产品被提前赎回的一个原因,赎回压力下管理者不得不抛售债券资产加以应对。随着赎回压力持续释放,信用债也开启大跌模式,带动长端利率持续上行。
总而言之,近期债市大跌是由基本面、资金面、风险偏好、投资者行为等多重利空因素共振所导致,一致性预期一旦形成就会出现抢跑,进一步加剧负反馈模式。不过债券市场调整具有合理性,但引发“赎回—调整”的负反馈则不具有持续性,市场存在自我调节的机制。(作者单位:中辉期货)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