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正文
地处郑州的华融融达期货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融融达期货)是全国最早成立的大型期货公司之一。多年来,公司以一支富有实战经验的一流管理团队为核心,以一批有高学历、高层次和“海归”背景的高级研发团队为基础,专注于服务产业客户和高端投资者,持续强化大宗商品风险管理特色,在棉花、白糖、油脂油料、能源化工等大宗商品产业服务上取得的成绩可圈可点,并获得了多项殊荣。这一成绩的背后与公司多年来坚持的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宗旨、以精益求精的匠心服务为目标不无关系,彰显出华融融达期货服务产业平稳健康发展的担当。
[立足产业打造全面的研究服务体系]
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到,秉持着“立足专业,服务产业”的经营理念,华融融达期货深耕产业服务近三十年,打造了较为丰富的研究产品和服务体系,为产业企业的风险管理提供了良好保障。
据华融融达期货董事长张翔介绍,公司研究所下设宏观、期权、量化、农产品、能源化工、黑色、有色七个研究中心,团队以提供有价值的产业服务为己任,以深度的策略研究为突破,通过综合研究服务帮助产业企业提升市场研判和交易能力,助力企业稳健经营。
下沉产业链是期货公司做好产业研究的“根基”。华融融达期货研究所专注于品种全产业链基本面的研究工作,重视产业调研,构建了完善的研究体系和专业数据库,为产业企业提供行情资讯、热点解读报告、阶段性策略报告、市场调研报告以及针对产业企业的个性化套期保值方案、库存管理方案等。
以棉花产业为例, 2021年10月中旬,在棉花期现价格大幅倒挂的情况下,公司的棉花研究团队为上游棉企出具了棉花期权备兑策略,通过收取权利金实现了降本增效的目的;在2022年二季度为棉花企业出具了库存对冲方案,其中领口看跌的策略,既降低了对冲成本,又有效对冲了棉花库存贬值的风险。
此外,华融融达期货通过不定期举办线上专业培训会议或线下产业调研活动,帮助产业企业跟踪产业最新动态,把握市场核心矛盾。
“在棉花产区调研方面,公司建立了国内首家针对新疆棉花面积与产量调研体系,通过卫星定位系统定位样本棉田,连续十二年跟踪同一地块的棉花种植作物、单产变化等数据,形成了华融融达期货独有的新疆棉花产量预测体系,最终预测产量与实际产量误差连续六年不超过20万吨。这一调研体系也获得了国内涉棉企业、国际大棉商的广泛认可。”张翔说。
据了解,在白糖产区调研方面,华融融达期货连续十年定时定点跟踪调研产区糖料的生长,评估国内食糖产量,调研数据客观、误差率小,赢得了产业客户的信赖。在工业品方面,当行情存在较大矛盾时,公司组织产业企业和投资公司的小团队成员进行专项调研,了解市场矛盾的真实现状,分析矛盾演绎的可能路径,挖掘潜在的交易机会,在调研的同时也进一步了解到产业不同需求。
为更好地满足产业客户多样化需求,公司充分发挥自身在大宗商品风险管理领域的专业优势,通过风险管理子公司开展基差贸易、场外期权、仓单代采、含权贸易以及“保险+期货”等创新业务,帮助企业更好地运用期货及衍生品管理市场风险,稳定生产经营。
“以白糖为例,在2021年度,广西一糖企面临资金周转困难,通过我们风险管理子公司上海融致实业有限公司(简称融致实业)进行仓单质押业务。融致实业在质押回购合同中嵌入含权贸易,进一步降低了客户的融资成本,该案例获评2021年郑商所期现创新优秀案例。以化工品为例,在能化产品价格上涨的背景下,终端下游客户面临成本大幅提升的风险,我们建议客户利用场外期权对冲风险,缓解原料价格剧烈波动下的追保压力,同时帮助客户申请大商所的企业风险管理计划项目,减轻客户的资金压力。”张翔表示。
[借力金融科技为产业企业赋能]
除了在研究服务上的赋能之外,近年来,华融融达期货也在深入挖掘数据价值,将传统的研究、数据服务和以大数据、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技术进行深度融合,利用金融科技为产业赋能。
据张翔介绍,公司在大量调研产业经营状况及客户需求的基础上,抓住客户市场数据源不足、数据整理和量化分析能力欠缺以及交易策略构建能力较弱等痛点,整合量化及基本面研究、软件开发等资源,建设并上线投研一体化平台“数据分析家”,对各类交易品种提供精炼且全面的基本面数据,加入灵活多样的数据可视化工具,方便客户直观读取和分析。
记者了解到,目前,华融融达期货“数据分析家”平台已具有三方面重点优势:一是研究院级的数据仓库。公司集合各期货品种盘面、基本面以及宏观经济等海量数据,实现动态合并和稳定更新,USDA、财经日历、基金等数据一应俱全,并不断扩展。二是专家级的“商业智能”(BI)数据可视化能力。数据以自由定制的各类图表形式呈现,并将上传、查取、分析处理等多种功能融为一体,可一键存入用户个人图表库。所保存图表可自由组合成报告和监控大屏,实现跨平台使用、分享、展示,真正做到私人定制,随用随取。三是该平台具备多维度、深层次市场分析功能,成为交易者的智能投顾。
“平台上席位持仓、成交与波动、利润走势、仓单日报和实时远期结构等图表数据实现一键获取,各种价差任意组合计算,自动生成分析图表。同时,平台内研报观点每日上新,基本面、技术面量化因子每日追踪,能够使交易者及时、多角度掌握市场变化趋势,制定有效的交易策略。”张翔表示。
[创新服务模式助产业稳健发展]
近年来,围绕服务实体经济,期货业创新业务焕发出勃勃生机。其中,“保险+期货”已连续七年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是金融扶贫中非常重要和行之有效的工具,也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创新手段。
记者了解到,2021年至今,华融融达期货在河南、陕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广西、云南、甘肃、海南和贵州等地区累计已开展130多个“保险+期货”项目,项目涉及生猪、玉米、豆粕、天然橡胶、鸡蛋、花生、苹果、白糖等,为农业企业、合作社和农户等农业经营主体的约38万吨农产品提供了价格保障,保障金额合计达22.37亿元,已实现赔付6986.95万元,惠及十余万农户,并有效助力农产品市场稳产稳价。
“公司开展的‘保险+期货’项目主要聚焦于农业、养殖业两大领域,帮助广大农户和养殖户规避经营风险,扶持农业和养殖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对服务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张翔说。
一方面,改变农作物弃种情况,助力市场保供。以在海南开展的橡胶“保险+期货”项目为例,在近年来橡胶价格持续低迷甚至跌破了生产成本的背景下,该项目保障了胶农的基本收入,提升了农民的积极性,减少了胶农弃养、弃割情况,保证橡胶产品的稳定供应,扶持产业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减少养殖户亏损,稳定养殖意愿。华融融达期货2021年开展的26个生猪“保险+期货”项目、6个饲料类“保险+期货”项目,帮助养殖户规避了当年生猪价格连续下跌以及饲料成本居高不下的风险,降低了实际亏损。此外,公司通过“保险+期货”项目助力抗疫救灾,稳定粮食供给。
融致实业致力于成为大宗商品领域的专业投行,除了“保险+期货”之外,还通过开展场外期权、互换等风险管理服务,帮助企业规避原材料涨价及库存贬值等风险,为企业平滑了经营曲线,实现降本增效。
例如甘肃一农膜生产企业,作为当地政府农膜采购项目的主要供应商之一,通过向融致实业购买LLDPE的场外看涨期权及看涨期权价差组合,提前规避未来原材料价格上涨的风险,在参与政府采购招标项目时明显提升了报价竞争力,同时也保障了合理利润,实现安心生产。
“未来,公司将持续响应中央有关‘提升重要大宗商品的价格影响力,更好服务和引领实体经济发展’等重要指示精神,心怀‘国之大者’,在严守法律和合规底线的前提下,守正创新,务实求进,多措并举深化产业服务。”张翔表示,公司将加强数字化、智能化建设,在“数据分析家”平台的基础上,深化对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提升服务效率,增强客户参与的便利性和有效性;持续建设“金融+产业”生态圈,加强与相关金融机构、龙头企业、仓储物流企业、农民合作社以及地方政府、相关行业协会等方面的合作,在促进产业经营模式转型升级中更好发挥自身作用。此外,公司将充分发挥期货市场交割体系和公司网点布局、生态建设等优势,强化交割、仓单服务、基差贸易等服务的功能,满足客户的现货交易需求,保障供应链平稳畅通,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和“双循环”体系建设。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