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微信公众号

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博圈

期货日报官方微博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
关注微博号

实盘赛

大赛官方APP_赢家在线

扫码下载报名参赛

投教
排排网

期货实战排排网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

期货帮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要闻>宏观新闻>正文

北京绿色交易所加快碳市场能力建设

2022-12-23 00:37:18   来源:   作者:史乐蒙

当前,随着我国推进绿色发展的政策措施不断完善,产业及地方层面的绿色实践越来越丰富。12月20日,北京绿色交易所董事长王乃祥在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上表示,北京绿色交易所一直在持续完善碳定价、碳量化和碳金融等方面的核心能力,服务社会低碳转型、助力经济绿色发展。其中,在碳定价方面,北京绿色交易所作为重要的碳定价中心,2013年以来已经顺利支撑北京市完成了9个年度的履约交易,北京市碳配额成交量和成交价格一直稳居全国前列。北京绿色交易所正在积极推进建设全国自愿减排交易中心。全国CCER注册登记系统和交易系统已经开发建设完成,符合条件的绿色项目产生的减排量可以通过北京绿色交易所进行集中交易。今年11月份,北京绿色交易所还引入了碳排放的竞价机制,收到良好效果。

据王乃祥介绍,在碳量化方面,北京绿色交易所十多年来一直在推进自愿减排标准与方法学、碳核算方法和减排算法开发,开发备案了两个国家CCER方法学,还开发建设了企业碳账户和绿色项目库系统,可以实现企业碳排放的自动核算和动态监测,同时引入碳排放表现评价、绿色分类等级评价和ESG评价等多维度绿色评价体系。在碳金融方面,北京绿色交易所一直在积极参与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建设,接下来,将依托企业碳账户体系和绿色项目库平台,帮助企业开展碳核算、绿色评价和环境信息披露,在此基础上打通与绿色金融的对接渠道,更好地服务企业的绿色投融资和低碳发展。

“未来,北京绿色交易所将持续深化绿色定价、绿色量化和绿色资金配置三大核心能力,为加快推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加快实体经济绿色复苏不断贡献平台力量。”王乃祥称。

我国目前碳排放量超过100亿吨/年,以2025年纳入碳交易市场比重30%—40%测算,未来我国碳排放配额交易市场规模将在30亿吨以上,与欧盟总排放量水平相当。全国碳市场已经正式启动,但目前市场交易不够活跃、流动性过低,交易集中发生在履约期到期前,不利于价格发现和市场发展。

12月19日,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陆新明在第十七届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上表示,生态环境部正在研究逐步将碳市场交易范围扩大到更多的高排放行业,丰富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有效发挥市场机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促进绿色低碳创新的重要作用。

陆新明还表示,生态环境部将做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出台等相关工作。在该条例出台以后,将继续完善配套制度及文件,构建以条例为法律基础,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技术规范为支撑的制度体系,为全国碳市场平稳有效运行和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在气候投融资方面,近年来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动气候投融资工作,逐步形成了以顶层设计试点示范,人才队伍建设为核心,多部门、多行业、多领域中央和地方协同发力的格局。”陆新明表示。

陆新明透露,下一步,生态环境部还将会同财政部加快修订基金赠款项目管理办法,配合财政部修订基金财务管理办法和基金有偿使用管理办法,推动基金早日发挥更大作用。

此外,陆新明指出,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预计每年需要至少4万亿美元的投资,我国实现双碳目标,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化、低碳化,也需要大量有效的资金支持。

陆新明表示,我国落实“双碳”目标的资金需求,经各方面测算,每年需要2万亿—4万亿元。这样巨大的资金需求,政府资金只是杯水车薪,要着力构建以市场资金为主体的气候投融资体系。


 
责任编辑: 马宁
分享到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扫描二维码添加《期货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qhrb168)。提供市场新闻、品种知识干货、高手故事及实盘经验分享……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5号, 豫ICP备13022189号-1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返回顶部